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早熟玉米对黑龙江农业经济促进作用

2014-05-04徐金春

商业经济 2014年1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促进作用黑龙江

徐金春

【摘要】黑龙江省早熟玉米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早熟玉米有助于促进农业粮食总产量的提高,有助于推广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创新农业产品适合相应的机械化操作,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品的耐病虫功能,进一步改良将成为青贮玉米,为农业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等方面。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育植尚存在着气候环境恶劣,犁底层深度较浅,种植密度低,病虫威害影响,机械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黑龙江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为黑龙江早熟玉米的健康有序生产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关键词】黑龙江;早熟玉米;农业经济;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B

一、黑龙江省早熟玉米基本情况分析

早熟玉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早熟玉米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早熟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早熟玉米的完美培育将大力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生产早熟玉米最多的地区,其北部的早熟玉米品种的生产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加之黑龙江省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颁布了相关制度措施,为黑龙江早熟玉米的健康有序生产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一)黑龙江省早熟玉米所处自然概况分析

黑龙江省早熟玉米的生产培育主要位于其北部北纬48度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具体包括鹤岗、伊春、齐齐哈尔的部分地区,黑河的大部分地区和大兴安岭的整个地区。该区域属于季风气候(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夏季日照充足但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年平均温度大约为一3摄氏度,大部分地区从9月中旬开始就会出现初霜,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大约在500mm,但是60%多的雨水集中在7、8、9三个月当中,这样降水量就能够满足早熟玉米的培育需要,该地区具有我国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且面积广阔,这为早熟玉米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二)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育种的主要单位

我国的早熟玉米育种主要来至于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育种的主要单位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登海种业、中种集团长城公司、德国KWS公司和法国利马格兰公司。前三家单位为国内单位,这三家单位研发及育种的早熟玉米主要代表品种为克单8、9、12号和冀承单3号,它们在适应性,抗病、稳产方面表现突出。后两家为外国单位,其代表品种有卡德美亚l号和皮托儿,它们耐密植,适合机械化栽培。就黑龙江省种植早熟玉米的地区来说,外国培育的早熟玉米品种在抗病性上不及国内。

(三)黑龙江省早熟玉米品种状况分析

至今为止,黑龙江省已经审定通过的早熟玉米品种多达30多个,其中15个以上为黑龙江省自育品种。目前从品种的应用上看,较多的大约为15个;从种植面积上看,较大的主要有克单8、9、10、12号、龙单39、海玉5号、德美亚l号;从自育品种面积上看,黑龙江省占50%以上,其他省份各品种都有。

二、黑龙江省早熟玉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一)早熟玉米有助于促进农业粮食总产量的提高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尤其是北方,玉米是农民重要的主食之一。玉米需求量的迅速提高,也迫切要求相应的提高生产技术和条件,加之与玉米相关的工业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玉米的需求更加旺盛,这就要求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而增加农业的粮食产量,保障我国粮食的安全。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生产玉米的第一大省,肩负着玉米作为重要粮食产物的使命,因此,大力培育黑龙江省早熟玉米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据相关研究估算得出,黑龙江省春玉米光温生产力高达15345-17544kg·hm2,这得源于黑龙江省玉米农业、相关技术和深入研究的有机整合。黑龙江省北部是早熟玉米最大的种植面积区域,位于北纬48度以北,该地区种植早熟玉米的面积约占该区域总面积的15%,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潜力巨大。

(二)早熟玉米有助于推广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

高产和优质对于玉米来说非常重要,不仅是玉米育种的终极目标,也是种植者的永恒主题,黑龙江省生产出来的早熟玉米比其他地区和省份都要更优质。因为黑龙江省大力推广和应用玉米的高效栽培技术,而高效的栽培技术是生产高产和优质的早熟玉米的重要保障。高效栽培技术在黑龙江省早熟玉米中的成功应用,无疑会把这一技术推广到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生产培育中,从业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早熟玉米有助于创新农业产品适合相应的机械化操作

黑龙江省早熟玉米的高产和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玉米叶片具有收敛性、互相遮挡面积小、高光效等特点,这就可以使每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受种植密度的影响,因此,黑龙江省的早熟玉米也被称为“收敛耐密型”玉米。收敛耐密性早熟玉米非常适合采用机械化操作收割,因此黑龙江省收敛耐密性早熟玉米及配合机械化操作不仅能促进当地早熟玉米的快速生产,同时也有助于创新其他农业产品的机械化操作。

