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叙事曲(组诗)
2014-04-29黄金明
黄金明,1974年出生于广东化州。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量诗、散文、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星星》《诗刊》《散文》《花城》《天涯》《中华文学选刊》等,并入选《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全球华语小说大系》等180多种选本,逾200万字。曾参加诗刊社第24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13届作家高研班学员。著有长篇散文《少年史》《与父亲的战争》等多种。长篇散文《田野的黄昏》入选2011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获得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首届广东省诗歌奖、首届广东省小说奖、第二届广东省散文奖、首届广东省青年文学奖。
仰望天空
三个孩子望着天空。天上干净得像上级要来检查的校园
白云像海面的浮冰在漂浮,像一队无头的天鹅
在湖水上游弋。天空仿佛蓝色海域充满静谧
而就要被大鱼打破。夜晚必将降临
天幕缀满了眨动的星星。他们鲜见有星球的概念
那么多星辰,跟油灯、烛光、香火、萤火虫和猫眼
闪耀着大同小异的光亮。“夜空是一个庞大的兽笼
繁星是野兽的瞳孔,难以尽数,而万兽的头部
和形体难以辨认。”“只有一个巨兽
但有无数双眼睛。”“不是兽类,而是人
不是有无数个人,就是一个有无穷大身躯的人
长着无数个眼睛……”(但还有圆月
像巨人的独眼在疲惫地张望?)“自然课老师说
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是天上的一颗星
但不会发光。”(那么多星星之中,也有不会发光
而让我们窥见其光亮的星球?譬如地球
被灯火照彻?譬如月球像镜子
那样收集日光并反射?)学文忽然说到了外星人
那些人乘坐的飞船或居住的屋宇
偶尔像鸟蛋滚出鸟巢那样从宇宙掉下来
(他想去另一个星球生活
但他要怎样克服万有引力?)在某个遥远
而无法目测的星球上,有大片大片的稻田
在土地上长出了黄金。在初秋,荔枝林红得
像着了火。有石灰修建的晒坪
堆着塔状的稻草垛。有笼罩着浓雾的山地和水田
有集体开工的社员,不可一世的生产队长
(有没有丰熟的星球,像蒲公英那样在风中
繁衍后代?)那是一九七八年。村庄还没拉上电
还没有电风扇、录像机和电视机
更没有电脑和手机。语文课本上印着“二○○○年
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在学武家的年画中
挥手微笑的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冲上太空
三个孩子在放牛的间隙,谈到了宇宙、星球和外星人
有的星球像栗子,栗壳坚硬,果仁雪白,可食用
犹如巨大的食品仓库,不,就像一个桃子
汁液形成海域,果肉构成大陆、岛屿及岩礁
每个星球都有一个果核,并被内部不断涌现
并膨大的新果子替代或覆盖
月亮在弯钩和圆瓮间的变幻让人惊异
关于月宫里的庭院、人类、家畜和桂树
孩子已耳熟能详。那两个来自地球的移民
不是一家人。伐木者和不朽的桂树
受着同一个诅咒而相互依赖,犹如争吵不休的夫妻
既相互折磨又无法分离。白日飞升的妇人
因一颗药丸而不能跟肉身沉重的弓箭手厮守。
在田野上奔跑
在冬天,稻田像劳作了一年的农人
有了喘息之机,但仍长出了矮小的野草
它们不被种植,也不会被收割
但仍开出了细碎的花,犹如灯盏在自我点亮
如此卑微的生命,仍难以在耕牛的嘴边
得以保存。孩子们欢叫着,赤着脚
从残留着稻桩或犁翻的田地上疯狂地奔跑
稻田空旷,宽广,通向远方
仿佛可以从上面一直走到天尽头
他们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他们跑累了
在中途停顿,转头回望,或躺在地上
四脚朝天,大口喘气,犹如跳到岸上的鱼
他们奔跑只是为了取暖?天真的笑声
在四野回荡。他们没有留意到脚丫下的白霜
单薄,易碎,犹如每一个乡村孩子
短促的童年——每一颗性急的子弹
在命中任何目标之前,都在枪管中炸响。
一位老人和他梦想的房子
他从十八岁起,立志要建造一幢天下无双的房子
他经常饿得双眼发黑
仍相信自己有远大的前程
他决定将建房子用的红砖、木材、屋瓦
靠自己一手一脚地创造出来
他种上了第一批按树、松树和杉木
在山坡上挖下了第一口砖窑
此后,每到冬天(农夫的空闲之日)
他锲而不舍地打砖坯,收集柴薪
入窑烧砖。砖窑像不知餍足的怪兽
将堆积如山的柴草化成灰烬
但合格的红砖极少(化为乌有的
还有他的雄心、疲惫和梦想?)
三十年过去了,树木成材
并被制成了檀梁和格子
但红砖仍不够砌一面矮墙。他自学了
砖匠、木匠等手艺,但一直排不上用场
村中的民居从泥砖屋变成红砖房
又被钢筋水泥的西式洋楼替代
他的房子仍未动工。一九九五年
他进城谋生,烧砖计划一搁又是三十年
那些过去烧制的红砖已所剩无几
(被谁搬去垫了床脚?又被砌入了
谁家的墙壁?),犹如被时光之嘴
吹掉的粉尘。他一声叹息:
“如果不是停工多年
也许建筑已成。”他是我胸怀大志的父亲
作为诗人,我用词语的砖石
在纸上建筑一幢好房子的想法
跟他有相似之处,但对他要建的房子帮不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