APP下载

论屈原《天问》的怀疑精神与爱国激情

2014-04-11康素娟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天问楚国屈原

康素娟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陕西西安 710100)

一、《天问》创作的时代背景

屈原,战国末年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所处的时代,中国即将实现统一。秦国和楚国是当时最有实力的两个大国,“横则秦帝,纵则楚王”,都有力量称雄立业,统一中国。屈原为了实现楚国的兴旺,坚决主张联齐抗秦,“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楚国一度国富兵强,威震天下,大有与秦国抗衡的态势。但由于此举动触动了楚国贵族和奸倿的利益,屈原遭到了子兰、靳尚等人的排挤,被免去左徒官职,降为三闾大夫。不久,张仪两度从秦国出使楚国,破坏“齐楚联盟”,楚国也在与秦国的战争中遭受重创,国力日衰。公元前304年,秦楚订立了“黄棘之盟”,主张联齐抗秦的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到汉北。《天问》就创作于屈原被流放汉北的这一段时期。据汉代学者王逸《楚辞章句·序》考证:“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径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泄愁思。”因此,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名作。《天问》的出现,既是屈原个人抒发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愤懑与悲怆之情的具体表现,又是那个时代仁人志士蓬勃向上、奋进追求的历史缩影。它表明了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有志之士的作为;有志之士想要实现理想抱负,也离不开自己祖国的兴盛。当屈原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付诸具体实践的时候,他给祖国带来的是殷实、和平;而当他的政治理想遭到群小的破坏,带给他的不仅是个人的失败,而且国家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楚国的衰败命运,以至灭亡,屈原看得一清二楚。诗人把这份忧国忧民的感情以及对楚国的热爱,都通过诗句反映了出来。我们在感悟诗人爱国情怀的同时,也深深地为诗人痛悼和惋惜,感叹诗人命运的多舛,感慨楚国国运的悲惨,为楚国失去了这样一位贤臣而深深遗憾,也为楚国与成为强国失之交臂而叹惋。《天问》是那个苦难时代的产物,也是屈原对历史反思后对现实发出的慨叹。楚国的命运与诗人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当楚国国势日衰的时候,诗人又怎能袖手旁观、不闻不问呢?所以,屈原只好把自己的满腔痛苦,诉诸笔端,向苍天发问,表达他对楚国政治的忧虑和不满。全诗共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看起来有些零碎杂乱,似乎还有错简乱帙的嫌疑,其实却反映了屈原对楚国最深沉的热爱之情和对楚国命运的深刻思考。在屈原的心中,楚国才是所有问题的根结,无论经过多少沧桑变迁,楚国的未来都应该是光明而有希望的。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背道而驰的,楚国在与强秦的斗争中,一步一步走着下坡路。看到这一切,诗人痛心疾首,问天地,问神灵,问仁人,问君后,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解释楚国现实命运的答案,也希望君王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力挽狂澜。《天问》的创作,是作者满怀希望向楚国统治者敲响的一声警钟,它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提出了改良楚国政治的建议,这是他身处江湖却心系楚国的具体实践,也是那个时代仁人志士报效祖国的完美体现。时代造就了屈原,也成就了《天问》。

二、《天问》体式与屈原的怀疑精神

屈原的《天问》读后让我们感到震撼。千百年来,人们夸赞它、迷恋它,提到它就啧舌不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天问》独特的体式给予人们的无限的暇想。它通篇以问句出现,一句一问,一事一问,以问句开始,以问句延宕,也以问句结束。它突破了诗歌创作的一般定式,通过表面上句句设问的独特形式,把内在的所思所感,尤其是楚国国运日衰、自己却无力回天的惨怆怛悼之情痛快淋漓地表现了出来。这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构成了《天问》行文的主要基调,仔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问天地自然

诗人开篇就直率地诘问苍天,探索宇宙的问题:“曰:遂古之初,谁传导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诗人问自然的形成、地球的运转和日月的更替,对于宇宙存在的基本问题,博学多才的诗人并非不懂,他的诘问也不需要谁来回答,但却引起了读者深深的共鸣,人们仿佛看到了这块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在经历了那么多的风云变幻后仍旧历久弥新。是谁造就了它?又是谁经营着它?它是怎样日夜交替给人们带来光明?诗人的诘问是对自然的询问,也是对人事的探究。所以,他强调指出:“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伯强何处?惠气安在?”女歧没有丈夫,怎么生出了九个孩子?风神伯强居住在哪里?和风又是从哪里吹送过来的?这二句看似突兀的话语,却揭示了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无论宇宙还是人类,他们想要生存,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则,不是乱来就可以畅行无阻的。治国尤其如此,它需要有正确的治国之策,否则将一事无成。楚国衰微,恰恰证明了它内政外交上存在着明显的错误。天道与人道在这里应该是相通的。

