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着》看中国人民生活的变迁
2014-04-29李雪左月胡竞文
李雪 左月 胡竞文
摘 要: 《活着》是余华著名的小说之一。本文解读了余华作品《活着》中体现的自民国以来几十年的中国人民生活的变迁。作者通过描写福贵这一小角色一生的坎坷人生,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历史变迁,诠释了“人与活着”这个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 余华 《活着》 福贵 变迁
一、引言
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创作,笔力刚劲,语言质朴,情节富于戏剧性,引人思考。法国《世界报》2009年5月30日评论:“余华可以说是一个现代中国的巴尔扎克。”他一生创作了十多部作品,其中《活着》是其代表作之一,在1998年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名为福贵的人从大富大贵到一贫如洗的坎坷悲惨的一生,他的人生经历也是中国那一代人民的生活经历。作品讲述了民国时代,国共内战,土地革命,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深刻地表现了那一代人的辛酸苦辣的人生。
1.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是典型的地主时代。作品主人公徐福贵是地主徐家的大少爷。“我和我爹,是远近闻名的阔老爷和阔少爷”。徐家拥有一百多亩田地,由佃农租种。农民租种地主土地,交上租子后的剩余作为生活的来源,一生都被土地束缚,并且要对地主毕恭毕敬。“我爹走在自己的田产上,干活的佃户看见了,都要双手握住锄头恭敬地叫一声:‘老爷。”除了农民外,还有雇工替地主服务,有长期和短期之分,还存在终身制的雇工。这些雇工们替地主们劳作。作品中的长根就是典型的终身制的雇工。地主们过得无忧无虑,剥削人民的生活。
2.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劳动人民被国军捉去当兵,颠沛流离。徐家因为败家子福贵的赌博而倾家荡产。福贵一家被迫住茅草屋。在去给母亲请医生的路上被军官强行带走打仗。这时已是解放战争后期,国军溃不成军,等待蒋委员长的救援。驻扎村庄时,被解放军包围,只好坐以待毙。在这期间,上千的从前线下来的伤号死于没有及时救助和天寒。“天亮了,什么声音也没有了,我们露出脑袋一看,昨天还在喊叫的几千伤号全死了,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上面盖了一层薄薄的雪花”。从中足以见其悲惨的命运。
3.土地革命时期
这个时期,人民获得土地,生活相对安稳,但生活依然贫困。随着解放战争胜利,福贵回到家乡。这时村里正在实施土地改革,地主被打倒,政府将土地还给广大农民“我回来的时候,村里开始搞土地改革了,我分到了五亩地”。“枪毙龙二那天我也去了”。虽然生活安定,可还是贫困。为了让儿子苦根读书,福贵把女儿凤霞送给别人养。
4.人民公社及大跃进时期
人民公社初期,劳动人民生活相对较好。“到了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了。我家那五亩地全划到了人民公社下”。这时所有土地归公社所有,只允许留取小块的自留地。人们一起劳动。后来,开始大炼钢铁。“村里办了食堂,砸了锅谁都用不着在家做饭啦,省出力气往共产主义跑,饿了只要抬抬腿往食堂里放,鱼啊肉啊撑死你们”。虽然有这样的言论,但生活依然很劳累,每天工作量很大。
5.三年干旱时期
三年干旱时期是中国人民最苦的时期。后来人民公社解散,村里人开始下地挣工分。慢慢的粮食不够吃,村长去县里要粮食,可每次都是空手而归。“大伙都数着米下锅,积蓄下来的粮食都不多,谁家都不敢煮米饭,都是熬粥喝,就是粥也是越来越稀”。“连城里人都吃不饱了”。这时候,每天出去要饭的人越来越多。村里人乐意为了一根地瓜打起来,足可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6.“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每天都生活在恐慌之中。“城里闹上了“文化大革命”,乱糟糟的满街都是人,每天都在打架,还有人被打死,村里人都不敢进城去了”。这时候,村里人每天都要听毛主席的训话。红卫兵每天都在巡逻,到处抓资产阶级走资派,许多人都被游街。
三、结语
在《活着》这部作品中,作者深刻地描述了主人公悲惨的人生,这也是那一代中国人民辛酸苦辣的人生,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变迁。作者余华以朴实、真挚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那个风雨飘摇、动荡年代下人民是如何生活,如何与命运抗争的画面,这是一部不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