(四)早熟玉米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品的耐病虫功能

黑龙江省的早熟玉米与其他玉米不同的地方之一在于,其有高效的抗病虫功能。一般的玉米种植,会严重受到大斑病和玉米螟等病虫害的影响,不仅影响玉米的产量,而且也阻碍玉米的机械化操作进程。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的玉米大面积发生大斑病、螟虫的侵害,导致玉米的总产量下降近20%,同时也降低了玉米的质量,减少了玉米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严重影响了粮食的总体安全。而黑龙江省的早熟玉米具有高效的抗病虫功能,如果其他农产品能很好的借鉴和利用这一功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整个农业经济的安全具有保障作用。

(五)早熟玉米的进一步改良将成为青贮玉米,为农业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虽然早熟玉米在黑龙江省发展迅速,产量和面积已经很大,但是,青贮玉米在黑龙江省还很少,青贮玉米的品种还没有在黑龙江省得到有效推广。黑龙江省草原不断受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导致牧草资源不断减少,这将严重影响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发展,而早熟青贮玉米可以很好地替代牧草资源,有效解决当前牧草资源不断减少的状况,并且早熟青贮玉米比牧草资源更经济、更环保和更理想。因此,从长远时间看,早熟青贮玉米是黑龙江省农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将为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三、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育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玉米已经成为第二大作物,早在2006年玉米的种植面积就位列首位,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是因为它用途广泛,它不仅仅是粮食、饲料同时还可以加工成燃料等经济作物。2012年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443278hm2,成为黑土地上的第一大作物,黑龙江省也因此成为我国种植玉米面积最大的省份。据相关部门统计,黑龙江省极早熟玉米年平均播种面积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1.67%,占全国极早熟玉米播种面积50.02%。但是因为黑龙江省独特的地理气候因素导致其玉米产量低于中晚熟区,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气候环境恶劣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其气候条件恶劣,冬季时间漫长且温度很低,容易发生春寒、春旱、秋季霜冻等自然灾害。农作物在生长时会出现育苗期温度低、生长期雨水不充足、虫害等问题。严峻的气候条件不仅影响作物吸收营养,反而会使其消耗自身的养分,导致其产量的减少。

(二)犁底层深度较浅

黑龙江省农业耕种方式不是集约型,这就导致了很多土地没有被更深层的翻整,据有相关数据表明黑龙江省平均犁底层深度在17.5cm,相比全国水平来说,黑龙江省犁底层深度较浅。犁底层深度低会造成土壤有机物质含量低,土壤缺乏营养,植物根部发育程度较弱,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三)种植密度低

黑龙江省农作物种植密度低,每亩地的保苗株数不多,如果遇到旱灾、洪涝灾害、冰雹、霜冻、虫害等自然灾害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减产。尤其对于黑龙江省这种生育期较短、耕种方式粗放的地区,低种植密度风险较大,会给产量带来更大的影响。

(四)病虫威害影响

黑龙江省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是玉米大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螟。玉米大斑病是影响最大的病虫害,它主要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等特点,大大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在黑龙江省的多个地区都发生过玉米大斑病病害,受影响的农作物减产量高于百分之十一。病虫害对于农作物的影响是巨大的,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所以作物预防病虫害至关重要。

(五)机械化程度较低

黑龙江省大多数耕地是粗放型的零散种植,没有形成规模种植,这就给机械耕种带来困难,再加上黑龙江省经济水平不高,缺乏科学的耕种技术、耕种设备品种不多,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农作物产量不高的现状。

四、完善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育植的对策建议

针对气候环境恶劣的问题,应该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早熟玉米的播种、施肥、打农药等,采取人为措施不断增加地温,防止早晨的伤冻,加快促进玉米的早熟。

针对犁底层深度较浅的问题,一是犁深和松土,不断加深和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发育,有效吸收土壤中养分;二是加强土壤的营养配方,不断增施农家肥,科学合理配土,有效改良土壤;三是玉米秸秆还田使有机质、全氮、全磷、二氧化碳释放量、微生物区系和水稳性团聚体明显增加。

针对种植密度低的问题,应该不断加大种植密度,选择耐密型早熟玉米品种,增加早熟玉米的发苗速度,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寻求产量与密度的平衡点。

针对病虫危害影响的问题,一是大力推广和培育抗斑病好、抗螟虫好的玉米品种,重视对适应性强、耐密性好、高产优质的早熟玉米的种植;二是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乡、县为单位联合建立起病虫草害防治体系。

针对机械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一是采用农户联合,一机多用的模式,这样可以发挥机械使用率,降低农户资金投入;二是科学灌溉,提高水分利用率;三是加大科技投入,下乡科技帮扶,培训种植户高产栽培技术、科学施肥方法;四是加快早熟玉米的产业化进程,建立现代早熟玉米产业化生产体系。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促进作用黑龙江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的促进作用探究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羡慕等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解析
铅笔长高了
黑龙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