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院文化对当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启示

2014-04-29李艳

领导科学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启示

【内容提要】 中国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成功地承担了唐代以后一千多年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的功能。一方面,书院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书院精神,鲜明地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精神;另一方面,书院的组织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祭祀制度和书院建筑等,也从多个方面表现了通识教育隐性课程的特色。由此可见,书院文化对当代大学通识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书院文化 大学通识教育 启示

【作者简介】 李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12-0038-03

书院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自唐代萌芽以来,便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历经宋、元、明、清,具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自产生之始,书院就受到历代文人学士、官僚乡绅等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书院文化。古代书院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成功地承担起唐代以后文化传播、文化创新这两种基本的文化功能。古代书院的这些文化功能及发挥这些功能的形式对当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一、书院精神与通识教育理念

书院文化既体现为制度文化,又体现为精神文化,而书院精神正是书院文化之精髓所在。书院精神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在于它鲜明地体现了儒家人文教育的理念,从而使书院成为传播儒家教育思想、进行教育实践的典范。儒家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教育,它坚持将教育价值定位于“人道”化的社会群体,其鲜明特色就是对道德人格的关注。由于书院教育思想具有重视人格教育的特征,并自觉实现孔子的“成人之教”“为仁由己”,孟子的“自得之学”“尽心、知性、知天”,故而能够体现一种发展主体人格的人文教育特色。书院的这种教育观念及特色,表现出浓厚的人文教育气息。这与当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是相一致的,即“大学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包括基础性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陶冶,健全人格的熏陶。”通识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提供一种共同而又广泛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其个性自由、全面地发展,使之成为合格的公民。

此外,书院教育坚持“以学为本”,即坚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故而在他们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中,总是以学生为本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将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由学者本人独立认识、自我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书院教育所倡导的这种“以学为本”的教育方法,也构成书院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书院精神,自然使我们联系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即“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以使得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

二、书院制度与通识教育隐性课程

1. 书院的组织管理制度与通识教育隐性课程

书院在成立之初,组织十分简单。它的主持人(山长或称院长、洞主)既要负责书院的组织管理事务,又要担负书院的主要教学工作,一般是没有其它的管理人员和机构的。后来,随着书院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增设了一些管理人员。清朝康熙年间所修的《白鹿洞志》卷十一,在“职事”条中,记载了全院的管理人员,包括主洞、副讲、堂长、管干等共计二十六人。他们多数从学生中择选,或由学生轮流担任,专职教学和管理人员很少。

古代书院的职事和组织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组织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这就可以避免人浮于事的冗滥现象;第二,学生直接参与书院管理,书院中许多职事如斋长、堂长、经长、学长、掌书等都由学生担任,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减少不必要的管理人员;第三,对许多职事明确规定,凡不称职者马上替换,或者按季、按年更替,这对提高书院的管理水平是有益的。书院的这种组织管理制度,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待人接物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

2. 书院的教学制度与通识教育隐性课程

(1)书院的学规。在教学制度方面,书院的学规是书院教育的总方针,它规定书院的培养目标,进德和为学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以及书院生活的一些基本守则,尤其是对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都十分明确和严格。

目前,现存书院学规中最著名者,应属南宋理学家朱熹的《白鹿洞规》(也称《朱子白鹿洞教条》)。 这是一份完整的教育纲领,它既包括了书院的教育宗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又提出了道德修身的原则和书院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在中国古代书院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各书院的学规大都仿照《白鹿洞规》,都以“修身”和“治学”为中心,将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放在首要地位,注重学生的品行磨砺,思想熏陶,人格塑造和行为规范。这恰好是与通识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

明万历时东林书院的《东林会约》、湖南岳麓书院的《岳麓书院学规》和桂林秀峰书院的《秀峰书院学规》,在当时都颇有名气。书院的学规在规范生徒的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学规的出现,标志着书院教育的正规化、制度化加强,它对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学业进步都是很有益处的。

(2)自主学习。书院教学注重学生自学,一般要求学生个人读书钻研,老师的讲学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读书钻研,书院导师把指导学生读书作为教学的重点。他们根据自己长期的治学、教学经验,在读书的范围、主次、程序及方法等各个方面,制定出一些计划和原则,以指导学生读书。

注重自学本是儒家教育的优秀传统,先秦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在传授弟子时,都十分重视学生自学。书院教学发展了这种注重自学的精神,朱熹致力于创办书院的教学活动,也是要求学生以自学为主,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书院教学坚持以学为本、注重自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元代理学家程端礼制定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就是一份关于读书的内容、顺序、主次方面的教学计划。这个读书日程不仅确定了读书范围、先后秩序,并要求按照不同年龄依次阅读内容深浅不同的书,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治学和教学的经验,对书院的教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全国各地书院所普遍采纳。

对于书院生徒而言,《读书分年日程》可促使其自律。其一,读书当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并求日有所得,并以“日程”时时自我评判反省,而不致于荒废懈怠;其二,日程以一种约束的方式,督促生徒将人生中最好的时间用于立根柢,不致于散漫无归,为日后的立德立功立言作准备;其三,日程强调的是慢功夫,数年的坚持与磨砺,实际上是在修身养性,培养一种耐得住寂寞的恒心。这些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是相吻合的。

