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2014-04-29董凤江
董凤江
辣椒营养丰富,品种鲜美辛辣,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辣椒粉被广泛作为配料、青椒可炒食腌制,是消费者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蔬菜。在栽培技术上,要突出选用良种,培育壮苗多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实现肥力供需平衡,为丰产打好基础。改善日光温室结构,提高温室设施性能,尽量作到热、水、肥、气等环境因素科学协调,在生长过程中,要促进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相互协调,并且及时防治病虫害,以便实现高产优质的生产目标。
1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辣椒对温度的要求,不同生育期要求不尽相同。种子发芽最适20~30℃,低于15℃不能发芽。辣椒对日光长度不太敏感,但在10~12小时日照下开花结果早,而且快,中等光照强度较好,其光饱和点为3~4万勒克斯,补偿点为1 500~2 000勒克斯。辣椒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幼苗期适当控制水分促其扎根以防徒长,开花结果后应保持地面见干见湿为好。
2 浸种催芽
每亩用种量依育苗方式和发芽率而定。晒种是提高发芽率和促进发芽的辅助措施。可曝晒一天。催芽通常用两开一凉对成54℃的热水,立即放入种子并不断搅拌,水温降到30℃左右时,淹住种子为宜,浸泡6~7小时。再用粗布搓洗干净种皮上的粘质。后将种子装入纱布袋,埋于湿锯末盆中,放置温暖处催芽。温度控制28~30℃为宜,最好进行变温处理,即一天中适温25~30℃占16~18小时,低温16~20℃占6~8小时,或者30℃8小时,20℃16小时。每天早晚将种子连袋用水淘洗翻动一次。约经5~6天后见少数种子刚刚露白时就应播种。
3 播种方法
平畦育苗,播前整地施肥,浇好底水,待水渗下后筛盖3~5毫米厚细土,即可播种。将浸种催芽的种子加入少量干沙轻轻拌匀撒播,每平方米需用干籽15克左右。播后再盖2毫米细土,并盖地膜增温保墒以利于出苗。栽培一亩需45克种子和3立方米育苗面积。
4 播后管理
4.1 温室管理:根据天气温度变化和幼苗生长变化情况,进行科学的变温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之一。播种后出苗前不通风尽量提高温度。夜间保温,使地温保持15℃以上,20℃左右最好,促进早出苗。苗出齐后,揭掉地膜。从齐苗到真叶顶心,在增加光照时间的前提下,适当通风降温,白天气温最高不超过30℃,下午降到20℃后再盖帘,次日揭帘前保持室温15℃左右,地温20℃左右以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地上部徒长(“拔脖子”)。顶心后,为使第一片真叶顺利生长和展开,昼夜温度都要相应提高,白天高温可控制在30℃,下午可控制在22℃盖帘,同时开始进行通风锻炼。通风面积调节午前由小到大,午后再逐步由大到小,室温降到20℃时停止通风。注意严防冷风直接吹入。如果通风不久发现叶片开始萎蔫,說明通风过猛,就缩减通风量,通风还要看地温,如早晨揭帘时地温接近或低于13℃,就再适当推迟通风时间,将室温上调使土壤积热量。移栽前2~3天适当降温,凌晨最低气温在13℃以上,其目的在于延缓生长,积累养分,加强锻炼,为移栽后缓苗创造条件。
4.2 覆土、间苗、喷水:平畦撒播时原来覆土很浅,在芽刚顶土时要加覆一层细土(3~5毫米),以利于种子脱壳。到第一片真叶顶心时进行间苗。拔掉过密和过弱苗,间距控制2.5~3厘米。边间边在留苗根隙处用指头稍压,间苗后喷水一次,防止“吊苗”。基质盘播育苗一般不间苗,但需每隔4~6天喷一次水,要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基质表面发干就喷,喷则喷透。每喷二次清水,改喷一次0.2%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混合营养液(平畦育苗也可喷洒)。并需随时倒盘(调换前后位置),使幼苗生长健壮整齐。
5 分苗移栽
辣椒苗根系的再生能力比番茄弱得多,移栽要早,尽量少伤根,以免影响缓苗及秧苗的健壮生长和花芽分化,造成早期落花,降低产量和收入。
5.1 苗床:移栽苗床按营养面积10厘米×10厘米计算,每千株幼苗需10平方米。整地施肥可参照播种床进行,但施肥量要增加,尤其需要增施一些速效性氮磷肥,以利幼苗生长和花芽分化。每平方米可施腐熟混合土肥6~7千克,磷二铵40~50克,翻入土中混匀,耙细整平,浇水待栽。
