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乐的继承和发展

2014-04-29李明

北方音乐 2014年1期
关键词:继承民族音乐创新

李明

摘要:什么是民族音乐的继承发扬?怎样创新发展?又如何在创新的同时,依旧能够保持民族音乐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特点?曹喜侠女士在采访中对以上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关键词:民族音乐;继承;创新;发展

中国民族器乐的演变与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中西文化全面接触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社会文化与个人价值观的急剧变化。普通大众当中已经很少有人肯静下心来去仔细体味蕴含在传统民乐、高雅音乐和严肃音乐中的意蕴了。近几年,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成为一个目标,时刻激励着每一位“民乐人”前进的脚步。记者就民乐的继承和发展问题采访了著名青年琵琶演奏家曹喜侠。

记者: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扬创新发展一直是圈内讨论的焦点——什么是继承?

曹喜侠: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跨入了由古代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期。从19世纪下半叶起,西方工业文明传到中国,受到冲击的不仅是脆弱的经济壁垒。当关闭已久的国门终于被打开时,人们忽然发现,我们对世界音乐几乎一无所知。随即而来的是对新潮音乐的盲目崇拜,是试图跨越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时间差,达到与其同步发展的梦想。几乎与此同时,民族音乐却走进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怎样才能使民族音乐走出“低谷”,古老的传统如何才能叩响现代之门,步入时代的门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音乐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它不仅可以连接历史,更可以连接现在和未来。在历史长河中,要求乐器制作者用一件器物去承载文化的精髓。每一件乐器不仅代表着单一的声音,它必须代表着一种文化。有此概念,民族乐器的市场越大越好。每一件乐器就像是民族音乐文化的种子,通过乐器本身完成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制作者、演奏者,亦或是评论者,都要具备这样的历史与文化责任感。

记者:那什么是创新呢?

曹喜侠:刚才说继承,中国教育体系,或者音乐教育体系继承上做的很好,拂晓就开始《十面埋伏》,小学埋伏,大学埋伏,到教授继续埋伏,集成不难,包括二胡一路《赛马》,从八岁赛到八十。但是创新特别当下民族音乐你拿下一个什么新的声音影响当代青年人,这个难度特别大。而且实现起来也很不容易。中国传统民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传承,致使其流派纷呈,品种繁多,风格各异,情感丰富,充满了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个性魅力。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民乐的传承和发展并不顺利,这期间,古今的碰撞、中外的对峙、雅俗的抗衡都汇集到一起,一时间,民乐境况低迷,前景令人担忧。2001年10月,“女子十二乐坊”在京隆重推出,时尚流行因素的大胆借鉴,使广大听众的耳目为之一新,众多媒体异口同声地将其称之为“新民乐”。“女子十二乐坊”的“新民乐”形式,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融入了一份新奇和满足,随后与之相似的各种“乐坊”组合,迅速在各地接踵出现。十二乐坊拉开这个阵势,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因为她整个音乐感觉是当下青年人的,你拉下一个人自己在那儿埋伏,青年人肯定不看,所以要有一种新的视听理念灌输到当下媒体和受众当中去。他们都很支持,也都很响应,用琵琶和小提琴,琵琶和钢琴,琵琶和京胡,琵琶和打击乐等等各种方式,但是凸显琵琶,不是把琵琶淹没掉,凸显琵琶的魅力,要借助其他的手段,包括视听,大家一起来。包括他们的合作,不是一个人单打,而是一个整体阵容,这种方式我们想一直试一下,就是集团作战,不要一个人单打独斗。

记者:您认为应该怎样创新?又如何在创新的同时,依旧能够保持民族音乐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特点?

曹喜侠:民族音乐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成绩斐然。香港中乐团从1979年至今,创作民乐作品总量已超过2000部,新加坡华乐团创作大型合奏音乐,以及二胡、琵琶独奏艺术作品的总量预计达到3000部。从专业院校再到业余学习民族器乐的儿童们,民族乐器学习人群总量近1000万。但我们不能为这样的数字感到沾沾自喜,民族音乐发展近百年来,民族音乐最终会留下多少传世之作,是所有民族音乐人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表演艺术层面讲,民族音乐迈进步伐是最大的,涌现众多优秀的民乐演奏家。但出现的问题是重技术,缺乏对文化深层的挖掘,如何去表现民族音乐的魂魄和风度,引人思考。

上世纪80年代后,音乐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社会也日渐容纳各种各样的思潮和艺术表现形式。当前,民族乐器演奏家在技巧和表演水平上,获得大幅度的提高。民族乐器在民间普及面越来越广泛,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当前,急于下定论为时尚早。关于民乐继承与创新,继承并不是让演奏家在固有的框架下,因循守旧。根本问题在于,民乐从业能否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有新的东西出来。但此时的“新”非盲目的創新,不尊重任何规律的创新。如果创新是在严肃态度下对待艺术创作,进行音乐创作新的探索,都值得去鼓励和扶持。而作曲家对传统音乐文化理解不精不透,这反倒成为音乐创作的瓶颈。继承不是做表面文章,并非简单地拿一个元素进行所谓的创新。像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坚持30多年的民间艺术采风,记录了3万多手民歌,才创作出影响后世的作品,这才是继承与创新最经典的案例。如果当代作曲家真有这种精神,那离我们听到传世之作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也预祝您一个月后的演奏会圆满成功!

猜你喜欢

继承民族音乐创新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浅论紫砂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