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分析

2014-04-29孙建军郭美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联合用药面瘫针灸

孙建军 郭美娟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合并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4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面瘫患者经联合治疗,痊愈32例、好转2例、无效2例。结论针灸合并药联合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实用的好方法。

【关键词】面瘫;针灸;联合用药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又称歪嘴风、口僻、吊线风。本症多由风邪入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为中风的主要症状之一,可按中医辨证治疗,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面部经络,导致气血阻滞、面部经络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等,西医认为本病发生,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其臨床分期一般为3期,即急性期发病1-2周内,恢复期2-3周至3个月部分病人为半年,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至半年以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为我科确诊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门诊病例,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12岁,男21例,女19例。病程最长7日,最短1日。

1.2临床症状面瘫起病突然,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面部肌肉板滞、麻、瘫痪,不能蹙额皱眉,鼓腮动作,口角歪向健侧,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常常停滞在病侧齿颊之间,病侧额纹,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部分患者唾液分泌减少,或有同侧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症状。

1.3诊断标准病前常有受凉受风史,少数患者发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多发病突然,患侧面部肌肉瘫痪、口角歪向健侧、皱眉、闭眼、提唇、鼓颊障碍,必需与能引起面神经麻痹的其他疾病相鉴别,(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腮腺炎、腮腺囊肿、大脑半球肿瘤、脑血管意外等)。依据八版《内科学》。

1.4针灸及配合用药的治疗中医认为面瘫总的病因是正气不足、阴阳失调、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面部经筋失于濡养,以至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在临床治疗时还要对不同时期、不同病情进行具体的辨证,进而选穴配伍,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1.4.1面瘫急性期现代医学认为面瘫急性期面神经处于炎症、水肿阶段,此期,为了尽快消除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的损害,根据病情,应积极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1.4.1.1给予强的松片30mg/d每天一次。

1.4.1.2甲钴胺成人每次500ug,每日一次,每周三次。

1.4.1.3给予生理盐水100ml,利巴韦林0.5g静脉滴注。

1.4.1.4给予维生素B1100mg每日三次。

1.4.1.5中药治疗,牵正散加减白附子10g、白僵蚕10g、全蝎6g、白芷10g、防风10g。

1.4.1.6针灸治疗取穴及配穴。①取穴:攒竹、丝竹空、四白、阳白、地仓、颊车、颧髎、迎香、下关、翳风、合谷,以上诸穴除合谷取健侧,余穴均取患侧。②配穴:随症配穴,人中沟歪斜取水沟,用雀啄法,以患者双目有泪为度。鼻唇沟平坦者加上迎香,味觉消失、舌麻者,加廉泉,迎风流泪、目赤着配睛明穴,素体虚弱加温针足三里,曲池。③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皮肤选用75%的酒精,常规消毒后,取0.3*50mm毫针,用指切法进针,针刺各穴得气候,每十分钟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尽量不用电针或少量电刺激。2治疗结果

40例面瘫患者经10-20日针灸配合药物联合治疗,32例痊愈,6例好转,2例无效。3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女,42岁,工人,于2013年6月2日初诊,诉左侧口眼歪斜1日,3日前曾感冒,于1日前晨起洗漱时,发现左侧眼睑不能完全闭合,鼓嘴漏气、呲牙不能。症见:左侧口眼歪斜,额纹消失、左侧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左侧口角下坠,流涎、咀嚼食物时流出。诊断:周围性面瘫,按照以上诸种方法进行治疗。

4讨论

4.1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4.1.1病因及病机面瘫是以口眼歪向一侧位主要表现,该病发病急速,以青壮年发病为主,关于面瘫的记载、论述,最早见于《灵枢·经筋》篇,其经文云“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即言此病,后世历代医家也对此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即治疗等做了大量的论述;对此病的认识可谓历史悠久。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多由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使局部阳明经、少阳经、经络受损、气血痹阻、面部经筋失于濡养,以至肌肉纵缓不收所致。归纳起来,引起本病的原因,不外乎风、痰、虚、瘀血四项。

4.1.1.1正气虚损面瘫多由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手足阳明经脉,导致风痰夹瘀。流窜经络,阳明络脉壅滞不利、气血痹阻、经脉失养而致,口眼歪斜。气主温煦、属阳主动、血主濡润、属阴主静。

4.1.1.2风气内盛风有内风、外风之分,外风即六淫之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客于面部阳明之脉,使气血运行失常,脉络失荣,而诱发本病。

4.1.1.3痰浊内阻痰之为病,无处不有,素体亏虚,痰饮内伏,风邪而入侵,与痰搏结;或情致抑郁,气郁扰痰,致使风袭痰动或痰动生风,风痰互结,流窜经络,上扰面部,阳明络脉,塞滞不利,脉络失荣,亦可发生口眼僻。

4.1.1.4气滞血瘀精神抑郁,情致不畅或思虑不遂,或情绪郁闷,或目睹不快之事,致肝气郁结,阳明络脉不和或风痰入络,气机不畅,气阻则血瘀,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阳明络脉失却气血温养,则面肌僵硬麻木,口眼歪斜。

4.1.1.5治疗方法针灸治疗面瘫历史悠久,最早记载当属《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足之阳明,手之太阴,筋急则口目为僻,因此急则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明确指出了面瘫属于经筋病,针刺治疗当局部取穴,采用火针快刺快出,且治疗不拘泥于次数,直至病好为止。从取穴方面来看,针灸治疗面瘫在《内经》面部局部取穴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配合循经远端取穴的治疗方法。从治疗上看,《玉龙歌》记载;“口眼斜嗟,地仓妙六连颊车,左泻右依师正,右泻左莫令斜。”指出了针灸治疗面瘫当以泻法为主。

综上:针灸治疗面瘫主遵循“以痛为输”的局部取穴法,配合循经远端取穴为辅。补泻手法应遵循《灵枢·经脉》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治疗方法众多。针刺配合药物联合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可靠。

猜你喜欢

联合用药面瘫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单硝酸异山梨酯合用不同降压药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卡氏擦剂联合奈替芬酮康唑软膏治疗手癣疗效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我院门诊急诊口服降糖药物处方应用合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