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区职校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2014-04-30张永杰李艳丽
张永杰 李艳丽
摘要:为探讨边疆地区职校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地处边疆地区的云南省某职业学校26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边疆地区职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但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相对于孤独倾向、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比较严重。在0.05水平(双侧)上,学习焦虑与主观支持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过敏倾向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孤独倾向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身体症状与主观支持分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边疆地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163-02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也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和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少关注到职校生的心理问题。笔者通过对地处边疆地区的云南省某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该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并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边疆地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地处边疆地区的云南省某职业学校300名学生作为被试,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260份,有效回收率为86.67%。其中男生130人(50%),女生130人(50%);一年级学生228人(87.7%),二年级学生32人(12.3%)。
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边疆地区职校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共含100个项目,由八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八个内容量表分别为:A.学习焦虑,B.对人焦虑,C.孤独倾向,D.自责倾向,E.过敏倾向,F.身体症状,G.恐怖倾向,H.冲动倾向。《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的是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的10个条目的量表,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
对被试采取团体施测,将《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装订在一起,发给每位被试,对所回收数据运用SPSS18.0进行处理。
结果
边疆地区职校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的八个内容量表中,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各有15个项目,所以中值为7.5;其余内容量表均为10个项目,所以中值为5;除了效度量表,量表还有90个项目,所以全量表分中值为45。经数据分析发现,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等内容量表得分的均值在中值以上,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得分的均值在中值以下,说明边疆地区职校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相对于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比较严重,需要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此外,全量表分得分的均值也在中值以下,说明边疆地区职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而言是良好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各内容量表和全量表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因子和总分的相关 将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各内容量表和全量表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因子和总分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0.05水平(双侧)上,学习焦虑与主观支持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过敏倾向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孤独倾向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身体症状与主观支持分呈显著负相关,其余各项均无显著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讨论及建议
边疆职校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经调查发现,孤独倾向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当学生得不到社会支持时,其孤独感会增强;身体症状与主观支持分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有效的社会支持,特别是个体主观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可以有效缓解身体症状。然而,学习焦虑与主观支持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却呈显著正相关,过敏倾向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更多的社会支持会加剧学生的学习焦虑与过敏倾向。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不一定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心理就越健康。对于职校生来说,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学校。在学校里,有些学生因学习成绩差、纪律差,常常被教师忽视;大部分职校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家长忙于赚钱养家,很少关心子女的生活和学习。
对策与建议 为了促进边疆地区职校生心理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笔者就如何开展边疆地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几点看法:(1)成立校园专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这一机构主要负责学生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止出现异常行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此外,该机构也会就在咨询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定时在学校开展讲座,以便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传递给更多学生。(2)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课程并科学实施教学。学校建立专业课程,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十分必要。不过,必须建立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且适合学生学习能力的课程,因为有些学校虽然建立了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但由于过于理论化,学生学起来困难且没有实际效果。(3)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主要包括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和班主任。(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由于学生自身素质、心理状态、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各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家庭教育不理想造成的。学生将来必定走向社会,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提早了解社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应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为职校生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5)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对于职校生来说,家庭和学校的支持至关重要,职校的领导和教师可以联合家长,通过家庭、学校以及与职校生本人的及时沟通,积极建立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罗小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置[J].现代教育研究,2000(3).
[2]方双虎.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7(2).
[3]周燕.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
[4]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
(责任编辑:谢良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