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
2014-04-29耿霞
耿霞
【摘要】精神病患者随时可能产生各种冲动行为。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中,会不时遭遇到患者的冲动伤人行为,而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加强护士对患者的各种冲动行为的防范,应制定有效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措施。
【关键词】精神科;冲动;攻击;暴力;侵犯异性;威吓;自我保护
精神科面对的是特殊群體,是思维、情感行为发生了严重的紊乱,导致精神症状产生及行为改变。精神病患者随时可能产生各种冲动行为。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中,会不时遭遇到患者的冲动暴力行为,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种冲动行为的防范,应制定有效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措施。
1攻击行为的预防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常发生在院1-10天内,是一种常见的、难预测的、具有严重后果的行为包括躯体攻击、言语攻击、器物攻击和自身攻击。护士接待新入院的患者时,应尊重、关心患者,给予合理安排,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掌握患者的病情,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进行治疗、护理及检查时,应先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合作。定期进行病区安全检查,清除危险性物品。嘱咐患者的家属探视时不给刀、剪、绳索、玻璃等物品。对新入院的患者及请假期满回院的患者,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对有攻击行为倾向或曾发生过攻击行为的患者,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护理人员同时与患者进行接触,站在患者的右侧或正前方1米处,最好隔着一张桌子进行。根据每一位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运用不同的接触技巧。如躁狂状态和妄想状态及极度焦虑的患者,倾听和集中焦点沟通方式;抑郁状态患者、一些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极为内向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运用开放性话题进行沟通。有些患者在妄想、幻听支配下,出现拒绝进食、拒药、拒水等现象。护理人员应找出原因.做好心里护理工作,可采用“尝一尝、一同进食”等行动诱导患者。对兴奋、烦躁不安、易发脾气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应引导患者正确宣泄情绪。当护理人员遭到患者攻击时,要机智、大胆、态度冷静,避其锋芒,保持安全距离,做好及时回避的准备。以温和、缓慢的语调、关心的口吻向患者劝说,告诉患者将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必要时可以从背后或侧面阻止患者的行动,不可迎面阻拦。必要时要予以隔离、保护性约束。遇到有患者手持什物企图攻击护理人员时,要大胆、镇静,采取有效措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将什物取下。或选择患者信任的人进行诱导,切不可强行夺取,以免发生伤害。兴奋状态的患者,应与同一类型的患者分开安置,防止噪音,警惕可能发生冲动行为的先兆,控制患者活动范围,不要激惹患者。
2暴力行为的预防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有些患者因微小刺激而突然爆发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行为,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后果。此行为特点突发性强,攻击性猛,伤害程度严重。偏执型精神病患者及癫痫患者易产生激情和暴力行为。调查中有一位男性护理人员遭到此类型患者的暴力攻击而出现昏迷现象。在疾病治疗初期.护理人员应避免触及患者的妄想内容。当患者讲述病情时,不要进行过多的解释和干涉,更不要进行争辩,做到有效的倾听。注意不在患者面前议论是非或低声交谈,以免患者猜疑,加重妄想内容,产生有针对性的暴力行为。护理人员在病区走廊走动时,要注意不要让患者尾随身后。面对患者的暴力行为,在注意保护其安全的同时,采取自我转移,削弱刺激因素,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帮助分析其行为的危害性,培养患者的自控能力。必要时采取隔离、保护性约束等措施,以保护患者自身及他人的安全。约束患者严格按照《保护性约束护理制度》护理。
3侵犯异性行为的预防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患者在精神症状支配下对异性护理人员产生钟情妄想,出现追逐行为。有的患者为获得心理和感官刺激,触摸、言语暧昧或露阴行为等进行骚扰和侵犯。护理中注意言行举止端庄大方,保持严肃性。对患者的过度热情行为,应保持清醒的判断力。遇侵犯时,要沉着的面对,表情平静,缓慢远离患者的视线。切忌惊慌失措,大声斥责患者,以免激惹患者,产生攻击行为。必要时相关女护士暂时回避。平时应加强患者的精神文明教育,培养健康思想品质并开展有益身心的读书、读报和体育锻炼等,转移其注意力。
4威吓行为的预防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精神病患者时常表现出愤怒、敌意、憎恨和不满等情绪,利用言语、字条、肢体等方式威吓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应以温和的言语、沉着坚定的态度劝解患者,告诫患者这是错误的、无理的行为。开展积极向上的心理护理,引导患者运用正确的交流表达方法。
总之,在护理工作中需要严格管理,根据患者病情及分级护理制度重点看护,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也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屠丽君.精神神经病系统化整体护理理论与实践[M].第1版.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15-16.
[2]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苷.精神科护理学[M].第1版.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8-59.
[3]沈渔屯.精神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2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