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哲思对中华文明的熏陶
2014-04-29夏延来
夏延来
【摘 要】对于不断发展进步中的多民族国家来讲,佛教倡导的“和”文化已深入人们血液中,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处世哲学被代代沿袭下来。作为一种形而上的甚深哲思,佛教所倡导的宽广圆融、无我利他之心怀,引导人们观照自己的心,修心克己,让人拥有一颗平和温暖的心。佛教这种精神养料不仅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起到很大塑造作用,也在其广传世界的过程中造福众人。
【关键词】佛教;和合;民族团结;社会;影响
人是社会中的一员,脱离社会的人可谓为“隐士”,而隐士常常给我们怡然自得山水间的豁然大气之印象。古人云:小隐于山林,大隐于市朝。陶渊明也曾作诗《饮酒》,其中有“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引人思考其中深意。简单的思考为什么要去“隐”?其用意是让人远离纷繁嘈杂,寻觅宁静之地静其心、养其性。但是何为“隐”?陶渊明给出了精辟的解释——“心远地自偏”。心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心中的念头纷飞,就算置身于荒瘠之地,也称不上是一个“隐”字。佛教教给人的,恰恰就是如何修养这颗“心”。收敛视线,收摄心绪,向内看,看向自己,观察自己。认真安静的思索自身、修养自身是很有必要的。社会中的人,做到自身平和,对他人祥和,众人和合,社会自然就和谐了。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如是吾不克,尽制诸外敌,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
一、因果循环律的约束作用
佛教教导人们“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这是由其因果律所决定的。因果定律是任何时代,任何科学或宗教都不能否认的。宇宙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在这个定律的支配下。汉代哲学家韩婴在其作品《韩婴外传》卷七中说:“春种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春种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这便是现实中最简单的因果表现。
佛教将我们所熟知的因果定律进一步发展,拓深了它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无限延展于三世三劫之中:今生所感受的种种境遇都是前世所种下的“因”成熟所致,而当下的所作所为也决定了将来的境况。这一教诫,让人们在约束自己杜绝作恶、多做善事的同时,也使人学会了堪忍,削减了遭遇不悦之事时的怨气,能让人能静下心来深思,向内观照自己的内心。这门向内的学问,将人们习以为常的遇事思量外界因素的惯性得以转变。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在自省的过程中,人们会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培养出“荣辱不惊”的平和心态和“严于利己”的习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在交往中的摩擦冲突化解。
二、智慧使人追求平等与至善
释迦牟尼是一位觉者。觉者,便是觉悟的人,拥有大智慧、无分别。
《无量寿经》中说:“于诸众生,是著自己。”在“无分别”的境界下,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有生命的尊严和权力,也不存在地位的高低贵贱。释迦牟尼为崇信者树立了榜样,他不是神,而是智慧圆满的觉者,这使人们不断鞭策和督促自己,在自我完善中去拥有无碍的智慧,对周遭的人事物做到仁爱、不偏颇。《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一,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佛教的平等观,告诫人们对所有生命平等对待,引导人们改变一直以来以人类自身为中心的对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漠视。这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证了动植物的正常发展,也使人们有内心生发出保护生命善待自然的意识。世界各地人们共同所拥有的对待生命的保护意识使人们之间跨越了种族、地域、肤色的界限,为了同一个信念团结和合。平等观让人们致力于追求和谐,有利于人们从根本上铲除战争的根源,有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种族与种族、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发展。
三、拔苦与乐:慈悲心的培养
什么是慈悲?《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以慈悲心去观察我们所处的世界,会使人的内心宽广柔软,利乐他人。
慈心让人们放掉了习气中的狭隘,在平等心的摄持下,慈心能让人做到“博爱”的奉献精神,即利乐他人。悲心也叫不忍之心,是不忍看到众生的种种苦相,而帮助他们脱离困苦之境。慈心悲心的熏习都让人脱离对自身的执着,而设身处地的同感对方的喜乐,这样就能以最善巧的方式拔除其所苦之根,给予其需要的力量,让对方能得到舒解与慰藉。平等心使人摆脱掉高低贵賤,男女老少,人或非人等等的界限,慈悲心在此基础上使人懂得抛弃吝啬与执着自我,真正的为他人着想并用行动使他人感到幸福快乐。慈悲心的培养会促进社会很多方面的进步,放大视角来讲,现今整个社会的爱心事业、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无不根源于慈悲。慈悲不仅能利乐他人,促进社会和谐融洽,也能谴除自身的执着悭吝,对个人的塑造和完善也有很大促进作用,有利于社会好风气的形成。
章太炎曾说:“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在世俗的角度看,佛法是用出世的精神,指导人们做好入世的事情,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引导人们在重视因果、严于律己的前提下给予周遭的人事物以温暖和关怀,使人们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也追求人与周围一切事物的和谐,这便是至善的理想。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持民族一种最雄大的自然力。佛教以牺牲为主义,救济众生,他的动机是大勇、大智、大仁。”这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也提升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对于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遇事冷漠观望以及深层次的道德缺失等状况,佛法所倡导的思想将会是很好的补给养料。
四、结语
最后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卫塞节时于斯里兰卡的一段讲话作结:“全球团结的需要看起来好像是个现代概念,但事实上它不是。早在2500多年前,佛祖就教导我们,没有事物可以孤立的存在。所有因果都是相互依存的。更深一层的,他还教导我们,不要以他人的疾苦为乐。只有当我们伸出双手帮助其他人时,我们才可以发现最好的自我。佛祖为我们提供了明智的教诲。我们每个人,不管在哪,做什么都要秉持这一精神。在卫赛节这天,让我们去帮助那些受苦难的人们,这样或许我们自身也会得到庇佑。”佛教传入中国并已在中国深入发展千余年之久,在此过程中,对中华民族整体性情及文化气质方面都起到很大的熏陶作用。佛法的传播使中国人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以及处事原则,也在中国的历史上起到促进民族团结和合的良好作用。虽然历史上和现代都不乏以佛教为名所出现的骚乱和宗教分裂运动,玄奘法師曰:“崐山有玉,混杂泥沙;丽水生金,宁无瓦砾。”我们要明确的是,那只是被政治所绑架的冠以宗教名号的问题,并不是宗教本身。
不必因沙废玉,睹瓦舍金。
【参考文献】
[1]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
[2]释妙舟.蒙藏佛教史[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
[3]欧顺军.佛教平等观的包容精神及伦理意义[J].伦理学研究,2009(2).
[4]吴越.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5]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6]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7]中外名人谈佛教[EB/OL].智悲佛网.
http://www.zhibeifw.com/fjgc/mryfj_list.php?id=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