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托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探讨

2014-04-29杨晓红

亚太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自理学会家长

杨晓红

幼儿期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而是人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候,尤其是3岁左右的托班幼儿。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及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家长在不知不觉中“溺爱”了孩子,导致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及早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正确认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有专家针对性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家长喜欢“越俎代庖”,包办孩子日常生活中本该自理的活动,形成了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家长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在观念上没有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重要性。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孩子刚学会做事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没有坚持让幼儿自己练习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自理能力得不到提高。

当然,幼儿期的自理能力差也跟孩子身心发展水平有关,正是这一原因,突显了作为家长和教师培养与提高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策略

1.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首先,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其次,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2.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1)寓教于乐,让幼儿识得自理的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让幼儿识得自理的方法。(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指导。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于没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3)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平时在生活中我们尽量帮助幼儿,让孩子慢慢学习,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同时利用各种方法,逐步让幼儿自己动手。(4)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3.巩固幼儿生活自理行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1)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例如让幼儿小便、洗手、喝水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在每天生活中让幼儿练习,教师经常提醒、督促,使之成为习惯。(2)激发幼儿的好胜心,竞争之中促自理。孩子活泼好动,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可以激起他的好胜心,跃跃欲试。我们可以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竞争促发展,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3)让幼儿由自我服务发展到为集体服务。利用中午和下午饭,我们选一名表现好的幼儿和教师一块分饭。这样,这位小朋友为大家服务感到特别开心,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而且也塑造了幼儿优秀的品质。(4)家园同心、促进自理。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除了在幼儿园加强练习以外,家长也要配合教师,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总之,幼儿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也是孩子习惯与能力形成的关键期,作为家长,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时期、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发展。

(责任编校:宾定波)

猜你喜欢

自理学会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学会分享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学会分享
自立当从“自理”始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