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狼图腾》看汉英翻译中句子层面的归化
2014-04-29吴恒高洁常娜雷丽娟
吴恒 高洁 常娜 雷丽娟
【摘要】針对汉英翻译中句子的处理,本文结合《狼图腾》汉英版的实例给出了两种主要的方法:转换主语和精简信息。从实例的处理效果看,这样的处理保证了翻译的效果。
【关键词】汉英翻译 句子 归化
Abstract:This article proposes two strategies in Chinese?鄄English translation in the sentence level: subject adjustment and message clarification. Judging from the communicative effect of the translated text, these two strategies guaranteed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Keywords:Chinese?鄄English translation, sentences, domest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18-02
汉语句子不受语法规则的严格要求,几乎没有各种连接成份。汉语根据内在逻辑,按照时空顺序自然推进,经常被人形象地比喻为“流水句”。而英语句子需要大量的连词、关系代词、分词、介词等,形成长而复杂的“树式结构”。汉翻英的时候,应该认识到不同语言体系中句子结构的特点,并满足各自语言语法的要求。英汉句子结构上的差异,给翻译活动造成很多限制。如果采用异化的策略,生搬硬套句子结构,硬译或死译,出来的句子很有可能违背英语的语言特点,句子太散、不连贯。这样的句子充斥译本,肯定影响作品的可读性,不能实现翻译所追求的商业目标以及文化交流的目的。下面以《狼图腾》为例,具体探讨两种翻译策略。
一、转换主语
一般的句子都是从主语开始,而两种语言体系在主语上的差异,自然成为译者动笔时首先面临的问题。赵元任先生(1979)指出:“在汉语里把主语、谓语当作话题和说明来看待,比较合适”。用“话题—说明”的观点看待分析汉语句子,比用传统的“主语—谓语”名称,能更客观地反映汉语句子的实际,更清楚地显示汉英句式结构上的异同,从而避免语法概念的混淆。汉语句子的“话题”与“说明”是从句子顺序上说的。“话题”是说话人想要说明的对象,总是放在句子开头处。如果语言环境或上下文能暗示话题,也可能省略不提。“说明”部分位于话题之后,对话题进行说明、解释或质疑。“说明”部分与“话题”部分不存在一致关系。“说明”可以是一个名词或动词,也可以是一连串的名词短语或连动结构,还可以由形容词及各种词组充当,对结尾没有限制,可长可短,视语义而定。汉语的连动句典型地反映出话题的后面一长串说明的特点(因为凡与话题有关的内容都可放在后面对其进行说明),这与英语句子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相一致的结构很不相同。
(1)一匹灰鬃灰马突地闯进两束光柱里,几步减速,猛地急停在巴图身边,仿佛遇到了救星。大灰马惊魂未定,大口喘着气,脖子下有一咬伤,马胸上流满了血,伤口处冒着热气,在伤口下又滴成了一条一条的血冰。沙茨楞的坐骑一见到血,惊得猛地蹿起,接着又一低头,一梗脖子,不顾一切地顺风狂奔。
A gray horse appeared in the two beams of light; it slowed and stopped next to Batu, as if it had found its savior. The gray was snorting anxiously. It had been bitten below the neck, and blood leaking from the steaming wound formed lines of red ice. The sight of blood spooked Laasurung?蒺s mount, who trampled the ground in a frenzy, then lowered its head, thrust out its neck, and single?鄄mindedly galloped off with the wind.
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而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谢华 2008)汉英转换时,一般可以将主语和主题互换。如果不能,译者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为句子找到适当的主语。这里的“主题”也就是“话题”。原文汉语前半部分(“沙茨楞的坐骑”之前)的话题就是大灰马,作者连续用了几个短句说明话题(大灰马)。划线的介词短语是汉语中特有的地点主语,不可能硬搬到英语中。译者转换角度,用具体事物作主语,重新搭建句子,符合了英文习惯。同时,译者用it代替the gray,用the sight of blood承接上句的blood,都使译文做到了连贯流畅,逻辑更紧密。可以看出,针对表达形式的不同,译者采取了归化的策略。
(2)一路上场革委会领导、军代表包顺贵、场长乌力吉、马倌巴图、沙茨楞和其他群众代表,以及准备清理事故现场的青壮牧民全都阴着脸,离大泡子越近人们的心情似乎越难受,谁都不说话。
On the way over, somber looks filled the faces of leaders of the revolutionary committee—Bao Shungui, the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and Uljii, the pasture director—the herdsmen Batu and Laasurung, and all the other representatives of mass organizations; even brawny young herdsmen had been brought along to clean up the site.
