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
2014-04-29关迎胡金花牟庆梅
关迎 胡金花 牟庆梅
【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尼莫地平治疗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常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35例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8.57%,对照组为1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较好,而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尼莫地平;治疗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51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25-02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和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其发生率大约占SAH患者的70%[1],分为早期痉挛和迟发痉挛,持续性的脑血管痉挛会导致脑血管狭窄,造成神经系统迟发性缺血,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对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尼莫地平持续泵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自我院采用尼莫地平持续泵入治疗的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4.3±3.5岁。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但未见新发脑梗死[2]。并排除外伤、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与同期给予常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35例患者作对照,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SAH后CVS诊断标准[3]①患者意识呈波动性障碍,波动在嗜睡与昏睡之间;②患者不明原因高热;③患者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缓慢出现,时隐时现;④腰穿脑脊液无再出血改变。具备前3项中的某1项,加第4项即可确诊为CVS。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绝对卧床休息4-6周,保持安静,大小便通畅,同时积极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调节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尽快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后24h给予尼莫地平,具体用法:尼莫地平注射液4mg+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至50ml静脉持续泵入,按7ml/h速度泵入,疗程10天左右。
1.4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有显著改善,头颅CT检查显示无新发梗死灶,Hunt & Hess分级达到Ⅱ级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头颅CT检查显示无新发梗死灶,Hunt & Hess分级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发生变化,头颅CT检查显示新发梗死灶,Hunt & Hess分级下降。
1.5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分析,组间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77.14%,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率8.57%(面部潮红、发热1例,头痛、头晕1例,低血压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7.14%(面部潮红、发热感4例,头痛、头晕2例),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氧合血红蛋白;②炎症反应;③缩血管物质增多;④血液高凝状态⑤血管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尼莫地平为双氢吡啶类的第二代药物,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有效抑制钙通道开放,减少脑细胞Ca2+内流,从而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同时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缺乏足够的Ca2+,致血管平滑肌松弛,可防止这种持续收缩所致的血管痉挛[4]。
本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77.14%,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率8.5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7.1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较好,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由于尼莫地平通道阻断剂通过抑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钙离子大量内流,解除脑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美国心脏协会卒中专家委员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療指南(下)[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7):389-393.
[2]王奇,陈飞,宣文胜.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外健康文摘,2012,(43):108-109.
[3]张俊星,鲍春梅.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研究[J].河北医药,2008,36(1):68-69.
[4]卢潇潇,游涛.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