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台如何做好电视对外宣传报道?
2014-04-29张晓平
张晓平
地方电视台对外宣传主要是为地方经济服务,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塑造外部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做好外宣报道也是地方媒体提升节目质量,提高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编一线奋斗了十几年,有一些心得体会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要做有特色的文章
外宣报道在宣传内容的选择上,要及时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的增长点,并将这些新增长点作为对外宣传的一种新生“兴奋点”,进行动态发掘与放大,精心打造一个地区或地方的新名片。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对外宣传报道实践中,我们坚持将发展新型工业、蒙元文化和生态建设等作为动态性的新闻点及时地挖掘和上报。对于最基本的盟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对于发现新闻、挖掘新闻、做好新闻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例如,锡林郭勒盟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我们在做新闻的时候就要找准切入点,因为发外宣的稿件,内蒙古电视台是面向全区的,盟市台在找新闻的时候也要站在全区的高度去看问题。就拿煤炭开采来说,如果只是报送煤炭今年的产量达到了多少,被采用的可能性就小了,因为和鄂尔多斯等发达盟市来比,锡林郭勒盟的煤炭产量肯定不是优势。那么,在这方面,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要找到特点——褐煤干燥项目,就是锡林郭勒盟的褐煤是通过深加工转化才能升值的。对此我们做了《褐煤桑拿蒸出高身价》的新闻报道,这样的新闻就比较有深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有看头,对锡林郭勒盟的外宣报道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做个有心人去善于发现新闻
锡林郭勒盟地广人稀,记者下去采访的时候,就要多留心、多观察,做个有心的记者,做到眼勤、腿勤、手勤、口勤、脑勤,多和当地的人沟通,有时聊天的时候也能发现新闻。2011年记者到阿巴嘎旗采访,制播的《牧民家政走俏牧区》(后在内蒙古台也播出)新闻报道,就是和当地人聊天的时候发现的。此篇报道的新鲜之处就在于,现在城市里搞家政的很多,而对于牧区来说是个很新鲜的事。另外,我们记者下去采访的时候,脑子里面就应该带着问题,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要做到声画合一
说到电视,就不能不说画面了。我觉得电视就应该以画面为主,画面至关重要。声画合一,是指画面和解说的统一,这需要我们在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同时下功夫。其实生动的画面离不开富有特色的同期声,所以,电视新闻中画面和解说的统一至关重要。比如2011年12月,上级要求报道锡林浩特市公安局因公殉职的民警照日格图。我们在制作这期节目的时候,最主要的新闻要素——照日格图这个人已经不在了,要通过电视反映他的先进事迹,需要丰富的画面才能把这个典型人物“立”起来。在采访过程中,文字记者一边采访一边和摄像师及时沟通、商量,拍摄了一些资料、工作照、生活照、采访了他的同事领导、家人,还要拍了一些警车在牧区公路上行走、照日格图生前办公室、公安办公大楼等等一些空画面,再加上一些公安人员出警、办案、审案、抓捕的一些动态镜头,录制了《爱岗敬业好干警——照日格图》。整条新闻采用叙述的方法,用事实将事例一个接一个地涌上画面,解说采用朴实的文风,不用说什么大话、空话,包括同期采访都是大家的肺腑之言。这样好干警照日格图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再现在屏幕上,让人觉得可感可敬。
2010年年底,记者深入乌拉盖管理区拍摄关于基层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帮助牧民抗灾的新闻,由于雪大,车难行,随时都有新情况发生,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提前沟通,机器设备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我们采访车的前面就是镇里帮助牧民开路的大铲车和送草车,眼瞅着车就要到牧民家里了,一个拐弯,拉草车侧翻了,但是我们的摄像机正在跟拍,翻车的过程全程记录了下来。等到牧民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部黑了下来,我们是用打车的灯照明来对牧民进行采访的。后来在电视新闻里也如实地把这些内容制播出来,虽然画面挺呆板,但看起来也挺亲切、挺温暖。
电视外宣报道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统筹协调。编辑记者除了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外,还要具备很强的统筹协调能力,不仅要与上级媒体及时进行沟通交流,疏通上稿渠道,还要与基层沟通联系,这样才能及时掌握上级台的报道动态、稿件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能第一时间发现基层新闻线索,抓到最鲜活的新闻,圆满完成外宣报道任务,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电视台)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