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丈县红石林成因及地学价值分析

2014-04-29王愫琪

国土资源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古丈县柱体石柱

王愫琪

摘 要:本文描述了古丈县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的概况、特征、形成过程及价值。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区,在中国红色岩溶石林地貌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不但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科普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及美学观赏价值。

关键词:古丈;红石林;地质公园

在云贵高原东部的武陵山区古丈县西北部,隐藏着一个五彩缤纷的神秘世界。这就是古丈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公园中最神奇的要数红石林岩溶地貌景观。远远望去,红石林尤如一幅鲜艳的油画,色彩绚丽,造型奇特。连绵的彩色低山丘陵高低起伏,如巨蟒,似波浪,更似古代城堡中的亭台楼阁。石林的景观千姿百态,变化多端。走进这油画世界,宛若置身于梦幻世界,四面八方都是明快强烈的色彩,撞击着你的视线,让人目眩神迷,流连忘返。下面就带您走进这神奇的红色石林。

1 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1.1地理位置

公园位于湖南省西部古丈县西北部,其北以永顺县、酉水河为界,其西以白溪关河与保靖县为界,南至古丈县断龙乡,东到古丈罗依溪的栖凤湖,面积261.12km2,地理坐标:东经109°44′49″~110°01′25″,北纬28°38′16″~28°46′08″。

2 区域地质背景

2.1地层

公园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等地层,少量新生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其中以浅海台地相的寒武系和奧陶系碳酸盐岩分布最广,奥陶系牯牛潭组和大湾组紫红色泥质灰岩及白云质灰岩是红石林的构景岩层。

2.2构造

公园位于古扬子板块上扬子区东部武陵凹陷褶皱束之东部,其东紧靠江南地轴雪峰隆起。由于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的强烈影响,区域内褶皱与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以北东向断裂、褶皱为主,兼有少量规模较小的北西向及南北向断裂。

3 红石林特征

红石林发育于奥陶系牯牛潭组和大湾组碳酸盐岩中,区内石林发育,其表面颜色丰富、形态多样、个体奇特,为国内乃至全球典型独特的地貌形态类型。其独特、神奇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3.1石林色彩之美

3.2石林形态之美

石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模本,被誉为“造园之源”。石景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石林景观是最好的原始园林景观。

进入红石林园区,只见红色石林漫山遍野,造型奇特,姿态万千,似禽、像兽、如花、拟人,鬼斧神工,无奇不有,犹如迈入了一座大型的天然石景雕塑博物馆。近观石林,座座是景,处处如画,给人带来视觉的冲击和美的享受。有的如红莲初绽,有的如驼峰突起,有的如骏马奔腾,有的像流云漂浮,座座惟妙惟肖,让人目不暇接。构成这些石林景观的石柱按照地学名称,其类型主要有剑状、柱状、蘑菇状、薄墙状、塔状、棒槌状和锥状等,他们之间的分布组合又构成各种不同的景观。

剑状红石林:发育高度在几米到30多米,分两种类型,一种为单体剑状红石林,柱体分割,顶部为剑状或刃脊状,往下发育有“溶蚀井”等表面特征(图3);另一种为连体剑状红石林,中下部基本相连或仅有窄而深的裂隙溶沟或溶蚀井等,顶部1m内是大量的尖峰溶痕或尖状石芽,高度不一,呈交替出现,似一把把利剑。

柱状红石林:柱体上下直径基本相等,高度从5~12m不等,柱体上保留有残余溶痕,溶痕的尖锐特征钝化(图4)。

蘑菇状红石林:形态独特,上粗下细,高度一般几米至10m。柱体的溶痕不完整,多为残余形态,多表现为单个柱体呈串株状出现(图5)。

塔状红石林:上细下粗的溶柱呈层状叠置,形如古塔,高度一般不超过10m。石柱上发育层间溶痕或溶蚀凹槽,凹槽可多达10层(图6)。

城墙状红石林:水平层理结构明显,上下宽度一致,墙壁厚度均匀,高度一般在10m左右,似一面人工堆砌的墙壁(图7)。

锥状红石林:石柱形态呈锥状,整体形状从下至上逐渐变细,形如石椎,柱体上溶痕不完整,多为残余形态(图8)。

4 红石林形成过程

红石林造型奇特优美,类型系统而完整,得到了很多地学专家的高度评价。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类型多样的石林景观呢?石林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要追溯到4.8亿年前的奥陶纪时期。该地区为一片浅海,地学上称为扬子海域的湘西北浅海,属台地—台地边缘浅滩沉积环境。该区气候湿热,在氧化—还原环境下沉积套紫红色、灰绿色互层的碳酸盐岩,沉积构造以波状层理、水平层理为主。岩石中由于物质成分的差异,导致岩石的坚固系数、抗压强度、抗风化剥蚀和抗溶蚀能力都不一致。岩性的差异是红石林形成和塑形的物质基础。

几亿年来地壳的动荡运动,把沉积于海底的碳酸盐岩抬升到陆地。由于受地壳运动影响,使这些平缓的碳酸盐岩层受到挤压作用后,在垂直方向产生了两组以上的裂隙,在平面上将岩石分割成网格状。以后,水和生物等在地下沿这些裂隙,对岩块不断溶蚀,裂隙不断加宽加深,岩块不断被侵蚀、溶蚀,形成不规则的石柱,构成地下石芽群,形成石林的雏形。再经地壳的构造抬升,石芽群抬升出地面,在经过地表溶蚀、土下溶蚀、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崩塌等影响下,使石芽单体之间不断加深、加宽,单体石柱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形成形态各异的石柱,柱体成群组合出现,形成了现在的石林景观。

5 红石林的价值

5.1典型性和稀有性

石林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岩溶地貌之一,而红石林则是石林中独具特色的岩溶地貌景观,其代表了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和自然地理特征。古丈红石林色彩丰富,分布密集,石林形态多样,造型奇特,是国内外少有的大规模红色石林景观分布区,是中国红色碳酸盐岩石林地貌的典型代表。

5.2科学性

红石林地质遗迹展现了地球四亿多年来的演化历史,是地球上石林形成历史最为悠久的地质遗迹之一。红石林的发育演化具有独特的岩溶水文地质学意义,对研究该地区的古地理环境、新构造运动、岩溶流域演化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丰富了石林景观的科学内涵。

5.3美学性

红石林景区内的红色石柱分布密集、造型奇特、形态多样,展现了石林独特的造型美,且石林颜色随季节、晨昏变化,颜色丰富多彩,展现了红石林独一无二的地学美观价值及内在科学美,被誉为“天下奇观”。

6 结语

红石林形成条件独特,造型奇特优美,其形成过程发育阶段表现齐全、系统完整。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区,在中国红色岩溶石林地貌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不但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科普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及美学观赏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建平, 马文瀚. 湖南古丈红石林地质遗迹形成条件及发育过程初探[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03)

[2] 曹英武,胡小林,符星.崀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其基本特征浅析[J]. 国土资源导刊. 2006(02)

猜你喜欢

古丈县柱体石柱
石柱迷宫
湘西古丈县获赠教育信息化资源设备
不同倒角半径四柱体绕流数值模拟及水动力特性分析
基于多介质ALE算法的柱体高速垂直入水仿真
蘑菇石柱
古丈县茶叶产业在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谈拟柱体的体积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顶盖与活柱体连接结构的改进
古丈县城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①
古丈县为民服务推广茶园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