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时龄:中国应推扶本土建筑师

2014-05-04郑时龄,牧风

检察风云 2014年21期
关键词:南京路步行街风云

郑时龄:中国应推扶本土建筑师

面对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全面启动,人们普遍翘首以待,因为,本次规划将覆盖至2040年。作为此次规划参与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同济大学副校长的郑时龄先生,接受了本刊专访,与我们分享了有关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诸多思想。

本期客座总编辑:

郑时龄,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曾荣获意大利仁惠之星骑士勋章。主要设计作品有南浦大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海朱屺瞻艺术馆、钱君匋艺术研究馆、上海复兴高级中学、上海格致中学教学楼、中国财税博物馆、外滩公共服务中心等50余项。

以人为本

“我们还要考虑建筑的心理功能,即使用者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

《检察风云》:与建筑学结缘是您最初的意愿吗?

郑时龄:我最初的理想是当一个远洋船长,可惜我的眼睛近视,后来就想成为一名造船工程师,不过,我并不喜欢枯燥的数学。那时,在老师的建议下,我还想过报考文学系。但是由于亲朋好友的一致反对,就选择了既不是文科专业,又需要形象思维的建筑学。因为我从小喜欢画画,大家认为建筑学可能适合我,其实,文学、历史、美术都与建筑有缘。

《检察风云》:在您多年的建筑设计研究生涯中,有没有贯穿始终的准则或理念?

郑时龄:以人为本。有些建筑是为设计的人考虑的,表现的是建筑师的设计风格和能力,但建筑实际应为使用的大多数人考虑,所以一定要先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而且这功能需是灵活的,过了十年二十年,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变,需求也会变,所以建筑要有一定的弹性。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建筑的心理功能,即使用者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所以,在设计中要注重建筑的全面功能。

《检察风云》:在您的城市设计经历中,给您留下最深的印象与影响的是哪个作品?

郑时龄:一个是南京路步行街。当时我担任南京路步行街的专家组组长。我们发现,有家参评的法国公司的构思不错,其特点是设计了一条红色长带,即由红色花岗岩铺成的地面,把所有的设备比如报刊亭、灯具、休息的凳子等都放在这条长带上,于是方向确定下来了。当时,我作为评审专家组长本不该主持相关设计工作,但由于时间紧迫,我被指派承担了这项任务,变成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当然也有好处,很多意图我能自己贯彻。比如从总体布局、长带的宽度、地面的铺装、绿化、路障、座椅、广告牌、灯具等等都经过仔细的思考、比较,而排水的设计更是融入不少匠心,兼顾功能性与美观度,我们设计了一条斜缝,便于排水,又不会让杂物直接进入,南京路步行街开通后从来没有积过水。其实,我们的工作不仅是设计,还有协调。比如,原来那里的窨井盖很难看,后来我们建议改成用紫铜做的圆的窨井盖,把上海的历史凝聚展示在上面,很有意义。当时整个南京路步行街的施工耗资8000多万元,对一条长度超过一公里的步行街而言,相当不容易了。但是其中也有遗憾,南京路步行街上的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灯太大,可以微型一点,在人们的视线范围内即可。但当时公安采购的都是标准产品,不会为了这条街再去另行加工。此外,我们还提出南京路不应该是单独一条街,还应该与周边地块成片发展,这个概念至今也未实现。

另一个是外滩15号-1,位于上海市总工会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之间。这儿本来只有20世纪50年代造的一座三层办公建筑,2003年提出要补一个建筑,举行国际设计竞赛时,选中了意大利建筑师的方案,但是最终又被否决。2004年进行国内设计竞赛,我和我的团队中标了。建成后国家文物局来考察,还以为旁边那栋总工会的楼是新建的,这说明我们的设计是成功的。那时我们把外滩所有建筑外立面选用的石头,从色彩到成分都进行过分析,想要与周围环境融合,这需要对许多细节进行把握。建筑设计其实涉及的面很广,除了众多部门的协调,还有社会的支持,一个建筑与整个社会的接受程度也有关系。

大众宜居

“上海的城市规划方向正朝着一个更宜居的城市发展,并且是让大众而不是精英宜居。”

《检察风云》: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在城市规划方面做得如何?又在朝哪个方向发展?

