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何组织课堂小组讨论
2014-04-29黄建生
黄建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课堂小组讨论就是这样的一种有效方法。那么,如何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组织课堂小组讨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呢?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师引导;综合评价;自我教育
新课改要求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学生应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而课堂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无疑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能力的最佳方式。笔者从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来看,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在《品德與社会》教学过程中,想要促使小组讨论的有序开展,老师就必须先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讨论环境。
1.设计问题情境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在激发学生讨论积极性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意识,从而促使学生迅速进入讨论学习中。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老师应该从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出发,科学、连贯地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思考与讨论空间。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农村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中,老师长期处于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交流。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老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充分地把握,并在小组讨论时,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释疑,在争辩过程中达成共识。
二、发挥老师的导向作用
1.分组的合理性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小组讨论采用的分组方式通常都是依据学生的座位而定,这样的分组方式不仅太过简单化,也没有体现合作学习的协调性。想要小组讨论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得以有序地开展,老师就应该对分组的原则进行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并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等,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获得共同进步。
2.分工的合理性
在课堂小组讨论过程中,老师应该先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再进行合理明确地分工,让学生意识到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人人都要为小组服务。在讨论之前,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独立地思考,在学生对问题具备充分的理解和把握之后,再组织小组交流和讨论,这样就为成绩较差或是不爱思考的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进步空间,在调动所有学生思维意识的同时,还能更好地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3.营造文明的讨论环境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老师要制定相关的规则,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老师要给予一定的批评和处罚。在讨论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不仅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尊重他人。这样不仅有利于小组讨论有效性的充分发挥,还有助于形成文明化、秩序化的课堂氛围。
三、综合性的评价体系
1.讨论结果的总结和交流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小组讨论告一段落时,老师就需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使学生对问题形成深入、全面的理解。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既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能肯定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还促进了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2.全面的评价方式
在课堂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应该组织对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价,通过评价的过程让小组成员对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学生在体验到成功快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对课堂小组讨论的全面评价方式主要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
(1)自我评价
经过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之间已经形成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组织小组内部进行互相评价,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分析、反省,对小组讨论中各成员的表现进行充分地剖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谈一些不同意见,鼓励和支持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善于虚心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小组讨论的实效性,还有助于老师获得全面的评价结果。
(2)教师评价
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在教室中来回巡视,观察学生的表情,听取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学生讨论发言的闪光点,对学生独到的见解要及时予以恰当的评价。
总而言之,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想要提高课堂小组讨论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在发挥老师积极导向作用的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在讨论结束时,加强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的归纳和总结,在进一步的班集体交流中,促使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形成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陈春风.让学习充满活力: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如何开展合作与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3).
(作者单位 四川省峨眉山市峨山镇小学校)
编辑 代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