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情于教,情动于舞

2014-04-29杨梓

北方音乐 2014年1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情感

杨梓

摘要: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如何找到技术、形式、情感、内容间通渡的法则,如何通过情感培养为舞蹈输入鲜活的动力,达到“形与心”、“情与技”的统一,如何打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情感教学的理论实践要津,是本文所着力进行的一次尝试。

本文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现状入手,将情感理论、情感教学方法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进行了系统性的探寻,力求为情感教学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得以持续深入的展开,提供一次富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情感;情境情感;情感教学法;中国民族民间舞

前言

“情之所至,舞之蹈之”,情感是舞蹈的灵魂。舞蹈之所以美态万千,正是由于情感语言与肢体语言在舞蹈中的完美融合,这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表现尤为明显。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展示中国民族形象和民族情感的标志性艺术符号,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之间,情感丰富充沛、自然流荡,具有着十足的“以情动舞”艺术特征。这就要求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通过采取寓情于教的情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情技并重,培养学生“寄情于舞、寓形在心”的舞蹈感觉,从而杜绝“无情之舞”,达到“心舞合一”的完美状态。

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赞可夫曾讲到:“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他们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作用”(《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可见,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情感教学理论已在各个层次和多个学科教学领域推广和运用,相对于其它学科,中国民族民间舞具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以情见长”的艺术特色,让情感教学在民族民间舞教学实践中富有着更大的展现空间,但同时这也让民族民间舞情感教学富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在教学中注重对舞蹈情感的植入和培养,以加强学生对舞蹈的情感解读和情感表达;另一方面,通过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态度,强化情感驱动力,从而提升教与学的总体效率。

在情感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将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情感教学的主要特征,有足够的理由让人们相信,情感教学法将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中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现状

滋生于中国江河山川之间,经历了数千年生息演进的中国民族民间舞,风情醇厚、绚烂多彩,被称为“民族文化的灵魂”,为世界舞蹈宝藏中的瑰丽明珠。但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历史进程中,却屡经曲折,一直处于艰难的探索之中。

(一)“洋为中用”西方芭蕾舞教学体系导致的僵化、刻板。

1954年,随着北京舞蹈学院的成立,中国民族民间舞登堂入室,走进专业舞蹈课堂。而在50年代初,我国舞蹈教学全面引进原苏联古典芭蕾舞教学体系,并成为中国舞蹈教育的专业典范。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也不例外,迅速形成了具有明显“苏联芭蕾教学”特征的,专业化、规范化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

不可否认,这种“洋为中用”的教学体系,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走上专业化和规范化道路,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芭蕾舞教学本身的程式化如一双刃剑,对于文化根源、艺术内涵、表现风格等多方面与西方古典芭蕾有着显著不同的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和不利影响。例如,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吸收了“芭蕾的‘开、绷、直、立和‘三长一小等典型的西方肢体美学标准,而弱化了自身的‘圆、曲、收、拧和‘神形兼备”等典型的东方美学理想”。

以程式化、规范化为专业特点的苏联教学模式,不仅忽视了中国民族民间舞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个性文化背景,各具特色的表达风格,深厚的民族情感,同时,也较大地压抑了充满个性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千姿百态的民族民间舞,往往被千篇一律化、趋同化。

这种在中国一流的专业舞蹈学院形成的“苏联教学模式”,不仅在全国范围内的艺术和非艺术院校舞蹈专业得以照搬复制,同时其影响深远,一直到今天,仍未能完全脱离这一窠臼,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

(二)长期的单一教学方式,缺乏情感塑造的口传身授教学法

以教师口头讲解和以身示范两个方面为主的“口传身授法”,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长期运用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边做边讲、边做边体会的方法,体现着教师的高度责任感和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理念,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优良教学传统。但是,从广泛的“口传身授”的教学实践中,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只教动作,不求技能;只教舞姿,不求内在感觉;只教节拍,不求乐感的培养;只教动律,不求风格;只教组合,不求内在的情绪表现等”问题。

