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4-04-29冯奕

关键词:科学探究实践研究课堂教学

冯奕

【摘要】 本文结合高一物理教学中一些适合科学探究课题的实践活动,从科学实践式课堂教学产生的背景、内容、一般流程、实践研究案例、实践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优化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科学探究 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074-01

所谓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说,它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学习方式,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1. 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同时学生要主动地构建对外部信息的解释系统。而传统的教学法以灌输式为多,课堂教学若继续沿袭这种形式,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

2. 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教的策略上,遵循以下原则:⑴主体性原则: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⑵民主性原则: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⑶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存在差异,注重个别指导,因材施教;⑷创造性原则:注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掘学生的天资和潜能。

3. 科学探究式课堂的一般程式:

二、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案例

【教师引入】用多媒体展示下列情景:雨滴、雪片、树叶的飘落、苹果落地、小石子落入水井中

让学生观察后,归纳出它们的运动特征: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落体运动

【新课教学】1. 落体运动规律的探索

问:什么样的物体下落得快?

由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判断、讨论,形成结论:重的物体下落得快.如:撑开的雨伞下落得比人慢。

提示:生活中有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实例吗?

实验验证:⑴ 玩具降落伞和人的下落速度比较;⑵ 雨伞和人的下落速度比较。

这时学生对落体运动的规律感到困惑,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轻、重物体下落得一样快。

设疑:为什么我们生活中看到的情形没遵守这样的规律呢?

引导学生分析:是因为空气阻力的影响

问:如果设法消除空气阻力的影响,结果如何?

学生猜想:一样快

问:如何消除空气阻力?

学生讨论:抽气

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分成4组)

得出结论:没有空气阻力时,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自由落体运动

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研究:⑴运动性质的研究;⑵加速度的研究。

演示:小铁球的下落运动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小铁球的下落是一种加速直线运动

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让学生猜想: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吗?

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对学生的方案进行交流、评价,确定出最佳方案:由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行研究。

学生实验:

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验结论:⑴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⑵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9.8m/s2.

三、实验研究过程经验教训的总结

1. 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学生的分工与合作。通过实践研究,我发现在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是主体。

2. 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优点。“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自己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正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实践研究课堂教学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性教学经验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