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县小杂果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
2014-04-29丰铁士
丰铁士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果品及果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有果品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国内外果品消费市场迫切需要建立新优小杂果生产基地。
一、必要性
建立优质小杂果生产基地,不仅是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县现有各类果树面积3.7万亩,年产量4000万公斤,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苹果面积大,商品果率低,名、特、优、新品种少,果品效益差。小杂果面积小,但市场需求量大,果品效益高。如杏在我国有26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成熟期早,一般在5-6月份即可采收,对调节初夏果品市场的鲜果供应有重要作用。杏果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制成杏干、杏脯、杏汁等。杏树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各类型的土壤都能生长,定植后2-3年即可结果,而且结果年限长,一般寿命为40-100年。葡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既可生食又可加工,酿造的葡萄酒酒精度数低而营养丰富,对人身有很大保健作用,市场销售量很大。梨是世界上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之一,我国是梨的主要出口国。梨清脆可口,既能鲜食,又可加工,还有药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梨果出口的力度,梨果出口总量自1980年以来稳步上升,年均增幅达9.23%。2007年我国梨树面积107.3万公顷,产量仅1289.5万吨,分别占全国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0.2%和2.2%。
大枣果实营养丰富,用途广泛,鲜枣含糖18-44%,蛋白质1.2-2.3%,脂肪0.2%,还含钙、磷、铁等矿物质,最重要的是维生素C的含量特别高,每百克枣肉中含380-600毫克,位于百果之首,比苹果高70-80倍,是重要的滋补佳品。即可生食,又是很好的加工原料,还可以制成蜜枣、干枣、罐头、枣泥、枣饮料等。枣树花期特别长,花蜜多,枣花蜜营养价值高,属上等蜂蜜。
大枣在我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县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除在房前屋后零星栽植外,为了防风固沙,在六十年代我县城关乡已建成农枣间作8000多亩,枣有适应范围广的特点,在贫瘠的沙土地上也能生长结果良好,被群众誉为“铁杆庄稼”。兰考三大宝:泡桐、花生和大枣。可见枣在兰考人民心目中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由于树体老化,品种落后,管理粗放,品质较差,现有果品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急需发展优质品种。
二、可行性
我县地处豫东平原黄河故道,土层深厚,土壤以沙质土和壤质土为主,PH值在7.2-8.0之间,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15%。而梨、杏、桃、葡萄、枣对土壤适应性强,要求不严,我县土壤非常适宜梨、杏、桃、葡萄、枣的生长。广大群众有传统的种植习惯,在田间地头、庭院前后大多栽植有果树,有一定的栽培管理经验。
我县交通发达,通讯联络方便,陇海铁路、日南高速、连霍高速在县境内穿過,310、220国道在县城交汇,加上数条县、乡公路,已形成了由县城向四周辐射的公路网络。
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林业工程技术人员6人,能够担负起项目的规划、栽植、管理和技术培训工作。
葡萄在我县具有一定的加工能力,葡萄酒厂从法国引进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酿造生产线,年生产贮存果汁1万吨,完全有能力承担葡萄的加工和贮存,上述条件为小杂果基地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建设内容
基地建设本着集中连片,便于管理、便于销售的原则,在交通方便、具有管理经验的城关乡、三义寨乡、张君墓镇、葡萄架乡、爪营乡、仪封乡、小宋乡、许河乡发展。
建设目标:建设面积20万亩,其中葡萄3万亩,梨5万亩,桃3万亩,杏3万亩,枣3万亩,核桃3万亩分三年完成,建 设期限2013-2020年。
四、投资估算
建设20万亩小杂果生产基地共需资金13069.5万元,其中苗木费7069.5万元,肥料费3000万元,用工费3000万元,在总投资中申请上级业务部门扶持7069.5万元,肥料费及投工投劳为项目区群众自筹。
葡萄,株行距1×2米,每亩333株,每株2.5元,需资金2497.5万元;
梨,株行距2×3米,每亩111株,每株4元,需资金2220万元;
杏,株行距3×4米,每亩56株,每株3元,需资金504万元;
核桃,株行距3×4米,每亩56株,每株5元,需资金840万元;
枣,株行距3×4米,每亩56株,每株3元, 需资金504万元;
桃,株行距3×4米,每亩56株,每株3元,需资金504万元。
栽植时施足底肥,肥料费每亩按150元计算,用工费每亩按150元计算,共需资金6000万元。
五、组织与管理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乡政府具体实施。首先成立基地建设领导组,乡长任组长主抓这项工作,主抓农业的副乡长任办公室主任,项目区所在村村支书、村主任为领导组成员,具体研究和组织实施基地建设,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信托,培养果品销售经纪人,成立果品销售队伍,搞好果品销售。
3.成立专业组,搞好服务。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生产需要,在技术人员的参与下,各村成立专业服务组织,做到统一建园,统一栽植,统一施肥灌溉,统一防治病虫害。
六、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第三年即可结果,第四年进入盛果期。进入盛果期以后,梨亩产2000公斤,每公斤按2.5元计算,5万亩可实现销售收入25000万元;葡萄亩产1000公斤,每公斤按6元计算,3万亩葡萄实现销售收入18000万元;桃、杏、核桃,实现销售收入36000万元;枣亩产300公斤,每公斤按10元计算,3万亩枣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共实现销售收入88000万元。除去该项目总投资13069.5万元,可获利润74930.5万元。五年以后每年除去水电、农药等管理费(每亩约500元)费用外,可实现销售利润1773256.5万元。
社会效益。小杂果基地建成后,一是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水果,满足市场需求;二是为果品加工业提供充足的生产原料;三是能够安排社会剩余劳力,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四是能够调整我县林果业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六、结论
经过上述分析,建设二十万亩优质杂果生产基地,不仅十分必要,发展前景广阔,也是国内外果品市场的需求,而且在技术管理上也是可行的,建议上级业务部门给予扶持,早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