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演员如何分析剧本

2014-04-29张丽梅

北方音乐 2014年1期
关键词:思想性基本功思想

张丽梅

演员的工作从程序来讲,是进行二度创作,因为他的创作不是白手起家,是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剧作家在创作剧本时,对剧本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以及表现这些东西的文学语言已经做了第一度的艺术创造,为演员的表演打好了基础。因此,选择和分析好剧本是演员演出成败的关键,剧本为一剧之本,它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舞台演出的效果。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基本功,木匠的基本功是会使用刨、锯、凿,戏曲演员的基本功是是掌握唱、念、做、打的技术,再有就是分析好剧本,不会分析剧本的演员不是好演员,演员通过分析剧本来掌握理解剖析剧终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的主导思想,了解他希望表达些什么?演员分析剧本不同于文艺批评家,仅仅是指出作品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演员分析剧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剧本,用形象来表现剧本。对剧本分析得越深刻,越细致,做出的解释才能越准确,越生动。比如《唐知县审诰命》和《徐九经升官记》两个戏,内容都是揭露封建官场的黑暗,歌颂敢于主持正义的人,风格题材也大体相似,戏剧味道都挺浓,要演好这样的戏,如果不会细致地分析剧本,你就不能区分两个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特点,就不能掌握两个戏各自的艺术特色,结果,势必把两个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风格各具特色的戏演成雷同的戏,甚至从“丑角戏”出发,制造噱头,哗众取宠,损害两个戏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演员对剧本的分析是逐步深化的,从案头分析开始,贯穿在艺术构思、排练、修改演出等工作的全过程,不能指望在案头上一定乾坤地把剧本分析得十分深透,这种想法违反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识任何事物总得有个过程,演员认识剧本也不例外,分析剧本时要经过感性与理性,逐句逐段的分析与分门别类的概括集中两个反复交叉的过程,一般从感性入手,从具体台词里寻找人物行动,捕捉人物的思想形象和外部形象,这些形象有些事直接可以感觉到的,有的隐藏在剧本的字里行间,不是一眼就可以识破、轻易可以抓住的。然后再进行理性的分析的时候也会加深感性认识。只是在反复的分析过程中有所侧重而已。

上面说的是演员自己对剧本的分析过程,在这种分析过程的基础上,不同的剧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对中心事件比较突出,故事情节围绕中心事件层层开展的剧本如《十五贯》,可以用事件分析法,以中心事件为线索结合人物行动进行分析,对以一个主人公行动贯穿全剧,没有中心事件和中心事件不突出的剧本,如《武松》,可以用人物分析法,以主人公的行动为线索结合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對没有中心事件,又没有一个主要人物的行动贯穿全剧的剧本如《状元与乞丐》,可用每一段戏的事件和人物行动,这一段戏的主旨及它在全剧中的作用。

演员拿到剧本后,先不从理性上去分析它,更不要一看剧本就想考虑怎么去演,怎样处理人物关系,怎样处理舞台调度,而是应该先抛去演员身份,先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用心的去感受它,看看那些地方能打动你的情感,使你激动,人物的命运是否能引起你思想感情的共鸣。一个剧本,当你读完后有所感受,爱上了它,你再进行理性的分析,如果读完后不能激起你的感情波涛,没有在创作的欲望,这样的剧本你还是不演为好。文艺创作是形象思维,是需要动感情的,你对它无动于衷,勉强排是排不出戏来的。选择剧本,最重要的一条是考虑到剧本的思想性。戏是演给人看的,戏演出之后,会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就是社会效果问题。社会主义的戏曲艺术,是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剧目的思想内容必须是积极的,能鼓舞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选择古代剧本,要考虑古为今用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现代的观众看了你的戏,能从历史故事中汲取什么教益和借鉴。这个戏的内容今天还有没有现实的社会意义?起码要是思想健康,有认识作用,能使人得到健康的美感享受。

猜你喜欢

思想性基本功思想
找准“德性” 灌启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凸显思想性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思想与“剑”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起承转合+思想性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