2.问三代史实

诗人将诘问的重点,放在夏、商、周三代史实。它占据了全诗三分之二多的篇幅,是全诗的中心。它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鉴古识今,讲明贤君与暴君的区别。作者先从鲧禹写起,诘问了他们治水的功与过,“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大禹治水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他做了许多实际工作,“填洪泉”、“坟地方”、“历河海”、“错九州”、“洿川谷”、“修东西”、“衍南北”,可以说辛劳到了极点。此外,诗中歌颂的三代贤君,还有少康、商汤、后稷、武王、文王等人,在对这些明君的歌颂中,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即以德政治理天下,以爱民实施号令。同时,屈原还列数了夏桀、商纣王、周昭王等昏君的暴行,是他们的昏聩残暴,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和人民的途炭。在一正一反的对比中,诗人揭示了历史兴亡衰败的原因,即治理国家没有小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厥萌在初,何所亿焉?璜台十成,谁所极焉?”商纣王的教训既然是惨痛的,为君者就应该从中总结治国的教训,不要象夏桀一样,“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悦?”等到失去民心的时候,必将失去天下,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3.问楚国现实

诗人以无比深沉的笔触在诗的结尾谈到了楚国的现实,他对楚国寄寓着深深的期望,希望楚王能够改正过错,励精图治,使楚国强大起来。他说:“伏匿穴处,爰何云?荆勋作师,夫何长?悟过改更,我又何言?”虽然屈原遭受流放,人微言轻,但他还是要把心里话说出来,屈原认为楚国的失败,是因为楚国太好兴兵作战,由于国力不强,反而多次战败受辱,这样的情形怎能延长它的国运呢?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改正错误,使楚国强大起来。屈原强调指出:“吴光争国,久余是胜。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在反省楚国与吴国做战失败的历史教训中,激励楚王自强自立,不仅国家如此,臣子也是如此。斗伯比穿街绕巷行为放荡,竟然生出了子文这样贤能的宰相,不正说明了个人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吗。“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贤明的君主必须是自强自立的,才能给国家带来强大,只有楚国强大了,楚君的统治才能长久。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这一节虽然用笔不多,却很有份量,是整首诗歌的核心。

屈原通篇疑问的体式,以及对自然、社会大胆的诘问,表现了他对楚国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哀怨。全诗构思奇伟瑰丽,而又缠绵叠宕,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赞颂。晋傅玄的《拟天问》、唐杨炯的《浑天问》、唐柳宋元的《天对》、明方孝儒的《杂问》、清李雯的《天问》都是有感于屈原《天问》的旷世魅力而模拟的作品,这足见《天问》对后世文人雅士产生的深远影响。屈原整首诗以四字结句,在此基础上杂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以表达的需要或长或短,或高或抑。清代俞樾《评点楚辞》引明人孙鑛的评价:“或长言,或短语,或错综,或对偶,或一事而累累反覆,或数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险,或澹宕,或佶倔,或流利,诸法备尽,可谓极文章之变态。”屈原正是以灵动、跃变的艺术手法,承载了他庄严、正统的思想观念。将对君王的劝诫、批评蕴含在他打破常规的问句中,给君王以启发。鲁迅先生《摩罗诗力说》评价《天问》:“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屈原前无古人的怀疑精神,给予后人深刻的思考,是古代知识分子关心现实政治的真实写照。刘小枫《拯救与逍遥》讲:“君子的政治失意产生出诗人的诉歌,这正是儒家道德哲学赋予中国诗人的基本特色;士与诗人身份的奇妙结合,是中国诗人的基本形象。诗首先是历史的政治意志失败的自我安慰,古代诗歌中许许多多传颂的名篇名句不都与屈原的大部分作品一样,是政治失意的产物?”《天问》也不例外,我们透过诗句,仿佛看到了一位“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的诗人,心中的委屈无处申诉,只好向天叩问来发泄怨愤的情景,怎能不令人感动。

