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散记
2014-04-29李辉
李辉,1965年6月出生于河南扶沟县,现供职于新乡日报社。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杂文学会理事。2004年出版《李辉杂文》(牧野作家系列丛书)。多篇杂文分别被花城出版社《中国杂文年选》、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国最佳杂文选》选载。
怀揣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唐诗,晚秋做客洛阳,我想起芙蓉楼送辛渐的王昌龄。
和耶路撒冷、麦加、雅典统称为“世界四大圣城”的洛阳,让我不敢贪睡,早早就推开牡丹造型的窗棂。
鱼肚白刚刚泛起,日出更像一条红鲤鱼,慢慢就游上水光潋滟的洛阳,吉祥的色彩如富贵娇艳的红菱。
现代的洛阳,有牡丹的雍容和诗歌的气质,她不会失恋更不会患上相思病,城市是卿卿我我的淑女和名伶。
先后一百多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如今指手画脚也难。他们眼下都躲进碑铭仰天长叹了,闲看寒秋流萤。
车流人流涨潮了,城市的主人被日出唤醒。笑脸被霞光映得红红火火,几位少女牡丹般绽放,圆月般丰盈。
在日出时喝杯红茶,水就很烫。洛阳的温度感染着我,走吧,让诗歌的蜻蜓,点水、点花,点点“牡丹亭”。
白马寺
也是这样的秋夜,唐朝的张继夜宿白马寺,留下“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的诗章。
与寺门前的白马默默对视,我听得到,你内心的嘶鸣。
远去印度驮来佛经,你满肚子里恐怕都滚动着西天的雷声;你比大漠骆驼还坚忍十分,就这么站着,仿佛定海神针,无惧魑魅魍魉。
如今,一些人喜欢宿夜不归,在夜店的灯红酒绿中放荡不羁,长醉不醒。
为古老的寺院瞭望站岗,你从不巧舌如簧,邀功领赏。 白马啊,我很想陪你就这么站着,站到地老天荒,听晨钟暮鼓,听河洛正腔。
餐风露宿,你从此不再饥肠辘辘。暴虐的飞沙走石其实才是最好的“经”啊,苦行解脱后,你阴转多晴,你宠辱不惊。
白露了,霜把你染得更加圣洁;硬骨铮铮的你,心还在远翔。
神马不是浮云。你是啥?是忠心耿耿的士兵,是击破长空的老鹰,白驹过隙的一刹那,就能舞起如山狂澜,闪烁万丈雷霆。
函谷关
刚刚走进幽幽古道,耳边就似乎传来金戈铁马声。
秦皇汉武,刮起多少血雨腥风;九州四海,又有多少壮士逐鹿争雄;点点泥丸,封死了通衢古道,到如今唯留苍老关楼,如耄耋之人,在风烛残年扪心自问:江山社稷,君何不轻,民何如牲?
古道被铁马兵车辗出泪,辗出血,辗碎骨,到最后竟辗成了历史的内伤,直到现在,还人事不省。
崎岖蜿蜒的古道,没有平平仄仄的意境。它像得了血栓,在深秋手脚更加冰冷。历史中的草民,真的很不幸。
斑驳的城墙岌岌可危,如历史残镜,还似乎有血和剑的寒光倒影。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巍峨山势,如刀早已卷刃;真正的城墙其实不是砖,他是众志成城的抗战士兵。
1944年,狼烟烽火让函谷关成为日寇的鬼门关,血腥的“膏药旗”落在地上,立马就飞来几只嗡嗡而舞的苍蝇。
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如今成了知名旅游风景。听导游讲紫气东来、鸡鸣狗盗的典故,我猛不丁地问了一句:这样的景点,你们要打造成几个星?
离开函谷关好多天了,我的思绪还在那里绕枝如鹰。很想遇到抗战的英魂,和他们唠唠嗑儿,不行就在这里扎寨安营。
千唐志斋
走进中国唯一一座墓志铭博物馆,我一下子就走进了时光隧道。
指点江山的皇帝、愤世嫉俗的诗人、身首异处的武将、云游四方的老道……他们谁也想不到千唐志斋竟成最终的归宿,星罗密布,各领风骚。
刻满文字的青石,一一记述着死者的世系爵级、平生经历;厚薄不一的石片,一一铭刻着亡灵的配偶子嗣、卒葬时地。你被匠人细雕,你被后人细考。
乱世之秋,对金石书画有着特殊爱好的张钫先生,垂悯历遭浩劫的墓地,把弃置于民间田舍,多用于洗衣捶布、井沿踏脚的志石运回故里,辟地建斋,镶嵌保存,这才重有死者的荣耀,这才有了虎入山林般的长啸。
没妈的孩子是棵草,有了归宿的墓志石刻,是民族的文化瑰宝。
墓志铭曾经被风雨磨蚀得骨瘦形销,被张钫只那么轻轻擦拭,就露出唐风宋韵的骚,就涨起中华文化的潮。
深深长夜,有生命的铭文会不会聚在一块儿,说说刀光剑影,讲讲宫廷兵变,聊聊文人轶事,有嬉笑怒骂,有热讽冷嘲。
凝望先生的蛰庐,两侧镌刻的“谁非过客”、“花是主人”八字,让我和这座“听香读画之室”更有几分神交。
很想化作攀爬在石屋上的爬山虎,明月夜,听吹箫。
责任编辑 婧 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