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治理

2014-04-29段燕霞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失真治理会计人员

段燕霞

[摘 要] 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会影响经济决策的质量,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界定、危害、原因分析入手,总结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探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方法。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危害;会计人员;素质;治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1. 014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1- 0022- 03

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企业会计人员及单位领导素质不高、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冲突、对企业的监督存在漏洞、失信成本低等。因此,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必须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严格执法,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只有从这些方面对症下药,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症才能得到治理。

1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1 导致国家经济决策失误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家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运作者,也可以是企业直接投资者。企业的会计信息一旦失真,不但会导致国家宏观调控的紊乱,也导致国家投资的流失,使国家宏观调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2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作用的正常发挥需要各种公平交易的秩序,使市场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而平等的要求之一,就是市场交易双方必须遵守公允、公平的原则。由于会计是向国家、社会和企业提供信息的工作,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十分重要。当前企业会计的诚信面临极大挑战。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最终都会导致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偏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1.3 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结果总是侵害原本属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如企业在会计报表上虚增支出,多列费用,少列收入,隐瞒利润,以逃避税收;而某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经营者通过不实估价,压低国有企业资产价值,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1.4 危害企业会计人员自身

企业会计人员不如实提供会计信息,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新《会计法》第四十三条、四十四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2.1 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然而,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一方面,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在一线从事财会工作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数甚少,会计后续教育缺乏力度,甚至许多会计师并不熟悉新的会计制度,一些年轻的企业会计人员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对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较好地处理;另一方面,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规违纪行为作斗争的少,相反对违规违纪熟视无睹,甚至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的多。

2.2 企业会计人员自身利益保障不够

从会计法的角度来说,在日常工作中企业会计人员应抵制单位负责人弄虚作假的行为,但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不高。这是由于企业会计人员的选任及其工资福利等都是由企业或者企业负责人决定的。那么,如果相关人员根据会计法的要求,坚持原则,将会遭到打击报复,甚至会失去工作。所以,为了企业的需求,企业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信息时弄虚作假也是在所难免的。

2.3 各经济主体存在利益冲突

政府、经营者和债权人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它们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企业会提供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相等的信息。当然,从社会效益出发,企业会计信息应适当地披露,但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只提供对自己经营有利的信息,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

2.4 会计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在我国,目前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两种监督方式: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企业的审计部门负责单位的内部监督。在很多情况下,企业不想接受内部监督的控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并且企业审计部门是为整个企业提供服务的,它的监督职能很难得到有效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负责对企业相关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外部监督,但也会出现有的会计师事务所贪图利益而出具不真实的审计报告。另外,我国的监督机构繁多,监督的标准不能统一,监督取得的效果甚微。

2.5 法律体系存在漏洞,造成失信成本低

《会计法》不够完善。我国现行《会计法》法律责任的安排,除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外,并没有涉及民事责任。而民事赔偿责任对造假者而言,将承担巨大的成本风险,其作用决不是行政处罚所能替代的。况且,《会计法》规定行政处罚金额个人最高是5万元,单位最高是10万元,这对于预期收入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的造假者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企业负责人的具体法律责任的安排与企业负责人是该企业会计责任主体的定位明显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如《会计法》只有第四十五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资料,或者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会计资料”负直接的法律责任。而其他条款的责任人并不特指企业负责人,也可以指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显然企业负责人的具体法律责任在具体条文上并没有全面落实。新《会计法》在政府会计监管方面也缺乏责任风险机制,对实施监管的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既不够具体也缺乏操作性。虽然第四十五条对“财政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施监督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行为,明确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对监督不作为或监督效力低下应承担什么责任并没有涉及,这种对有责任风险的会计行为实行无风险的监管就很难真正到位。

3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3.1 提高会计行业人员的素质

会计工作的诚信问题关系到经营者和会计人员两者的道德素质。大力加强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弘扬正气,惩治腐败,对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显得尤为迫切。首先要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应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素质的培养,提高企业负责人的财会知识水平和法制意识,使其切实履行起《会计法》所赋予的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责任。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才能有效避免会计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才能督促会计人员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实践证明,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同单位负责人的诚信意识、法制意识以及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其次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队伍的廉政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根本所在,也是强化会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长远之计。目前我国应该下大力气狠抓落实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国家和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的检查,促进会计人员思想水平不断提高,使其能自觉抵制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及时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新动向,对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真实公正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并且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如自我评价方法、社会舆论与传统习俗评价。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奖罚手段、示范道德榜样、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各单位内部和社会公众的督导之下。对于有会计职业违纪违法行为的会计人员暂停或终身禁止从事会计工作,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荣辱感。只有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非故意性”。提高会计人员执业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开展会计在职教育,教育内容应包括新技术、经营管理的学习,财经法纪的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教育三方面。财务人员的培养要从知识培训、上岗考核等方面入手,对现有的会计从业人员定期培训与考核,优胜劣汰,不搞会计人员执业终身制。

3.2 改变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改变现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由出资者聘任企业的会计人员,使其成为投资者的代理人,只对出资者负责,独立于企业经营者。这样,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各级财务人员就能够严格执行财经制度,敢于动真碰硬。另外,还要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人员表彰奖励制度,鼓励企业会计人员揭发会计失真现象,树立敢于同违反财经纪律和财会制度行为作斗争的典型,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会计人员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切实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3 调整经济活动中各方利益,减少冲突

不管是各企业之间还是企业内部之间都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所以理顺各方关系对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有很大的作用。第一,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适当引入竞争。第二,对企业负责人的经营成果进行有效激励,使其目标函数与所有者相一致。第三,为防止企业经营者和对外报告的财务人员共同欺骗投资者,需要在机构的设置上加强内部制衡约束。

3.4 实行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

对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建立一种外在的约束机制,实现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政府相关部门要在财政和税务方面加强监督,从而使企业不敢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更不会谎报并提供错误的信息。对查出的问题要予以纠正,对弄虚作假,提供不真实企业会计信息的行为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除了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社会监督,还要建立评价的体系,让企业自觉地发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3.5 完善会计规范体系

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必须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建立。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会计法律规定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法律规定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还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因此,我们要治理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必须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让任何人员都有法可依。其次,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对于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处理,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所负的责任,要求单位负责人一定要提高法律意识,认真做到依法办理,并明确提出凡是单位领导授意、指使、强迫会计人员变造、篡改会计数据,弄虚作假的,必须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执法部门应该冲破各种阻力,严格依法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同时对违法的会计人员也要给予相应的处理,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企业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企业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要从各方面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邓永平,邓永勤.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陈淑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高振翔,冯信瑶.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原因探析[J].经济师,2010(1).

[4]吴占杰.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J].经济论坛,2011(23).

猜你喜欢

失真治理会计人员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其解决对策
治理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