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闻“有温度”
2014-04-29刘海
刘海
摘要: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直面大众的新闻媒体,要增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就必须采制出反映基层生活状态,表达群众呼声的大量有“现场温度”、有“人情温度”的报道。具体的方法包括:深入基层一线,挖掘新闻素材;选好典型人物,展示百姓诉求;用好典型事件,回应社会关切;扑捉生动细节,记录感人故事等。
关键词:新闻报道 走基层 温度
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编辑记者“一身汗、两腿泥”,奔走在新闻现场,接“地气”,抓“活鱼”,把笔触、话筒和镜头对准群众,把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留给群众,强化百姓视角,彰显民生情怀,采写出了一大批有“温度”的新闻,使我们的报纸版面、电视荧屏、网络版上增添了“泥土味”,给人以清风扑面的感觉。
一、什么是“有温度”的新闻
(一)“有人情温度”的新闻是以群众为主角的新闻
多年来,出现在我国电视、广播、报纸上的新闻人物大多是“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他们事迹突出、人生境界高,被宣传成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学习的榜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通人和平凡事基本不可能出现在重要媒体上。但是现在通过开展“走转改”活动,这个现象得到了根本改善,无论是在中央级媒体还是在地方级媒体,普通老百姓越来越多地成为主角,很多重要时段、重要版面的新闻都在大篇幅、多角度的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和诉求。《人民日报》在“走转改”活动中,刊发了大量“有人情温度”的新闻。《一线见闻》《百姓相册》《凡人新事》《春耕一线》等栏目,都把笔墨用在了普通人身上,把报道的触角深入到家庭、社区、车间、兵营、乡村等社会最小细胞。例如《一线见闻》栏目刊发的《西海固人家盼移民》一文,讲述了当地群众用水困难的问题,记者通过与采访对象的直接交流,体验他们的工作生活,生动呈现出最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观念。
(二)“有现场温度”的新闻是来自基层的新闻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是践行媒体责任的必由之路。社会是新闻的底色,新闻是社会的镜相。中国的真实国情、真实表情、真实声音都在基层,报道要想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就必须到基层寻找选题,向群众请教答案。正如刘云山同志强调,新闻工作者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也就是说记者要想心里有时代就必须在路上,要想心里有群众就必须在基层,要想心里有感动就必须在现场,只有这样才能扑捉到带有“现场温度”的新闻。
在“走转改”活动中,新华社一千多名编辑记者参加了蹲点调研采访,播发了一大批带着泥土芬芳、现场温度的新闻稿件;赤峰广播电视台《赤峰新闻》栏目播发的系列报道《走基层 沙里行》是两位记者在翁牛特旗沙地治理现场蹲点采访五天后采制出来的,记录了七旬治沙工的一天、新郎官在工地上度过蜜月、工程师四小时穿越近千亩治理工地等等鲜活的故事。
二、为什么要采写“有温度”的新闻
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和舆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导致人们的思想活动更具独立性和差异性,从而增强了对舆论传播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新闻界不同程度存在着脱离群众、品位低下、格调低俗等不良现象。针对这些变化和问题,作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新闻媒体,必须清醒地认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清醒地认识新形势下的新任务,从而主动应对、自觉调整、改革创新,努力增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这样,“有温度”的报道才符合新闻媒体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才能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才能让新闻工作者找到“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途径。且通过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拥护党的大政方针,积极改革实践的动人情景,从而发挥出舆论引导的力量,凝聚强大的发展合力。
三、怎么采写“有温度”的新闻
(一)深入基层一线,挖掘新闻素材
新闻报道的根基和源头在社会实践中,新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是深入实际、感受生活。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不论客观环境怎样变化,我们都必须亲临现场、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只有走到基层和群众中间,才能找到鲜活素材,将现实生活生动地刻画出来,把群众呼声真切地表达出来,创作出大量带着泥土芳香和现场温度的作品。
(二)精选典型人物,关注百姓诉求
要选择普通人、身边人、小人物作为节目的主角,比如:着急回家过年的务工人员、为村民的事儿忙前忙后的村干部、路边摊煎饼的小伙子、对重病家人悉心照料的邻家大姐、不幸患上绝症的孩子,无人关爱的留守儿童等等。要展现这些人的真正诉求,比如说:有的学生盼望有学费上学、有的环卫工人盼望着早上喝上热水、有的牧民盼着能借上钱多养几只羊。
在现实社会中,达官显贵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是普通老百姓,过着平凡的生活,而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主体,也应该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核心。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曾说过:走基层报道不一定非要有宏大叙事,它完全可以从普通中国人身边、从最具体的喜怒哀乐切入。只要这“点”上的喜怒哀乐具有“面”上的社会普遍性,那么,它更容易赢得受众的共鸣,并获得更有穿透力的传播效果。
(三)记录生动细节,挖掘感人故事
新闻工作者要报道“有温度”的新闻,就必须发挥各自媒体的特长和优势,记录生动细节,挖掘感人故事。比如电视媒体,就应该以生动的情节和画面,富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强化镜头表现特长,从而充分发挥视觉功能优势,同时还可以借助出镜记者强化新闻报道的融入感和体验性。为了营造浓厚的现场氛围,还可以在节目中大量采用同期声,比如央视对广西农民工春节回家的报道中有一个画面就让人觉得非常震撼:为了表现“摩托车返乡大军”的壮观景象,消息中用了一个空中俯拍的镜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也把消息的主题——浓重的“归乡”情结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综合运用跟踪、体验、连续等报道方式
采写“有温度”新闻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沿着“进入、深入、融入”这条心灵路径去采访,新闻记者可以用慢速度的纪录片式,展示中国的大基层和中国的普通人。“体验式接触”就是方式之一。在这样的新闻中,记者就是一个观众读者的新闻触角,他把受众的体验感和现场感充分调动起来,就可以成功地带着观众读者一同体验基层、观察民生。此外,还可以借用全程跟踪、连续报道的方式来充分展现事件发展脉络或者人物命运起伏,这样既有根源的探讨和思考,也有现象的扫描和观察,可以很容易地从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折射全局性问题。
采写出“有温度”的新闻,是“走转改”活动引发强烈反响、受到广泛赞誉的重要原因;采写“有温度”的新闻,坚持和遵循了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真实反映了群众生活,充分体现了群众意愿。只有如此长期坚持下去,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吴闯·“基层体”电视新闻:直入人心的“正能量”·“走转改”理论研讨会发言
【2】徐桢·当前走转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年记者,2011(30)
【3】陈力丹·从新闻职业角度阐释和贯彻走转改·青年记者,2011(30)
(作者单位:赤峰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