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的财商教育研究

2014-05-04薛珺李雅柳

商业经济 2014年1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研究

薛珺 李雅柳

【摘要】当今大学生群体消费无计划、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消费等问题日益严重,加之高校财商教育严重缺失,迫切需要填补财商教育的空白。这对改变目前大学生不良消费风气,纠正大学生错误的消费理念,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构建合理有效的财商教育体系,以达到引导在校大学生走出消费误区,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财商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一、财商教育的基本内容

1999年4月,美国房地产和小型公司投资人罗伯特·T·清崎和注册会计师、资深经理莎伦·L·莱希特两人合著了《富爸爸,穷爸爸》一书,首次提出了财商概念,轰动世界。书中提到,所谓的“穷爸爸”是指只会教育孩子好好读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多存钱少花钱的父母,而“富爸爸”则是指教育和培养孩子财商的父母。

所谓的财商,是指理财能力,特别是投资收益能力。财商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是衡量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中生存能力的重要标准。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从财商的定义中可以得出,财商教育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技能的培养:一是财务知识的教育;二是投资战略的教育;三是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关系的教育;四是相关法律规章的教育。结合大学生现实的情况和对财商教育的需求看,针对大学生的财商教育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财技能的培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合理支出钱财,适当提供一些投资方面的知识;二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

二、财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对当今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的必要性

招商银行和《钱经》杂志联合公布的《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财商调查报告》中显示,15.1%的大学生无法保证收支平衡,有7.9%的大学生从未关注过收支问题,只有39.9%的大学生有一定的结余,甚至有18.5%的大学生记不清上周的支出。在消费习惯方面,仅仅只有16%的大学生有记账的习惯,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没有任何的理财行动。同时,7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理财知识,也缺乏合适、合理的渠道去学习、了解相关的理财知识。因此,对当今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1.当今大学生不合理消费行为不断增加

近年来,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多呈现高消费、超前消费,经济上依赖父母,而财商和理财能力偏低的整体形象。关于大学生消费的新闻多以调查类和评论类报道为主,内容涉及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上:“超前消费大学生难挡透支卡诱惑”、“大学生不顾父母窘迫狂消费”、“大学生财商低,调查七成受访者算不出贷款利息”、“透视大学生卡奴生存方式”等等。在消费状况方面,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以负面和消极的形象居多。尽管媒体在大学生形象塑造方面存在偏见以及报道不全面有缺失等原因,但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真实描述。

当今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主要包括:(1)盲目消费,消费无计划性。盲目消费一方面是指消费无计划性和无针对性,另一方面也指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从众性或是冲动性的消费。大学生多数没有收入,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家庭供给,同时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理财能力,使其不能合理地支出,往往会造成收支不平衡。(2)消费结构不合理,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精神生活的日益多彩,给了大学生更多的消费选择空间,而大众传媒、导向性强的流行时尚和广告咨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结构。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虽然仍以生存型消费为主,但其所占的比例已经日趋减少,而享受型消费的比例却在大幅度提高,不少大学生愿意将多数金钱支出在娱乐、恋爱、人际交往等方面。(3)攀比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增多。大学生正处在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日常消费时,大学生不太注重消费品本身的实际价值和功能,而是追求消费品所能带来的心理感受,希望可以通过奢侈消费、高消费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错误的消费理念导致大学生攀比心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不断增多。

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之所以不断增多,是源自于一对矛盾冲突——大学生并无收入,其所支出的金钱并不是自己劳动所得的报酬,而是直接来源于家庭给予;但是作为一个充满个性、追求时尚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和需求。正是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得相对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大学生很容易在价值观多元化和消费主义盛行的复杂社会中迷失,由此可见,对当今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我国财商教育严重缺失

大学生财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思想的压制,同时教育观念陈旧,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高低,而忽视孩子的情商、财商等的发展。所以导致我国的财商教育相对空白,仅仅只是以思政课为主阵地,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二)对当今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的重要性

财商与智商、情商一道被称为现代经济人必备的“三商”。对当今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除了能够改变目前大学生不良消费风气,纠正大学生错误的消费理念以达到促进大学生理智消费、合理消费之外,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而言,通过财商教育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其综合素质,使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掌握社会生存技巧,避免进入社会之后“入不敷出”的现象产生。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对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是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具体表现。经过财商教育、具备一定理财知识和技巧的大学生相较于没有经过财商教育的大学生而言,对经济生活更为敏感,社会生存的掌握能力也更好,素质发展也更为全面,更能适应当代经济社会的要求。

