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4-05-02姚志昆陈玉文

中国药业 2014年22期
关键词:医药产业医药辽宁省

姚志昆,陈玉文

(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辽宁省拥有丰富的医药资源,医药制造业基础好,科研优势明显,同时伴随国家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及辽宁省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辽宁医药制造业也步入了竞争的行列。为加快推进辽宁省医药制造业的发展,促进辽宁省的经济建设,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支撑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对辽宁医药制造业的现状进行研究。笔者运用比较研究法和数据分析法,重点分析了辽宁省2006年至2012年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以促进辽宁省医药经济的发展,为辽宁省医药产业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快

近年来,辽宁省医药制造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至2011年,辽宁省医药制造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详见图1。利润年均增长率为68.31%,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为39.69%,当年价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35.77%。与2006年相比,在总产值、总资产、利润、利税、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投资额和新增固定资产等方面增长速度较快,详见表1。

图12006年至2011年辽宁省医药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趋势图

表1 2006年与2011年辽宁省医药制造业经济指标对比

1.2 医药制造业集群式发展成效明显

辽宁省医药产业已初步具备产业集群效应、形成产业规模。本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国药都)、新民医药产业集群、金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西丰医药保健品产业集群、铁西医药化工产业集群等是辽宁省极具代表性的医药产业集群,其壮大发展为辽宁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其中本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顺利升级为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并成为国家高新区。通过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研究课题和吸引医药院校落户基地,成功吸引了近百家企业和研发机构,提高了辽宁省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和研发与创新能力。

1.3 辽宁省主要地区医药制造业发展情况

2012年,全国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中,辽宁省有2家企业入选,分别是位于沈阳的东北制药集团和位于大连的辉瑞制药。2012年,辽宁省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767亿元,其中,沈阳市占 44.5%,位于全省第 1,其次为本溪市和大连市,分别占17.5%和 15.7%。2012年,辽宁省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为 63.3亿元,其中沈阳市占 42.0%,大连市占 23.6%,本溪市占17.2%。从增长情况看,本溪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最快,达41.2%,其次是大连市和沈阳市,大连市利润同比增长最快,达133.0%,其次是本溪市和沈阳市,详见表2。

表2 2012年辽宁省主要地区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情况

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 问题

科研投入明显不足:2011年,政府对医药制造业研发项目投入资金1608万元,处于全国第23位,医药制造企业对研发项目投入资金20643万元,处于全国第21位;医药制造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121万元,处于全国第17位。可见,在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方面,辽宁省在全国排位均在第20位左右,研发投入相对欠缺。

人才与科研成果流失:辽宁省属与医药制造业相关的主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辽宁现行的有关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政策与机制,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甚至与西部主要省份相比均存在相对劣势,医药行业R&D人员数量呈逐年递减现象,在全国排名第20位,面临人才和科技成果流失的威胁。

产学研结合松散:辽宁省拥有沈阳药科大学等科研基础优势,有较完善的医药工业体系,但产、学、研结合相当松散,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低。同时,辽宁省拥有医药制造企业263户,但有研发机构的企业仅25户,处于全国第20位。辽宁省医药制造业科研资源不足,分散,未形成集群效应,也未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带来的技术、人才、资金的吸引力。

新产品数量不足:2011年,辽宁省医药制造业新产品开发数目 307项,在全国排名第 22位,远低于排名第 1的江苏省的1901项,新产品开发经费31077万元,全国排名第21位。辽宁省2011年的医药制造业处于中上水平,但新产品数量和获取收入均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可见,辽宁省医药制造业主要依靠传统药品或仿制药品支撑,新产品投入、开发和销售环节均处于劣势[1-2]。

专利申请数量较少:2011年,辽宁省专利申请数从2006年的16件提高到222件,5年内增长速度较快,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专利数排名仅位于第17位,处于中等偏下,较排名第1的申请专利1454件、获得发明专利1086件、拥有发明专利1276件的天津市相比,相差较悬殊。所以尽管辽宁省在专利申请方面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专利申请和获得方面仍存在较多不足和较大空间。

2.2 对策

扩大研发投入,增加新产品数量和知识产权的产出量:一方面,投入专项资金,整合研发力量,开展对重点技术的攻关,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围绕核心技术申请外围专利,扩大保护范围;另一方面,建立专利奖励基金,对实施专利战略重点技术领域作出贡献的研发人员予以奖励。积极吸引社会资本,鼓励引导多种所有制企业进入医药领域,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医药创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等。

加强人才和科技成果引进:加大辽宁省吸引药学人才的力度,企业及科研机构引进学科带头人,予以优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优惠待遇。鼓励医药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优秀人才创办企业,加快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等。鼓励药学高校通过职业教育、合作培养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为企业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创新科技合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战略联盟:中国药促会会员单位与沈阳药科大学共建“创新药物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创了辽宁省医药科技合作的新局面。政府要重点支持“创新药物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深度合作与发展,有效探索辽宁省医药制造业产业科技合作新机制。通过战略性科技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来进一步促进辽宁省医药制造业和医药科技的发展。

政府积极帮助拓宽医药制造业的融资渠道:政府在帮助医药制造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方面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如政府拨款,非政府自筹资金,国内金融贷款,国外资本投资等多种形式,使医药企业获得必要的发展资金。在投融资政策方面,政府可以增加科技活动的研发投入,扶持医药制造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发展,建立生物医药项目的技术评估平台,为风险投资进入创造条件,促进有实力的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融资。

参考文献:

[1]杨 莉,傅书勇,杨舒杰.辽宁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中国药业,2013,22(24):1-3.

[2]杨 莉,连桂玉.辽宁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药业,2013,22(24):3-5.

猜你喜欢

医药产业医药辽宁省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云南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我国蒙医药法律保护的意义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于康震要求努力推动中兽医药产业持续发展
基于因子分析和熵权法的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神威清开灵注射液荣获“中国医药产业科技成果巡礼”奖
朝阳产业何时能走出发展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