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预防
2014-04-29高儒敏黄杰
高儒敏 黄杰
【摘要】目的 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中心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97例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对97例患者进行深入分析后,其中6例出现双硫醒样反应,10例患者过敏反应,13例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4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5例泌尿系统不良反应,19例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20例二重感染。结论 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要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选择药物,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以及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预防
药物不良反应作为当前社会关注的时政热点,主要是指应用某种药物后出现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以及心理不良反等。头孢菌素类药物作为含有头孢烯的一种半合成抗生素,归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范畴,母核是7-氨基头孢烷酸,经由其衍生而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借助细菌的细胞壁,将其破坏并于繁殖期发挥杀菌作用,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1]。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97例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中心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97例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每位患者均排除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以及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在这97例患者中,男性占有60例,女性有37例,年龄(20-81)岁,平均年龄在(40.1±3.42)岁之间。
1.2 一般方法
运用药物不良反应上报机制,在各科室临床医生上报的基础上,在收集的不良反应中观察与分析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借助相关的文献资料,深入探究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选取的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97例,其中与乙醇联用产生“双硫醒”样反应患者6例(6.19%),过敏反应患者10例(10.31%),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3例(13.40%),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4例(14.43%),泌尿系统不良反应15例(15.46%),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9例(19.59%),二重感染20例(20.62%)。
3 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作为一类含有头孢烯的半合成抗生素,临床上普遍采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共计约30种,按照药物研发与上市时间的差异,结合抗菌谱与抗菌作用,分析其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诸多研究学者将头孢菌素类药物分为四代:第一代包括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替唑等,第二代主要有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第三代有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头孢唑肟、头孢他啶等,第四代包括头孢吡肟等[2]。
3.1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
本文研究中发现,97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在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会抑制或者破坏肠道内合成的VitK正常菌群,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生成,从而发生消化系统反应。当出现个体差异性,或者在药物生产中掺杂着杂质,在这种状况下,极其容易与患者体内大分子载体相结合,因此产生过敏反应[3]。同时,头孢菌素类药物与高溶液pH值药物在配伍滴注过程中也会致使患者内源性致敏物的聚合速度突快而出现过敏反应,本文研究中过敏反应患者占10.31%,证实了这一结论。其次,产生双硫醒样反应患者占6.19%,这是由于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类双硫醒功能,当患者饮酒或者使用酒精消毒皮肤时会出现乙醛无法降解、蓄积在体内的现象,因而出现乙醛中毒。基于长时间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前提下,患者机体内的正常菌群发生易出现巨变,大量耐药菌株得到了繁殖,致使产生二重感染现象,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二重感染占20.62%,具有临床研究意义。再者,在本文研究中发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占14.43%,由于在常规剂量时,一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能够跨越血脑屏障,而在大剂量应用过程中,致使γ-氨基丁酸与其受体发生结合现象而生成拮抗作用,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毒性反应[4]。此外,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患者占13.40%,主要是在体内头孢菌素类药转化成了免疫介导物,破坏了血小板,抑制了Vit K,使凝血机制出现变化,因而患者存在的出血危险系数较高。另外,97例患者中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患者占15.46%,追溯其根源,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大部分品种要借助肾来进行排泄,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对肾小管细胞酶活性造成抑制作用,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最终产生血尿,故肾毒性存在的可能性较大。
3.2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对于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而言,要以预防为主,合理应用。首先,就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血友病、溃疡性疾病等患者来讲,由于在一定状况下将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因此此类患者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及时间,积极补充VitK,尽可能地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其次,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全面掌控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适用症状,分析患者药物应用史,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进行药物的选择,把控用药剂量与方法,防止出现滥用或者过量现象。在药物应用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5]。
参考文献
[1]于威,金海波.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5):210-210
[2]胡建英.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J].海峡药学,2010(04):188-190
[3]薛雨,陈宇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最新研究進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02):80-81
[4]杨金有,陈巧敏.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3):1633-1633
[5]章云升.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与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3):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