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圈子文化”要不得

2014-05-04本刊编辑部

检察风云 2014年21期
关键词:家长式监督制约圈子

“圈子文化”要不得

中央纪委网站近期对首次公开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八篇文稿中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进行摘编,其中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当家长式的人物,弄得党内生活很不正常。

放眼历史,由于“圈子文化”的存在,官员在异地任职即便时间很短,也能迅速抱团,官官相护,搞权钱交易,结利益同盟。因此,早在我国汉代就实行了异地任职的回避制度。

当前,随着党的十八大后反腐力度持续加强,各地腐败官员应声落马,随之暴露的窝案串案多发现象,凸显当前腐败成群体性、圈子化的严重问题。这类案件追究起来,阻力多、难度大,若以“法不责众”作为妥协,不但无法遏制腐败,法律权威也将受到威胁。

因此,要破解官场“圈子文化”背后凸显的腐败命题,就要顺藤摸瓜,坚决铲除其政治生态土壤,建立完善的用人考核机制,加强对官员及权力的监督制约,保障反腐部门的独立性和监督机制,从而实现法治社会“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美好愿景。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家长式监督制约圈子
警惕“家长式”企业文化
家长式班主任的利与弊
案件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全面加强权力监督制约初探
传说中的“圈子”
道同为谋,玩转谁的生活
德行仍是有效领导的重要维度吗——家长式领导理论的审视
职权配置与监督制约的改革思考
基层检察官履职监督制约机制初探
家长式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