这种只注重模拟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只强调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和要领,要求学生一遍又一遍模仿自己的动作,必须达到整齐划一、规范标准。在经过反复练习,达到动律定型的要求时,也无形中僵化了学生的舞姿造型和艺术创造力,使学生更多地停留在了熟记动作、单一完成动作的较低艺术层次上。同时在对舞蹈背景的解读上,也基本仅凭说教式的理性灌输,学生对舞蹈缺少情感体验和艺术领悟,导致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式的盲目吸收。学生仅能通过反复练习,以动作达标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处于教育的主导地位;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学正是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来促使学生朝着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的。这是一种人类的特殊活动,活动的双方都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而,教学活动虽以传递认知信息为中介,却又时时离不开人所固有的情感因素。”

这种忽视对学生舞蹈情感培养和师生情感交流的教学方式,不仅使舞蹈表现变得空洞、苍白,同时也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态度产生乏味和逆反心理,较为严重地阻遏了学生情感表达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学习意志力的发挥。

(三)传统教学中,舞蹈教学辅助手段的落后与忽视

“田野采风”是人类学家一种基本的工作方式,被誉为民俗学中最可靠的研究方法。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田野采风”无疑是一种能够产生真实情感、获取直接经验和深度认知,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但目前在中国民族民間舞教学现状中,这种具有情境情感体验性的“田野采风”,不是被认为浪费时间,而置其不顾,就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缺乏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情感认同、感性认知和艺术领悟,而总是停留在隔靴搔痒的肤浅层面。

同时,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看等方式,大量地了解和掌握有关民族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教学工作,也普遍存在着不被重视的情况。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直观性、形象性、互动性的多媒体教学等已在教学领域内广泛使用。但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上,却依然存在多媒体使用不够广泛、使用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影响了学生汲取知识的多元化和主动性,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同时也不利于对学生的舞蹈情感培养。

除上述当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缺少创新多样性,课程设置过于统一、缺乏灵活性等教学内容相对封闭片面的问题。同时,存在着重技轻艺、技能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等问题的考核制度,也制约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情感力培养的关注。

基于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现状的认识,笔者认为应该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组合教学手段,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全面性和效率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应该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具有“知情交融”特点的情感教学法,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中,应当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二、情感教学法简述

1.积极的情感是学习的动力。

在人的行为中,情感具有动力和强化功能,对个体积极性、主动性及认知反应和行为效能都有显著的调控作用。正向情感会增进人的认知、学习和行为能力,推动人们以顽强的毅力去认识事物,提高学习效率。反之,没有情感的认知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

2.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情感教学理论创始人罗杰斯将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非指导性教学——情感教学理论。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主动输出情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情感关系,强调教学过程是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乐于接受学生情感,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交流。

由此可见,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达到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和谐统一,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效率的教学方法。

3.情感教学三原则

在情感教学中,强调寓教于乐原则、以情施教原则和师生情感交融原则。

寓教于乐原则,是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外在樂于”向“内在热爱”的学习态度提升为教学目标,操纵各项教学变量,来引导学生怀着快乐一兴趣的情感,促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转为主动。

以情施教原则,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等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知情交融的教学效果。在以情施教原则中,教师要善于以饱满、积极的情绪主导教学氛围,以高尚的情操影响和陶冶学生的情感,同时,教师要善于情感化地处理教学内容,使之情知并茂,以情促知。

师生情感交融原则,要求教师应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培养,努力以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环境,从而增进教学效果。

总之,在情感教学中,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情感投入,通过运用和调控各种教学元素,推动“以境生情”、“以情生情”的教学氛围产生,进而形成良好的教学驱动效果。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情感教学方法

“寓情于教”,即通过情感投入,在师生之间营造起良好的情感交流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向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氛围,是各学科情感教学的共同宗旨。“以情动舞”,是通过调动各种教学元素,培养学生舞蹈情感体验,增进舞蹈情感表达力,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情感教学特色。

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情感教学与技能教学应该是交融并重的。师生情感是情感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对舞蹈情感的培养教学培养则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1.情感和谐:师生友爱,沟通流畅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打开情感教学的大门。“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积极利用情感因素,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勇于想象和创造,满足学生在学习中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在进行师生情感交流时积极地进行学习活动,

