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2014-04-29胡万毅
胡万毅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中华民族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与光辉而灿烂的文化,我们看到长城的雄伟、故宫的博大,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虎门的硝烟、圆明园的火光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践踏。翻开一本本书,就挽住了历史,握紧了今天。读一本好书,就是聆听师友教诲,就是与先哲圣人对话,以明净的心理与智者低语。
朱永新教授反复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可见从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中,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又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与补充。只有课内外阅读紧密结合,相互依托,相互补充,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好”读书、“乐”读书是关键。叶圣陶先生说过:“良好习惯的养成是语文教育成功的标志。”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当然也在其中。那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一、发挥阅读课的重要作用,诱导学生去读
奥维尔·普瑞斯特科在《给孩子读书的父亲》中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所以,关键是要用书中那些精彩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在阅读课堂之初,教师不妨选一些精彩的美文,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学生听,引领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又或,介绍一些好书的梗概、精彩的人物及精彩的片断,吊起学生的胃口,吸引他们去书中找寻精彩。
二、借用语文课文,拓展学生的阅读
语文教材里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它就像百花园中的颗颗明珠,闪烁着奇光异彩。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是指导阅读方法的导航灯。教师在进行常规语文教学的同时,可以利用课本这个载体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例如:在教学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后,学生已经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趁机推荐学生阅读《漫步植物王国》;在教学了《邮票齿孔的故事》一文后,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中外名人故事》,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名人轶事。
这种课内外的有效融合,能让学生在阅读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体验到更好的阅读感受,进而在一次次的阅读盛宴中产生“我要读”的愿望。
三、师生一起,引领学生阅读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榜样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小学生喜欢模仿,他们模仿教师说话、写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每一位学生。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必须给学生做出表率。读书兴趣与习惯的培养亦是如此,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热爱读书、勤于读书的榜样,以好读书的习惯行为和陶醉于阅读的专注神情,熏陶学生,吸引学生进入阅读的世界。
四、开展各种阅读的活动,让学生读有所获,读有所乐
正所谓“独学无友”,假如阅读仅仅是学生的个体行为,阅读就会少了很多的乐趣。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比如课前三分钟“自选美文赏读”、朗读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好书我来荐”推荐好书交流会、朗读与欣赏读评合作交流会等,让学生阅读时有伙伴,在与伙伴的交流中分享阅读,收获更多,享受到读书的快乐和成就感,体验到更多的课外阅读乐趣。
因此,为学生提供交流读书体会的平台是激发与延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有效举措。
五、加强阅读指导,培養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教师不能仅让学生粗浅地读书,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首先,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因素,许多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且主次不明。因此,教师除了要及时了解新书出版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将优秀的书籍推荐给学生外,还应该和家长一起在学生书籍的选择上把好关。
其次,指导选择阅读方法。重点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如:“略读——一种从总体上大略地看目录、标题了解内容大意的读书方法。常有一目十行迅速阅读重要信息的“扫描式”和根据需要只读标题与重点句段的“跳跃式”。”让学生通过翻阅报刊,读版面、读标题、读导语、读提要等方式,迅速了解作品大意,获取自己所需的材料和信息。
在略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一些名篇佳作或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品读。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认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更初步形成了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事实证明,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又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与补充。教师只有双管齐下,既狠抓课内阅读的质量,又下功夫对课外阅读进行引导,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