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2014-04-29范良艳
范良艳
摘 要:现阶段,我国不断推进教育的改革,鼓励实行创新教育,提升学生的创造力。高中生物教学也要着力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对中学生生物教學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学习环境
创新能力就是指打破传统,提出新的思想、进行新事物的探索,从而获得全新成果的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老师应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究,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
一、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生物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参与到生物的学习中来,想要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从而满足自己的求知欲。生物老师要了解学生这一特性,在教学中,引起学生对生物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相对生物进行更多了解的内在动力。比如,在教授植物“光合作用”这一课程时,老师想要抓住学生的眼球,就可以设计一个“树叶照片”的实验。老师可以把这个实验在授课前安排给学生,要学生将相片的胶片固定在较为鲜活的叶子上面,让植物可以全面地接触到阳光,然后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要求学生在过了几天后把叶子下面的胶片拿出来,把叶子摘下来之后,放在沸腾的酒精里面煮,等到叶子已经失去原有的颜色之后再将叶子放在玻璃皿里,在上面滴上几滴碘液,然后就会发现,原来胶片上的照片会呈现在叶子上面,这就是“树叶照片”。在完成这个实验之后,老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特的现象呢?这样就会引起学生们的思考和讨论,然后老师可以向学生们传授本节课要学的知识,这样学生们就会渐渐明白“树叶照片“的原理。这样的实验能够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课堂之外自己动手,不仅能够解答脑中的疑问,学会相应的知识内容,还能让学生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化解学习的压力,激发创造的潜能。
二、充分发挥教材优势,积极创设创造性课堂学习环境
自现代化教育以来,我们的教科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教材里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点、课外资料和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教学显得更加的有趣,不再像以前那样枯燥乏味,因此,生物老师必须重视新教材这一改变,充分发挥那些新增知识的作用,利用这些设计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新教材里都会有些伟大科学家的发明故事,这些故事主要讲述他们发现可续规律的过程,比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酶的发现等。因此,作为老师,在带领学生读完这些故事以后,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的思维模式,他们是怎样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一步步地进行创新和探究的,让学生们学习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开放的思维模式等。在这样的引导下,高中生会慢慢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思维方式。老师要时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长期运用兴趣疑问的方式刺激学生自主探索,提升创新能力。
三、注重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为灵活,需要依靠大量的实验来了解其中的原理,新教材的改编更加注重了生物的实验操作。
1.处理好验证性实验
所谓验证性实验就是对实验结果已经了解,实验者进行再次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从而达到巩固知识体系、提升实践能力的作用。实验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进行实验的同时,认真观察生物现象,引起思考。作为老师,必须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可以进行自主思
考。比如,在教授细胞失水和吸水的知识点时,老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如:还有哪些东西可以代替洋葱的表皮细胞进行实验,细胞的失水量是否与蔗糖的浓度有关联等,学生在实验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探索,从而在动手实践的时候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
2.给学生空间设计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则是实验者在实验之前对实验的结果是未知的,需要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才能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探究性实验相比验证性实验最突出的作用是它可以不断地培养实验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摸索的过程中培养开放性思维,激发创新潜能。比如,新教材上有一个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性问题,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找出最后的答案,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着手准备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尝试,遇见难题时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现代化教育改革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挖掘学生们的创新潜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这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何兰平.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学周刊,2013(6).
(作者单位 四川省金阳县金阳中学)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