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
2014-04-29王成玉
王成玉
摘 要: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一语道破教育的实质。作为教师,也应该清楚学生的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的。因此,教师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终生受用的能力——自学能力。
关键词:引导;低年级;语文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教师千万不要武断,而要尊重学生,始终要以学生为本,具体做法如下:
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在《荷叶圆圆》这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熟读课文后,把课文的内容用动作做出来,学生热情很高,全身心地自创动作,几分钟以后,他们的动作真实、形象、逼真,整个课文内容也很快记下来了,教学效果极好。这种有目的的操作,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享受了动作操作获取知识的无限乐趣。
二、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一位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有着充分的把握的。所以我们必须花费一点精力来研究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充分掌握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点,才会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我会出一些“扩词”“我能读好”“我说得棒”等练习方式,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同时加之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比如,“请你试试”“我相信你能行”“你会好好表现的”等,从心理上解除学生的学习压力,引导他们自觉地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激发情趣
教学时教师应当把抽象的知识、内容加以具体化、形象化,这就是发掘语文知识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一年级语文里设计了一些识字、儿歌、故事,学习完故事、儿歌之后,我们应当适当进行拓展,激发学习兴趣。在授完《邓小平爷爷植树》这课后,我有意拓展,请想象一下邓爷爷种的这棵柏树,现在是什么样?没想到学生的思维如此活跃,整堂课把我好像带入了美丽的天坛公园,享受着大自然的清雅。
另外,让学生大胆质疑,也是发掘知识的魅力的一種有效手段,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是可以挖掘许多问题的,教师可以借机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 青海省大通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编辑 刘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