2.情感诱发:激发兴趣,引导热爱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要诱导和引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舞的兴趣,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途径多方式地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悠久历史和绚烂多彩的文化背景,比如通过安排学生实地采风、阅读和观看相关有关民族民俗文化的书籍、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民间舞代表着民族文化艺术的典范,通过施以“抱负教育”、“成就教育”,让学生对民族民间舞产生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例如,针对蒙古族风格舞种课,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蒙古族地区去进行田野采风,或者邀请蒙古族民间舞者到课堂与学生进行互动,也可以在课前布置给学生通过查阅文字视频等资料,了解蒙古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及性格特征等,引导学生对蒙古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向学生描述有关于蒙古族的英雄故事,让学生了解蒙古族人舞蹈的体态为什么会表现的那么大气与圆润,这都是对学生在学习蒙古族舞蹈初期,对蒙古族人的形象气质和风格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积极态度,为教学的持续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3.情感陶冶:以境生情,以情动舞

闻一多先生在《说舞》一文中讲道:“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对于民族民间舞这门发乎情、达于意的形体艺术,“情”为舞之魂,“舞”之动作为情感表白的载体。

源于纯民间生活态的民族民间舞蹈历来被称为“民族文化的灵魂”,是各民族在长期生活与劳作中提炼、升华,并借助于形体造型和有节奏的韵律,来表达情感、观念、信仰和文化等内涵的形体艺术。可以说,没有对民族民间舞背景文化切近、丰富的情感体会和认知,就不会有鲜活的民族民间舞表达。这就需要将情感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建立情境情感体验的式的教学方式,构建从联系生活(情感入境)——提供机会(情感设境)——强调趣味(情感爱境)的情感体验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各种教学元素,如通过田野采风、多媒体教学以及背景文化解读等方式,为学生尽可能创造较多的情感情境体验机会,让学生与舞蹈背景文化和景观产生情感交融,将舞蹈背景文化中的情感潜移默化地“移情”在学生的情感之中。这样,在课堂上,教师用情感启发的方式,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学生产生情境情感迁移效应,营造出生动的“形象世界”、“情境世界”,学生的舞蹈表达也就自然会情感充沛。简单地说,情不是硬生生地贴在已经做出的动作上,而是是用“感情”发展“动作”,“动作”再产生“感情”。

例如:藏族风格舞课传统典型组合——《所那则雄》组合。“所那则雄”意为摘苹果。该组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风格性和训练性。短小的组合中展现了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表现了藏族劳动人民浓郁的生活气息。组合总共分为三段,以第一段为例。第一段意为摘苹果,是以模拟勤劳的藏族人民在苹果园里摘苹果的劳动情景,这首先需要提前布置学生到苹果园实地或相类似的场景去观察和体验,或者先让学生观看摘苹果及藏族民风特色的有关视频、图片及文字等资料,形象地情感感知摘苹果的场景及细节动作。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情感的引导和启发,唤起学生在苹果园摘苹果的情境,并对加以情感解读,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活生生的内心视象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提纯、升华的再创作。“使学生在舞蹈课堂中感受到最崇高的快乐,自由地翱翔于民间舞长空中,掌握不同地域的民间舞,用心灵去体验民间风土人情的惬意。”

4.激励情感:以情生情,严而有情

在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本身表现出较高的情感素质、情感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即在教学中运用和操作情感的能力,积极推进认知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各种高尚的情感能力。也是促进教师有意识地充分利用教学中存在的情感因素,作为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情感能力的有用素材,从积极的方面影响学生,使教学在实现认知目标的同时实现情感目标”。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曾说过:“真正有才能的教师也只能严厉到一定程度,如果长时期对学生缺乏理解、同情和关心的话,也会使学生感到伤心、压抑和痛苦,从而削弱教学效果。一般水平的教师如果再加上冷淡无情的话,消极因素就更大了”。就是说,教师用善于运用自身的情感去主导和驱动学生对舞蹈情感的持续保温。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厌学情况会时有发生,最初由诱发兴趣产生的学习动力往往会出现“断点”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外部的肯定,尤其是教师的鼓励表扬,为学生学习情感“充电”、“续血”,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胜任感和自信心。反之,教师的消极责备,会让学生自备,产生较大的挫折感。“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内心情感激励最好的契机。学生的行为动机会因受到愉快的正情感体验而得到增强,也会因受到不愉快的负面情感体验而消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要利用一切机会,以各种形式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并以学生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作为标致,最大限度的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推进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认知反馈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激励和鼓舞。”