三、财商教育缺失原因探析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重义轻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短短十个字足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利益”、“获利”的态度。片面地过于强调“义”,忽视了社会对于个人需求的满足,“重义轻利”的思想导致了对个人利益的过度压抑,而将“义”与“利”相对立,并将“义”作为评价人行为的唯一标准,使人不敢追求财利,更不用提教育孩子如何获得财利的能力。

此外,重农抑商政策是实行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财商教育缺失的传统文化因素之一。出于统治目的,我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所谓的“抑商”就是利用国家政权干涉经济生活,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认为商业只能使商人获得利益,对国计民生没有多少贡献。同时,也认为商业会损害社会道德,商人为了获取利益会不择手段,从而影响社会风气道德。

正是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使我国对如何理财、获利等技能始终抱以鄙夷的态度,并且影响至今。

(二)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为2536.5647万人。高校扩招政策除了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进步伐,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外,这一教育改革直接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高校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后也是造成大学生不合理消费的重要原因。高校扩招的实质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我国目前教育资源总体稀缺、分布不均衡的现实条件下,大学生数量的增长必然导致高等教育体制、结构、功能、质量、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记忆教学管理等发面的变化。在高校扩招过程中,高校办学能力有限,管理水平没有跟上扩招速度;学生规模的过度增加与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教育实用主义观念越来越强,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在管理、后勤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缺失也是大学生不良消费产生的源头之一。具体表现在高校消费教育和“财商”教育的缺失。高校扩招后,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方式和相关资源未能跟上学生增长速度,大部分学校无法满足学生对理财能力培养的需求,加上高校受实用主义和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加大,使其越来越注重大学生培养专业能力,从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导致消费教育和“财商”教育的严重偏失。

四、财商教育体系构建的方法和途径

(一)学校是构建财商教育体系的主力军

高校应当加强德育工作,将消费道德教育纳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内,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大学生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决定了其有什么样的消费观。高校德育应当从理性的角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能够自觉地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尤其是应该加强对来自农村和城镇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和心理疏导,并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例如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健全和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完善勤工俭学机制。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当代大学校园应该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传播媒介,大力倡导进行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我国的传统美德教育中非常重视勤俭教育,例如司马光就曾专门写有《训俭示康》,阐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现今的高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加强勤俭教育,使广大高校大学生能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树立勤俭之风。同时还可以成立理财协会,组织一些模拟理财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仅上海目前已有20所大学的学生会建立理财协会,会员人数逾万。

3.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力度和深度。许多大学生都表示希望大学能够开设理财教育方面的课程,毕竟现在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怎样支配那点微薄的工资使自己既能过得好,又能夯实自己的经济基础,为未来买房、买车做准备,成了最现实的问题。高校应当满足大学生对于理财知识的需求,开设专门课程(大学生理财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应该综合运用理财学、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财政学、税收学、消费经济学、消费伦理学、社会学等基础理论)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理财价值观的教育,传授理财的基本知识,并且可以通过一些相关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理财基本技能,使大学生可以学会合理开支、理智消费。例如,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都有针对全校学生的个人理财选修课。

(二)家庭教育应该重视财商教育

家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的主要环境,对大学生消费意识和理财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实施理财教育活动千万不可忽视家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基本接近成年,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家庭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应该着重做好引导和启发的作用。父母应当在平时的生活中以身作则,遏制自身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及时纠正自身不合理的消费观念。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查家庭消费结构,引导家庭消费习惯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帮助大学生改变他们错误的消费观念,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例如,父母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手中的生活费,通过生活费的保管、运用的切身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理财知识和技能;教育孩子懂得一定的购物常识和经济核算知识;积极鼓励子女参与家庭经济的决策和管理中来,同时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经济活动。

(三)社会应该提供更多财商教育体系的构建资源

社会各界尤其是大众媒体应该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树立健康的消费风气。一是倡导文明消费等正确消费理念和观点以达到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行为作出正确、理性的判断。二是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应该加强对大众媒体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核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避免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继续传播。三是现代的金融机构有责任联系高校为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实施定期的理财知识和技能的讲座和宣传,在获取利润、开拓个人理财业务的同时开展教育投资者的公益活动。这些公益活动可以包括:指派专业人员和投资者在大学校园内开展定期讲座,传授大学生相关个人理财知识和技能;举办一些针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活动,并向他们派发理财知识和投资知识的宣传手册;利用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大众传媒,开设相关电视节目或者专业性网页,为大学生讲解理财教育,同时可以形成一定的互动咨询机制;在努力提升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同时,金融机构还应该发挥专业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的理财教育活动,推进家长理财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研究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