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5号线施工风险管理
2014-05-04赵有明
李 琦,郭 杰,刘 超,赵有明
(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深圳研究设计院,广东深圳 518034;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交通压力日趋加大,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突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各大城市缓解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相继展开了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深圳自1998年开始地铁一期工程建设以来,至2011年6月地铁二期工程建设后,共完成了5条地铁线路的建设工作,总里程已达178 km。随着2012年地铁三期7,9,11号线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深圳地铁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由于地铁建设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造成地铁工程建设风险较大,尤其是近年来地铁建设过程中频频发生的灾难事故,引起了人们对风险管理的重视,深圳地铁5号线在建设过程中全面引进风险预警和响应等风险管理机制,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风险管理在深圳地铁5号线中的应用
深圳地铁5号线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对全线实行数字化管理模式,引进第三方监测机制,充分利用第三方监测数据和施工单位自身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建立了黄、橙、红三级预警及响应机制,并根据不同的预警等级,建立了完善的风险事件处理流程和严密的消警制度,成功地预测并消除了多起施工安全隐患。
1.1 严格的工程监测制度
对深圳地铁5号线项目制定了严格的施工监测大纲,监测范围包括地铁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以及工程结构外缘两侧30 m范围内的地下、地面建(构)筑物、重要管线、地面及道路的安全监测。监测大纲对矿山法施工、盾构法施工、地铁明(盖)挖法施工(含竖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等监测项目建立相应的监测控制值标准。同时,引进第三方监测制度,委托专业监测单位对全线施工范围进行第三方监测,用第三方监测所得数据与施工单位自测数据相互验证,剔除其中不合理数据,确保风险预警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以矿山法和盾构法施工为例,其主要施工监测标准值如表1、表2所示。
表1 地铁矿山法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表2 地铁盾构法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1.2 合理的预警等级划分机制
深圳地铁5号线预警等级划分是根据国内各地的安全预警经验,并结合工程施工具体情况确定的。采用实测位移(或沉降)的绝对值和速率双指标控制,将地铁施工风险分为3个预警等级,分别是红色预警、橙色预警与黄色预警。不同的预警等级,预警响应的管理层和响应措施都不相同,具体分级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监测预警等级
当现场出现工程风险后,监测单位(包括施工监测及第三方监测单位)根据监测数据判断风险预警等级,并根据相应等级,向相关单位和部门发出预警报告,同时加强监测频率,随时掌握变形情况,直到变形趋于稳定。施工单位在收到监测单位报送的预警报告后,及时并积极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控制变形趋势的发展。
1.3 完善的风险事件处理流程
针对不同的风险预警等级,深圳地铁5号线项目对于施工安全预警、消警及其信息报送实行三层次管理机制,即由决策管理层、中间管理层和现场监控实施层组成,如图1所示。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第三方监测单位通过监测、现场巡查、视频监控等手段,一旦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影响较大的风险隐患时,立即发布工程预警事件,并在第一时间上报给中间管理层(业主与安全风险咨询评估单位)。中间管理层通过现场核查、现场技术会议以及数据分析等手段对预警事件进行分析、判断,并由安全风险管理咨询方提出风险处置与控制措施,由工程项目部对预警处置进行决策,施工单位根据决策意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一旦工程预警事件得到控制,应及时消除预警事件。当安全风险事件得不到控制,且有加剧的趋势时,中间管理层根据预警事件的等级上报给决策管理层,决策管理层做出决策,由中间管理层负责监督现场实施单位进行安全处置并消警。
图1 三层次预报警管理机制
1.4 严密的风险事件消警制度
现场发现或发生的警情,通过采取相关措施或警情处理措施后,警情得到控制,工程隐患得以消除,将启动消警状态监控流程。深圳地铁5号线项目实行严格的消警审查制度(如图2所示),确保风险消警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对于发生过风险预警的工点,需在一到两周内持续密切关注后续监测数据的变化,确保风险真正解除。
图2 消警流程
2 工程实例
2008年12月21日上午,深圳地铁5号线太怡区间1#竖井隧道右线开挖作业过程中,监测人员现场监测时发现YDK37+450.1处出现突发沉降,隧道初支出现环向裂缝。经实测发现该处沉降达到12 cm,且沉降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监测单位立即发出红色预警。接到预警后,业主立即组织专家现场分析原因:①由于该处地下水较发育,围岩遇水极易崩解软化,自稳性很差,对支护条件要求较高;②由于该处工作面停工时间较长造成拱脚土体被泡软,再加上仰拱未设置格栅拱架,纵向连接偏弱、格栅间距偏大从而造成局部初支整体下沉。相关单位立即组成了专门的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及3个作业抢险队,采取措施为:①由于拱顶下沉位置上方为交通繁忙的市政路面,为防止地面交通及人身安全出现意外,立即协调市交管局在隧道线路上方临时封闭3个车道;②拱顶下沉段初支增加竖向型钢支撑,支撑底部设钢板及工字钢支垫,临时支撑之间增加环向及纵向连接型钢,形成整体式支撑体系,控制隧道拱顶的进一步下沉;③增加上台阶防滑措施,采取砂包反压、型钢打入等措施支挡核心土,对开挖掌子面、下沉错台段喷混凝土进行封闭;④加强地下水的引排措施,避免地下水浸泡初期支护拱脚支护土体;⑤监测单位加强监测频率,按照地表30 min一次、洞内10 min一次进行加密监测,并增加测点,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抢险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采取上述措施后,此次突发拱顶下沉的风险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且通过后续监测数据表明,上述应急措施较好地控制住了洞内拱顶沉降和地表沉降。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未出现涌水涌砂、隧道坍塌的现象,地表无异常,施工处于安全、可控状态。施工单位提出消警申请,按照消警程序,解除了风险警报。
3 结语
深圳地铁5号线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表明,尽管地铁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很大,但是只要合理地进行安全风险管理,依照风险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重点把握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运用合理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和体系,对工程建设风险进行预防和规避,就可以大大地遏制风险危害的发生与发展,减少工程建设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
[1]彭铭,黄宏伟,胡群芳,等.基于盾构隧道施工监测的动态风险数据库开发[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3(7):1255-1260.
[2]曹妙生.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防范[J].建筑机械化,2009(7):28-33.
[3]解东生,钱七虎,戎晓力.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2,29(1):61-67.
[4]刘光武.广州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21(5):29-33.
[5]莫若楫,黄南辉.地铁工程施工事故与风险管理[J].都市快轨交通,2007,20(6):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