例如: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中,有的学生在初期很努力,也得到一定的成绩回报,但是在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时,出现了进步缓慢、徘徊不前,甚至有倒退的现象发生。这个时候,教师一定不要过多指责学生,而是要采取激励性的情感疏通和交流,给予学生积极性的情感性评价,让其重拾自信,再续学习动力。

同时,强调情感教学,不是让一味地和蔼、纵容,严格要求也是情感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负责任的“严”往往是情感更为浓厚和关切的表现。在情感教学中,要做到严中有情,严情结合,严而有度,严而有理,严而有情、严而有方。

5.调控情感:持续调节,制造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心情始终调节在最有利的正性情绪状态之中,以充分发挥正性情绪在形成学生良好的正性情感,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处于愉快——兴趣的情绪状态,通过情绪积累,将助于形成乐学情操,这正是教学的情感目标之一。”②

例如:在民族民间舞蹈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调换排面、分组展示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站在第一排独立表现的机会,从中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转变为老师的方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舞蹈动作上的交流,比如说可以互相提问题、互相纠正动作、解决动作的问题等形式。不断的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发挥着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教师通过这些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保持愉快地、心情舒畅地学习,以满足学生正面情感的需求,最终达到和谐、愉快的课堂情绪氛围,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尽可能保持良好的情绪进入教学环境,在与学生的教学沟通中,要尽可能巧妙地利用眼神与语言,向学生传递正向的情感信息,为课堂情境打下基础。例如学生出了问题,可使用真诚的眼神、幽默风趣地语言告知他们问题所在。

四、中国民族民间舞情感教学的现实意义

“人类活态文化财产”——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我们祖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要传承它的舞蹈的动作、套路和表演等外在形式,對舞蹈背后的民族历史、文化、风俗、情感等内在的精神也要有着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把握,外在与内在的统一传承,才是全面的继承,也才是“活”的民族民间舞。这也是把情感教学引进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意义之一。

将情感教学引进以情感见长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无疑将会对重技能、轻情感的教学现状,以及民间舞表演中的木、呆、僵、死、等弊病的改观都会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这种“可视的、运动着的、非物质的‘活的文物”变得愈加鲜活、愈加生机勃勃。

导人情感教学,并不是就要忽视技能教学,“情感教学它不像认知教学那样通过理解,由个别推出一般规律,而是在情感经验的积累中依旧保留着个人内心世界的特殊性和丰富性。当然,情感与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要强调构建情知和谐统一的格局”。在舞蹈中,情技交融并重;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教学与技能教学彼此补充、相互借力,这才是提高表演水准和教学品质的切实办法。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现状并不是令人十分乐观,需要更多的民族民间舞教学工作者担起更多的重任,也更需要有更多的新生力量热爱这门艺术,投身于这门璀璨的民族艺术。当前,已有少数教学工作者尝试着将情感导人到课堂,虽尚不够科学、系统,但已有初步的收效。应用广泛的情感教学,依托于心理学科学和情感心理学理论,不仅顺应着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十分适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需求。“情含于内,显于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民族的、地域的、群体的情感表现,这也正是情感教学的理论主张。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任重而道远,不可能是某单一的教学法所能担当的,情感教学将同其它教学,以及不断创新探索出的教学理念,共同为中国民族民间舞事业的辉煌复兴而不懈努力。

结语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情感教学与技能教学兼容并重,它注重培养学生情感力、想象力、创造力与舞蹈技能的高度融合。在舞蹈课堂中,充分重视和科学运用情感因素,在教师、学生、舞蹈及舞蹈背景文化之间,形成一个由情感驱动的教学情境圈,这是优化民间舞教学的一种新的视野、路径。它试图通过寓情于教的方式,扭转当前教学中重“知”轻“情”的失衡,形成通“情”达“理”的逻辑平衡。

舞蹈教学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创新发展的根本,作为新一代舞蹈教育者,有责任将情感教学以及更多科学的、有利于推动教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带到民族民间舞教学中。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育事业,正需要无数个像情感教学方法这样的细流汇成江海之势,成就中国民族民间舞辉煌。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法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感教学法的运用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情感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妙用情感教学法让阅读课堂增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