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014-05-02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针药中风针刺

李 智

(惠东县人民医院,广东 惠东 516300)



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李 智

(惠东县人民医院,广东 惠东 516300)

目的:观察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联合治疗,连续治疗3天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研究组治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8%。研究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显著强化降呃止逆之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呃逆;中风后遗症;中医疗法;针灸疗法;降逆止呃汤

呃逆为中风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相关并发症之一,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因中风患者后脑部发生病变,特别是下丘脑及脑干等出现损伤,引发其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以及胃黏膜出血等,从而进一步刺激膈神经引发该病。呃逆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呃逆短而频发、连续不断及不能自控等,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其临床治疗极为重要。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中风后呃逆患者,探讨针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中风后呃逆患者,所有患者均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中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观察及头颅CT检查确诊为中风后呃逆。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研究组男34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35~75岁,平均年龄为(45±5.4)岁;患者中风病程为3~18个月,平均中风病程为(6±3.5)个月;中风后呃逆间断发作时间为2~9天,平均间断发作时间为(4±1.5)天;患者原发病类型中,脑出血22例,脑梗死20例,梗死后出血12例。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患者年龄为36~74岁,平均年龄为(45±5.48)岁;患者中风病程为3~16个月,平均中风病程为(6±3.0)个月;中风后呃逆间断发作时间为2~8天,平均间断发作时间为(3.9±1.2)天;患者原发病类型中,脑出血23例,脑梗死21例,梗死后出血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标准为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相关研究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CT或者MRI检查,最终确诊为出血性脑血管病;所有患者均伴有中风后呃逆症状,发作时间超过48h,且伴有连续不断及不能自控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个人情绪及正常进食等。

1.3 纳入标准[3]

纳入标准(自拟):入院经CT或者MRI检查确诊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者;临床表现为呃逆者;病程小于6个月内者;依从性较差者。

排除标准(自拟):经影像学检查,合并有心肺疾病及肝脏、肾相关疾病患者;临床上出现意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具体操作为:分散患者注意力,给予患者口服生姜片及喝开水等较为简便实用的基础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配合静脉滴注麻黄素等药物治疗。

1.4.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给予针药联合治疗,具体操作为:针刺:取患者百会穴、膻中穴、膈俞穴、中脘穴、双太冲穴、双内关穴、双足三里穴及双神门穴等为主穴,针刺患者百会穴,须快速捻转以达到刺激分散患者注意力之功效;刺其膻中下以实现降气之功效;再刺其膈俞穴、中脘穴、双内关穴、双神门穴、双太冲穴以及双足三里穴等,以达到平补平泻的目的;整个针刺过程中,平均15min行针1次,一般每次均留针半小时,每天1次,3天为1疗程。内服中药:配合我院自拟中药降逆止呃汤加减内服,具体处方:黄芪9g、麦冬9g、甘草9g、沉香10g、太子参12g、旋复花12g、陈皮15g及代赭石24g,可达燥湿除满、行气消积以及降逆平喘之效;其中瘀血内结者,加赤芍9g,以达清热行瘀的效果;津亏热结者,则加用大黄9g;气胶结者,可加厚朴10g,以实现泻热存阴之功效。以上诸药加水500mL,煎取药汁2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3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1.5 疗效标准[4]

参照相关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治疗后呃逆完全停止,治疗2周后随访未出现复发者;显效:患者治疗后呃逆次数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呃逆次数减少一半以上,且间歇时间均明显延长;有效:患者治疗后呃逆情况有所好转,呃逆次数有一定的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减少30%以上;无效:患者治疗后呃逆相关症状改善不明显,呃逆次数没有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减少30%以下。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意义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治愈30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8%。研究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论

呃逆为中风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相关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呃逆短而频发、连续不断及不能自控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其临床治疗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上中风后呃逆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大部分医学研究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为患者中风后脑部发生病变,特别是下丘脑及脑干等组成损伤,引发其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及胃黏膜出血等,从而进一步刺激膈神经引发呃逆[5]。

中医认为呃逆主要病在中焦,其发病机制因患者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因此治疗关键在于醒脑开窍及调节中焦气机。研究组除分散注意力、口服生姜片、喝开水及静脉滴注麻黄素等西医治疗外,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针药合用治疗。其中针刺主要以百会穴为主,具有醒脑开窍、分散精力及总领全身之气的效果;针刺膻中穴,主要为了达到疏通降气的目的;此外,针刺膈俞穴、中脘穴、双太冲穴、双内关穴、双神门穴以及双足三里穴等穴位,具有平补平泄及调理中焦气机等效果,可尽快停止呃逆。我院自拟中药汤剂降逆止呃汤,服用过程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加减。方中代赭石及旋复花等具有降逆下气之效;黄芪、甘草等可益气补虚,陈皮可清热止呃;沉香可行气降逆;麦冬可润肺止咳;太子参则具有补益脾肺及益气生津等功效。诸药合用,共奏降逆止呃之功效。

综上所述,针刺从局部入手疏通患者经络,中药服用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内部气机,针药合用,可实现两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强化降呃止逆之效显著。因此采用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邢姝玲,黎凯.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2,28(8):590-591.

[2] 袁安,李志道.秦学联.于建春穴位局部解剖特点与腧穴功效结合应用的思考[J].吉林中医药,2010,15(17):45-46.

[3] 孙远征,赵文秀.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3(14):217-219.

[4] 朱德友,张录杰.张中会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呃逆验案1则[J].吉林中医药,2013,18(8):102-103.

[5] 白艳杰. 针药合用治疗52例中风后呃逆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2(9):89-90.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5-27

李智(1980-),男,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临床。

R256.31

A

1673-2197(2014)19-0072-02

猜你喜欢

针药中风针刺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药并用治疗紧张型头痛45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