(3)问难论辩。书院教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问难论辩,从而使书院的学术气息十分浓厚,教育气氛十分活跃。书院的教学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比一般学校只是先生讲,学生听,呆板、生硬的注入式教学优越得多。在书院里,学生读书重在自己理解,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和疑点进行讲解,所以书院教学中十分强调学生读书要善于提出疑难,鼓励学生问难论辩。这里,不仅有学生提问,导师解答,亦可由导师反问,要求学生解答。这种教学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使讲学充满着学术争鸣的气氛。由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问有答,其求学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展,故而成为书院教学制度的特色,并构成为书院的精神特质。

(4)自由讲学和讲会制度。自由讲学是中国古代私学教育的传统,也是书院教学形式的一大特色。自由讲学的方式是会讲或讲会。会讲是指持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聚会讲学,以辨析异同,争辩是非。讲会则是把上述会讲发展成一种学术组织,即由学者们定期聚会讲学的组织。

一般在举行讲会时,院内师生全部参加,院外人士亦可参加。在会上,参加者对讨论议题各抒己见,或者展开问难论辩,或者交流学习心得。通过讲会,学者们将教学活动和学术活动统一起来,体现出书院的自由讲学和学术自由的精神。

各书院的讲会都有严密的组织、明确的宗旨、详细的规约、隆重的仪式和专门的经费开支,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讲会允许不同学派同时自由讲学,类似于今天的学术讨论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讲会超出书院讲学的范围,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学术集会,使书院的教学活动同社会上的学术活动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特别是学生参加讲会活动,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因此,书院的讲会制度对人才培养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都有重大影响。

(5)师生关系。书院里师生关系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相当深厚。从事书院教学的名师,由于学识渊博,品德过人,所以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此外他们能够献身教席,热心育人,更使其受到学生的爱戴。同时,慕名而来的生徒虚心求教,所以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中体现得很充分。

3. 书院祭祀制度与与通识教育隐性课程

书院自产生以来,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祭祀制度,成为书院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的手段,又是书院学术传统、学风的重要标志。通过祭祀活动,祭奠儒家的先圣、先师、先贤,在师生心目中树立模范人物的形象,以培养知礼义、明廉耻的思想品质。

4. 书院建筑和环境与通识教育隐性课程

书院的建筑和自然环境是最直接的物质实体形式,书院的全部文化教育活动必须借助于它才能展开。书院建筑及环境配置作为书院物质文化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砖瓦材料和建造工艺,而在于它融入了儒家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人生理想等文化观念。每一所书院都是包括讲堂、斋舍、书楼、祠堂在内的建筑群,这些建筑的总体格局都遵循纲常礼数的严谨秩序。在风景秀丽的山林修建严谨的礼教秩序的书院建筑,正是儒家文化的生动、形象的体现。

三、书院的传承与“书院式的通识教育模式”

书院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它起源于民间讲学,始于唐而盛于宋,一直延续到清代。至清末,科举革废,与其密切相关的书院被朝廷下令改为学堂。书院虽被改为学堂,但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并非名实皆亡。1920年创办之无锡国学专修馆,1922年创办的秋浦周氏宏毅学舍,1928年创立的沈阳萃升书院,1934年创立的章氏国学讲习会,1938年马一浮创办的复姓书院,1950年钱穆创立的新亚书院,1984年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皆可视为传统书院的余绪。

在港台地区,香港中文大学是把书院和通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典型范例;在大陆地区,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文澜学院等,在一定程度上都进行了通识教育的探索和尝试。其中,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成立于2005年9月,是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教学、研究和管理机构。不同于国内很多高校基地班、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复旦学院从一开始就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强调关注所有学生的需求,为他们的成长平等地创造机会。复旦学院借鉴国外大学住宿学院做法,承续中国书院文化传统,构建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全新学生管理体制,为探索“书院式的通识教育模式”做了有益的尝试。

中国书院自产生以来,先后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并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教书育人方面独树一帜,形成了许多独到之处。创办或主持书院者往往是一些名师大儒,在学术界、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望,能够吸引大批立志于学、发奋图强的学生。而且书院在教学方面又独具特色,形成了一整套包括自由讲学、会讲论辩、教学与学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制度。书院继承了古代私人讲学的优良传统,使自由讲学、学术研究、学派争鸣、注重自学、问难论辩等私学教育传统得以发扬光大。中国书院能够盛行千年而不衰,并受到当代学者和教育家的推崇,其原因来自于书院制本身,尤其来自于它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是书院文化的精髓。而笔者认为,中国书院文化和书院精神中体现了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精神和理念,并为通识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可供转化的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1] 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 朱汉民.中国书院文化简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 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赵春燕

猜你喜欢

启示
浅析中西方艺术的思想差异与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戏曲表演艺术给予我的启示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