郑时龄:上海新一轮规划要覆盖到2040年,总体目标是成为世界城市。其实,就国内评价来说,上海已经是世界城市了,只是和其他世界城市相比层级较差。像伦敦、纽约这类世界城市,制造业只占4%-5%,而服务业占比有90%左右,反观我国的服务业就没那么发达。尽管上海在全国来说已算相当高了,但高端服务业如银行、保险、法律服务、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和别人比仍有差距。

我曾经看过一个统计,我们一直以为上海的购物环境算好的,但那个统计里显示只占第14位,后来想想是有道理的。上海的购物环境的确有不少缺乏人性化的地方,单说舒适度,偌大一个商场里,公共休息区几乎没有,商场宁愿把一块地方租给商家,也不愿增设一个给人休息的公共空间。

然后,你再到城乡接合部去看一下,有时你甚至会怀疑,这里是上海吗?上海各区的差异也很大,这么多年过去了,“上只角”和“下只角”的界限依然分明。上海应怎样提高整体的层次,均衡发展?大体上,这就是上海的城市规划方向,正朝着一个更宜居的城市发展,并且是让大众而不仅仅是精英宜居,这很不容易。

《检察风云》:您曾提出过“再城市化”的观点,请结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做下解读。

郑时龄:“再城市化”是针对像上海、北京等这类已经越过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大城市。比如上海,91%的城市化率,但还有100多万农民,其中有一部分会转化成城市居民,但还是有一部分农民。上海要做的不是把所有农民转化成城市人口,关键在于提高城市的品质,包括进行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注意生态安全,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消除城市各地区的发展差别等,这些就是我所说的再城市化范畴。

《检察风云》:如何在城市化发展和历史建筑保护两者间取得平衡?

郑时龄:这和保护意识、发展观念,甚至产业结构都有关。实际上,在英国就出现了遗产工业,将遗产保护作为一种产业,一方面带动材料、施工、设计、生活服务等产业,另一方面也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所以英国有7万多个遗产点。这其实是个启发,历史遗产其实是宝贝,以后不会再有了,现在你觉得碍手碍脚,那是观念没有转变。不过我国现在也开始重视了,大运河现已申遗成功,南京也计划将明代的城墙申遗,上海目前还不是很重视遗产工业这个概念,所以这是个方向。而且上海的一些历史遗产还有一个好处,既是一道风景,又可以使用,不必当博物馆供起来,像一些历史悠久的里弄、古宅、会堂等,可以在利用中对这些历史遗产进行保护,将保护与发展协调起来。

文化的根

“一方面设计建筑,另一方面设计自己,青年建筑师要去学习中国文化,了解自己的根。”

《检察风云》:您是如何评判一个城市的建筑或景观是舒适的还是糟糕的?

郑时龄:对此,我们有一个老师讲得挺好,你在城市中另外插入一幢新房子,一定要照顾到周边,这就像宴会中,你姗姗来迟,就要打招呼,既不用每一个都去说,也不能什么都不做,需恰到好处,这就要求与环境融合。所以,评价一项建筑好坏并不在于立意如何,所用的技术和材料怎样,更重要的是与周边融洽,也要考虑时代性,不然容易时空错位,与本土的文化不合,建筑就像是从这个地方长出来的,就只适合这里,硬套或照搬外来风格就不行。

《检察风云》:建筑设计与社会文化、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

郑时龄:建筑设计反映了不同的文化。我们应提倡自己的建筑文化,不要眼馋或一味追求国外的建筑风格,这是对我国建筑文化的贬低。建筑所表达的东西实际上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每一个城市都有适合自己城市品质和追求的建筑风格,并应尽量剔除奇诡和商业性等因素,让接地气的建筑“长住”,形成这个城市特有的建筑文化。可惜,现在对于建筑设计仍有一种媚外心理作祟,认为外国设计师的作品就是优质的,对本国设计师的水平存疑。实际上,我们应该推扶本土建筑师。我认为,中国建筑师应成为世界主流建筑师之一。目前有些建筑竞赛中,我国建筑师还不能独立参加,这很不合理。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与锻炼,相当一部分中国建筑师已经成熟,有这个能力和担当去独立完成一些建筑项目。

《检察风云》:对于青年建筑人才的培养,您有什么寄望?

郑时龄:我希望青年建筑师要扩大眼界,一方面设计建筑,另一方面设计自己。尤其是对中国文化,要去学习,对自己文化的根要去了解,现在的青年人才在这方面还较为薄弱,连文化根源都不了解,何谈创造我国的建筑文化?

采写:牧风

组稿: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南京路步行街风云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购买”快乐
窃听风云(九)
张钒油画作品
象甲风云
问路
上海南京路百年变迁
透视上海市城市规划与城镇化进程
象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