中国人一般先考虑事物的环境和外围因素,然后考虑具体事物或中心事件。西方人正好相反,首先考虑中心事物,然后才加上外围因素。这种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表现到句子结构上,就是汉语中的状语总放在谓语或句子主体前边,定语无论长短,都置于中心词之前,形成“左分支”结构。(王治奎 2008)这种结构特点往往使得汉语的状语部分长,主谓部分短;主语部分长,谓语部分短;修饰成分长,中心成分短。整体上显得头大尾小,有人将其比作“狮子头”形状。英语句式正相反。英语的定语成分除单词外,多数都置于中心词之后。多数英语状语的正常位置也是置于主干成分之后,由此形成了英语的右分支结构。另外,英语重视末端重量,凡较长的词语或累赘的成分均需后移,有时甚至须使用假主语来避免句子头重脚轻。这样,英文句子多为前短后长,有人将其形容为开屏的孔雀,头小尾大。原文汉语的主语在前,长度较长。译者考虑到英语句子特点,把长的部分放在句尾,避免头重脚轻,保证了句子的平衡。这样的归化处理让译文更符合英语的特点,让英语读者读起来觉得清楚明了。
二、精简语义信息
从小说整体的叙事模式来看,作者姜戎用了很多议论穿插在叙事中,阐述自己的看法。而译者正如在译本前序中说到那样,为了提高阅读的快感,删节了很多议论。因为跨文化交际中,西方读者阅读小说更多地是被情节吸引。简化也是出于提高交际效果的考虑。
(3)雪筏距岸较近,长绳也开始发挥作用,几个大汉站在岸边,像抛缆绳一样把长绳抛到装满黄羊的毡筏上,筏上的人把绳子的一头拴在毡子上,再把长绳抛回岸,岸上的人再齐力拽绳,将毡筏拽到岸边。然后再将长绳又抛给湖里的人,让他们再把毡筏拽过去。如此协作,进度大大加快。
As the rafts neared the shore, ropes were put to use, with several men standing at the edge of the lake flinging them like mooring lines to the carcass?鄄laden rafts, where hunters tied one end to the raft and flung the other end back so that the men there could pull them back to shore. The process was repeated over and over.
在這段情景描写中,译者把划线部分做了精简和组合。如果非要把“绳子的一头”翻成“one end of the rope”就啰嗦了;如果“齐力拽绳”,非要翻出tug the rope,就不像译文那样简洁;“然后再将…过去”一句,译者充分把握了上文的意思,用repeated,代替了过程中的所有动作。这样就避免了啰嗦,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
小说中文版是作者精心收集,潜心撰写的成果,故事写的引人入胜。但是,具体的措辞和搭建句子有时不够简练,有点冗长,尤其是穿插了很多作者自己的议论。下面的例子尤为明显:
(4)在古老的蒙古草原,对狼来说,狼牙等于狼命。狼的最凶狠锐利的武器就是它的上下四根牙齿,如果没有狼牙,狼所有的勇敢、强悍、智慧、狡猾、凶残、贪婪、狂妄、野心、雄心、耐心、机敏、警觉、体力、耐力等等一切的品性、个性和物性,统统等于零。在狼界,狼瞎一只眼、瘸一条腿、缺两只耳朵还都能生存。但如果狼没了狼牙,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它主宰草原的生杀大权,更遑论狼以杀为天,还是狼以食为天了。狼没了牙,狼就没了天。
On the grassland a wolf?蒺s fangs have always sustained its life. Without them, the wolf is lost.
讨论的成分有没有必要保留是棘手的问题。例4出现的背景是狼群利用北风把军马群赶到南部的泥潭里,一网打尽。马倌巴图负责照看军马群,与狼群发生正面冲突,用打狼棒打掉了一头狼的大牙,震慑住了狼群。但不顾生死的狼群用自杀式的袭击,最终迫使军马群冲进泥潭,从而大获全胜。划线部分出现于情节正在紧张发展的过程中,是作者对狼牙重要性的一番论述。如果异化,用直译手段,逐字翻译,忠实了原文,却耽误了情节发展;如果归化,抓住中心意思,简化翻译,虽然表面上没有忠实原文,但是也把作者想说的意思说了出来,同时不妨碍情节发展。译者用lost一词涵盖所有内容,令译文简洁流畅,为情节快速往下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总结
从上述的实例可以看到,汉英翻译中往往需要对原文的文法做出调整,尤其是句子层面。通过转换主语和精简信息,能够达到交际效果的对等化。
参考文献:
[1]张鸣谨(2005).英汉语篇对比与翻译.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黑龙江大学
[2]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3]王治奎(2008).《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第四版)》.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4]谢华(2008).是主语还是主题——英汉句子结构对比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5):34-37
作者简介:
吴恒(1984-),女,汉族,空军预警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湖北大学双学士(英语、法律),研究方向为翻译实践和教育学。
高洁,男,汉族,空军预警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