5.2 起苗:冬天应用16℃以上的温水浇苗,以免降低地温和损伤根系。起苗要带宿土,以利缓苗。
5.3 栽苗:按行距10厘米拉线,用油腻子刀或铲子沿线挑开一面垂直的小沟,将带宿土苗或无土苗按株距10厘米摆匀,根系放展,深度与原来相同(切勿过深),稍垫一点土稳住小苗,再用水壶在沟内滴浇扎根水,待水渗下后覆土平均,扶端苗子。如此一行一行栽完,最后在行间再滴一次水,湿透表土,促进缓苗。
移栽宜在晴天进行。当阳光强烈时苗子发蔫,应盖花帘子(即间隔盖帘)遮荫3天左右,但阴于和中午前后仍应揭帘多见阳光。栽苗后可用新的地膜或洗干净的旧地膜剪成比行距稍宽的长条,顺行覆盖,这对土壤增温保滴促进幼苗茁壮生长效果很好。
6 定植
苗期50~60天定植,以后育苗越迟,苗期越长,12月至元月份育的苗,一般苗龄在80~100天。
6.1 整地施肥与作畦:深耕晒土后,有土传病害的田块需提前7~15天盖膜,将室温提高50℃以上,高温消毒一星期,每亩按5 000千克农家肥和150~200千克油渣的水平施足底肥。先把2/3的农家肥全面撒施,经过浅耕使肥料和土壤混匀;其余1/3农家肥和油渣按1.2米的垅距在定植部位开沟集中深施,再从两沟中间向两边分土,做成上宽70~75厘米,高15厘米的高垅,而后在垅边开两行浅沟,相距50厘米,提前浇足底水,经过1~2天哂沟使地温回升后定植。
6.2 定植密度:辣椒栽植密度较大,每亩以4 000~3 300株为宜。
6.3 定植方法:选择晴好天气时定植。在预先浇好底水的浅沟中按株距成“丁字头”挖穴安苗,深度与畦面相平,株间点施磷酸二铵,每亩30千克,浇透扎根水,待水渗下后从垅中间取土封沟,使垅面两行苗之间形成一道浅沟,便于以后在膜下灌水。缓苗后再盖地膜,掏苗。
7 定植后的管理
7.1 温度管理:定植后为了促进缓苗要保护高温高湿环境,白天不透风并适当提早盖帘时间,把室温提高到28~30℃,以利蓄热。但是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0℃,否则会对对坐果和果实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夜间温度的掌握,自盖帘以后到夜间22点,根据具体情况由23~20℃逐渐降到18℃左右,以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至次日揭帘时最低温度以15℃为限,有时可能出现短暂10℃左右的低温。
随着天气转暖,逐渐加大通风量,单靠顶部通风不能解决问题就放底风。到露地栽培定植期可不再盖帘。当外界最低温度稳定在15℃以后夜间也要适当通风。
7.2 追肥和浇水
7.2.1 追肥:辣椒苗期需肥量不大,主要集中在结果期。整个结果期吸收的氮占总量的57%,磷、钾分别占61%和69%,门椒坐果采收之前,不仅植株不断增长,而且第二、三层果实(对椒和四门斗)也在膨大生长,上面陆续开花坐果,这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当门椒长到3厘米左右时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灌腐熟鸡粪
2 000千克左右或硝酸铵20千克。此后根据情况每浇2~3水就追一次肥,多次适量。
7.2.2 浇水:定植前坐底水,定植時浇缓苗水,随后每天在叶面喷雾可加快缓苗,初冬定植时,底墒好的缓苗可不浇水,直接进行蹲苗;春前定植的,缓苗后在膜下浅沟暗浇1~2次水,再行蹲苗,直到门椒膨大生长后与追肥配合选择晴天正式浇第一次水,以后根据生长和天气变化,采取小水勤浇的方法进行浇水。辣椒不宜大小漫灌和旱涝不均。过度干旱骤然浇水会发生落花、落果和落叶。要使土壤经常保持适当的湿润状态,造成一个既不缺水,又疏松通气的土壤环境才适合辣椒的生长发育。
目前采用滴渗灌设备对辣椒供水肥最好,进入始收期后平均每天一方水就可以了,采用水肥同供的方法。供肥量按采摘量折算,通过施肥器均匀加入水中。若发现疫病株,即可利用滴灌的根区局部施药防治。
8 采摘、保鲜、贮运
采摘期的原则是在保证品质的原则下,以维持最高最佳采摘量,才能保证最佳经济效益,在出现短期高价市场时有人采取涸泽而渔的做法,一般没有好处,最好不要采用。挂果量多少可以调节植株旺衰程度,当然在遇到连阴天气预报时可提前摘果、使植株积累一定养份渡困难期,并保证下阶段提早开花结果。
控制温度是辣椒保鲜贮藏最基本的条件,贮藏适温9~12℃,冷害温度为8~9℃,贮藏中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0%~95%,所以塑料密封包装比较好,可防止失水。采用PVC或PE塑料袋小包装进行气调冷藏可抑制后熟养分转化,抑制呼吸强度,实现保鲜、保绿、保持水分,延长货架期。如在短期运输后立即上市,一般用散装比较好,运量大,挤压损伤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