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8例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2014-04-29金陈程巫德慧朱成全陈来勇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胃癌化疗

金陈程 巫德慧 朱成全 陈来勇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的2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手术切除,并发症3例(5.77%),其中左膈下脓肿1例,胸腔积液1例,腹腔感染1例。术后28例随访1~6年,5年复发率为3.85%,5年生存率在94.2%。结论:对于早期胃癌,即使病变较小也应作根治性切除,术后配合化疗仍是目前治疗早期胃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胃癌;手术切除术;化疗

胃癌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早期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根治性手术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

本院于2000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资料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早期胃癌28例,占同期胃癌手术(215例)的12.5%,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30~85岁,平均56.3岁。全部病例术前均经胃镜确诊。发病部位:胃窦18例,胃体6例,贲门4例。胃病病史1年~20年。有胃癌家族史5例。

1.2 临床表现

无明显临床症状者21例;因各种胃肠道症状5例,其中上腹隐痛不适3例,恶心、呕吐3例,消瘦者18例,贫血者6例,黑便2例。28例患者均未觸及上腹包块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1.3 方法:本组28例患者全部在常规胃镜检查基础上取病变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所有病例均及时施行胃癌根治性手术(D1或D2)。根据淋巴结清扫范围,D1 21例、D1+α6例、D2+β10例及D2 2例。

2 结果

2.1 临床病理资料

参照日本胃肠道内镜学会制定的分型法,隆起型16例,表浅型21例,凹陷型15例。术中见病灶范围均较局限。按肿瘤浸润深度分为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其中黏膜内癌23例,均无转移;黏膜下癌29例,有5例局部淋巴结转移。按组织学类型分为高分化早期胃癌20例,临床及病理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中分化早期胃癌17例,发现2例有淋巴结转移,占11.8%;低分化早期胃癌15例中3例有淋巴结转移,占20%。手术后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癌26例,管状腺癌20例,黏液腺癌10例,印戒细胞癌8例,低分化癌6例,其他6例。

2.2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52例早期胃癌,失访2例,失访率为 3.85%,52例生存率用寿命表法计算,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8.1%、94.2%,死亡3例,其中1例因“心肌梗死”死于术后2年10个月,另外2例属黏膜下癌,因“胃癌复发”分别死于4年3个月和4年6个月。

3 讨论

目前我国对早期胃癌的概念于1962年由日本内镜学会最早提出,定义为癌肿的浸润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其病灶大小及有无淋巴转移。根据病灶形态分三型:I型隆起型,癌灶突出胃腔;Ⅱ型浅表型,癌灶比较平坦没有明显的隆起与凹陷,其中有3个亚型:Ⅱa浅表隆起型,Ⅱb浅表平坦型,Ⅱc浅表凹陷型;Ⅲ型凹陷型,为较深的溃疡;本组黏膜内癌23例,均无淋巴结转移,5年内无肿瘤复发;黏膜下癌29例,有5例局部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5年内肿瘤复发而死亡。对下列人群应定期胃镜筛查:①胃癌高发区,年龄35岁以上,有上腹部不适症状者;②有胃癌家族史,已确定为高危人群;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者;④胃切除术15年之后;⑤经常食用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鱼肉的人群,伴有上腹部不适症状者;⑥胃窦溃疡患者。一般认为早期胃癌比较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是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诊断准确率达90%左右。通过定期胃镜筛查,是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

有学者主张直径<2cm的隆起性病灶,直径<1cm的平坦型或凹陷型病灶的早期胃癌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按EMR的要求,必须确定肿瘤无淋巴结远处转移,并且能将肿瘤组织完全切除,但是术前往往无法精确地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及胃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对EMR手术治疗的彻底性是存在争议的[2]。在本项研究中,按照日本胃癌治疗规范对本组早期胃癌分别行D1、D1+α、D1+β及D2根治术。浸润深度为黏膜层、肿瘤最大径≤1.0cm或组织学类型为高分化的早期胃癌,满足上述条件之一者,均可施行小于D1手术。本组中至低分化早期胃癌均发现有淋巴结转移,因此对于组织学类型为中分化的早期胃癌,可廓清至D1+α或D1+β;对于浸润深度为黏膜下层、肿瘤最大径>1.0 cm或组织学类型为低分化的早期胃癌,应行D2手术。

一般认为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可不给予化疗,但由于早期胃癌黏膜类型淋巴结转移率为0%~3%,黏膜下型为20%,主张早期胃癌术后配合化疗,目的是希望能抑制手术时的医源性扩散并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从而提高生存率[3]。目前胃癌化疗最有效的方案之一是联合用药方案,采用的方案是应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

早期胃癌在根治手术后5年生存率取决于胃壁受侵深度、淋巴结转移范围、肿瘤的病理类型和术后合理治疗。早期胃癌只累及黏膜层者预后佳,术后年生存率可达98%;如果累及黏膜下层,因常有局部淋巴结转移,预后稍差,5年生存率约88.7%[4]。本组只有5例累及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病例数较少,以后仍要积累。通过术后随访1~6年,5年复发率3.85%,5年生存率在94.2%。因此对于早期胃癌,即使病变较小也应作根治性切除,术后配合化疗仍是目前治疗早期胃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吴云林,丸山雅一.早期胃癌研究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0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8

[3]余娜,蔡田豪.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与病理关系[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5(2):361

[4]陈孝平,石应康,段德生.外科学(七年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8

猜你喜欢

胃癌化疗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跟踪导练(二)(3)
胃癌组织中PGRN和Ki-67免疫反应性增强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Her-2、VEGF-C的表达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