三、《天问》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激情

屈原虽然被贬汉北,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楚国。对楚国的怀念,是他这一时期唯一的感情寄托,但因为被贬以后,“伏匿穴处”,身处偏远之地,对楚国的未来不能有任何的帮助,君王也不会听从一个远在荒漠之人的进谏,屈原只好把这份爱深深地埋藏于心底,诉诸于笔端,来表达他对楚国前途的担忧。“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诗人问天的明暗无边,问日月的更替交错,问宇宙的起始和延展,在对天地的探问中,表达着诗人对楚国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对楚王的忧念。当年,楚怀王正是不听从屈原的忠告,轻举妄动,才在与秦国的作战中遭受重创。如今楚国的国运日益衰微,秦国却一天天强大起来,大有吞并楚国的情势,怎样做才能改变楚国的命运?在屈原看来,只有深刻汲取三代君王治国的经验教训,在思考他们盛衰强弱的变迁中,寻找楚国富国强兵的出路。“启代益作后,卒然离孽。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妹嬉何肆,汤何殛焉?”无论夏启的成功还是夏桀的失败,都值得楚王深深思考。屈原还在一连串的疑问中,对君王施政成功与失败背后的原因提出了疑问:“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伏羲称帝,女娲创造人类,这些传说中的神话故事是谁在背后掌控?楚国的命运又由谁决定和把握?屈原的满腔疑问有谁能够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屈原的疑惑,只有楚国的强大才能释怀,而楚国的强大实在是太难了。楚王昏聩,奸人当道都使得屈原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联齐抗秦的谋略也只能是一纸空文,眼睁睁地看着楚国被秦国蚕食殆尽。诗人不甘心看到这样的结局,他对楚国的热爱也不允许出现这样的结局。于是,他再次从历史的教训中,归劝楚王:“彼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辅弼,谗谄是服?比干何逆,而抑沈之?雷开何顺,而赐封之?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箕子佯狂?”他希望楚王不要受奸臣的蛊惑,应该近君子远小人,做一个贤明有为的君王,使楚国强大起来。“稷维元子,帝何竺之?”“伯昌号衰,秉鞭作牧。”“武王杀殷,何所悒?”“初汤臣挚,后兹承辅。”“彭铿斟雉,帝何飨?”后稷、文王、商汤、彭袓,都是有名的贤君,他们值得楚君学习。屈原在对历史的叙述中,一再地诘问,发人深思,寄托了对楚国的赤诚忠心和报国无门的悲哀。屈原不愧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不管《天问》的形式多么独特,诘问如何繁多,但是通篇行文的主题,都离不开对楚国的关切,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上穷天地,下及三代,在时空的转换和历史的发展中悠游而不悔。屈原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当屈原看完宗庙壁画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薄暮闪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屈原仍旧牵挂着楚国,无法排解心中的忧虑。他深深感到只祈求上苍保祐是没有用的,只有等到楚王觉醒悔改的那一天,楚国才会有希望,那时屈原也就不再需要说什么了。屈原的爱国激情在这里表达得淋漓尽致,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令人感动,这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屈原《天问》最值得赞美的地方。

四、小 结

孔子《论语》讲:“诗可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屈原做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在《天问》中倡导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关照社会的现实情结。它“感发志意”(朱熹),“怨刺上政”(孔安国),希望能引起楚国君王的警醒,进而改变楚国的命运。功夫不负有心人,楚怀王在读了屈原的《天问》后,被他的一片赤诚之心深深打动,“悟过改更”,重新启用了屈原,将他召回郢都。屈原于楚怀王三十年回到郢都后,不改初衷,依旧继续向楚王进谏,但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楚王的悔过之心实在有限。秦楚武关之会,秦国扣留了楚怀王,怀王客死咸阳。楚顷襄王继位后,屈原的处境没有多大改观,不久就遭到第二次流放。公元278年,秦国攻陷了楚国郢都,楚国不复存在,屈原怀着一颗热爱楚国的赤诚之心,投汨罗江殉国而死。诗人虽然没能实现强大楚国的政治理想,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永世流传,屈原也因此千百年来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怀念,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和赞颂。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将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全世界人民都在纪念屈原,屈原的诗歌也因此传遍了世界,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名篇。“不仅可以丰富世界文明,而且对开启人类发展的新思维具有重大意义。”《天问》作为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样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他一问到底的怀疑精神,成就了《天问》千古一诗的美誉,也启发着一代代的人去思考、去感怀。我们纪念屈原,既被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所激发,也为他的艺术成就深深折服。

[1]矛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2]史建桥.天问研究——天问的思想内容与结构特征[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3]周非.中国神话的文化密码[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天问楚国屈原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前传”
《自相矛盾》扩写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梦见屈原
“天问一号”的绝招
端午思屈原
《读屈原〈天问〉之一》
小燕子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