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课程改革之路的探寻与回归∗
2014-04-29钱小龙
钱小龙
摘要:回顾中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历程、考察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现状、倾听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诉求后可知,考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应该重构,走“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工程教育课程改革;路径;工程实践;探寻;回归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5-0073-03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变革不断加速的今天,由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理念的大量应用,现代工程已然成为由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管理、营销等多环节的系统工程,现代工程所具有的科学性、社会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日益突出,现代工程在解决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的各种复杂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工程实践,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本领,同时还须具备符合现代工程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开发能力、组织能力等,以及优秀的人格品质。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实现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理所当然必须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借鉴进行调整和改革。崔军博士所著的《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以中外工程教育“从何而来”、“现居何处”、“意欲何往”以及“通达之路”为四个主要研究维度,希冀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改革寻求“一剂良方”。“回归工程实践”是研究的切入点,通过梳理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演进脉络,考察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家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从而为解决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的“回归”问题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参照。
一、“从何而来”:
中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了解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必要考察其历史发展过程,高等工程教育如是。崔军博士通过对中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有利于厘清高等工程教育演进的大体脉络,探寻高等工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冲突、调适与平衡过程,从而发现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即“回归工程实践”,这也是研究的核心思想。当然,工程实践的回归并非低层次、简单、重复的回归,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回归,并且超越了原来初始阶段的实践内涵。那么到底如何实现超越呢?又实现了那些超越呢?崔军博士从当代的工程实践所面临的社会大背景、人类自身生活问题和工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入手,提出了整体工程观的含义,一方面整体工程观要求培养能够解决各种包含技术、社会、环境和经济等因素的复杂问题的工程师,另一方面要求培养能够更加关注系统,更具全球意识,能够在复杂的、跨学科的、多元文化的21世纪造福人类的工程师。基于整体工程观的内涵和理念,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走过了面向工程实践的起源阶段、偏离工程实践的转型阶段和回归工程实践的超越阶段,“回归工程实践”在历史的探寻和现实的映照中得到落实。与此同时,工程观念指导工程实践,工程实践影响工程教育,并进而影响课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理所当然需要回应工程观念及工程实践的新特点,而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事件路径法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事件路径法被视为研究者透视历史的一种视角和一条路径,能够动态反映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结构。崔军博士运用事件路径法,收集、鉴别、评价、分析了包括国家及学校与社会各界对高等工程教育发表的报告和论文等文献中的历史事件,从而清晰而细致地呈现高等工程教育及课程的发展脉络。
二、“现居何处”:
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现状考察
历史与现实是统一的整体,两者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历史是以往的现实,现实有历史的影子,现实不能脱离历史,而历史也需要现实的支撑。对于中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不过,现实并非可轻易洞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来进行全面深入的探寻。崔军博士一方面对美国、丹麦、英国等国外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进行案例研究,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在回归工程实践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另一方面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偏离工程实践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回归工程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两个方面的综合比较和研究,崔军博士认为,国外课程改革体现了整体型工程实践的部分特点,回归工程实践并非意味着削弱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基础地位,而是寻求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平衡;我国工程教育课程存在着“课程目标脱离工业需求、课程结构分离工程能力、课程内容偏离工程实践、学生学习游离中心地位”的问题,没有有效贯彻整体工程观和回归工程实践的理念。面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如何走出现实的困境呢?我国工程教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固然与缺乏先进的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指导有关,但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然行不通。考察中外工程教育课程的现状发现,在回归工程实践的广度、深度与回归方式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况且国外工程教育课程也并非完美无缺,因此有必要基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来了解当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改革诉求。案例研究非常适合于进行现实的探索,是以典型事件或案例为对象,通过具体的分析、解释和评价,促进人们进入特定的情景和过程,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崔军博士采用多案例确证性研究的策略,先提出尝试性的预测,使用定性或定量方法收集和分析来自国内外的资料,从而确证历史研究后所得出的“课程回归工程实践”的趋势,最终完成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现状探索。
三、“意欲何往”:
当前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倾听
历史与现实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必然走向对于未来的憧憬。既然历史和现实已经展示在我们面前,那么未来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到底应该走向何方,这需要通过利益相关者的改革诉求来反映。于是,崔军博士精心选择了大学毕业生、企业雇主及工程专业组织等三种利益相关者,分别调查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并从各有侧重的意见中寻求内在一致的诉求点,最后揭示社会对于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期待。三种利益相关者的选择突破了教育系统的束缚,认识到“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正在发生的改变如同工商业方式的改变一样,乃是社会情况改变的产物”,将课程改革放在更加宽广的社会背景下开展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地体现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不断适应新社会需要的一种努力。调查研究结果所反映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点对作者的观点进行了很好的印证:回归工程实践是一种必然的改革趋势;工程教育课程应该面向“整体型”的当代工程实践;非技术能力与技术能力对于工程实践同等重要;我国课程现状与“整体型”工程实践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如同科学应该关注“是什么”和“为什么”,而工程关注“做什么”和“怎么做”一样,对于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研究显然不能仅仅停留在“走向何方”层次,这并不能真正消解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的问题与弊端,最为关键的是在此基础上创建未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发展的架构。调查研究是研究者深入研究现场进行考察,以探求客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活动。崔军博士综合运用文本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工程实践的角度采用分层目抽样策略,通过样本数据统计分析,获取了我国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手资料,对于课程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进行了全面真实的反映。
四、“通达之路”: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体系重构
基于“回归工程实践”的核心假设,崔军博士从历史与现实、现状与未来、国内与国外、教育系统与社会各界等多个角度展开研究,而研究结果为核心假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在此基础上,需要考虑的是工程教育应该开展怎样的改革才能回归到“整体工程观”指导下的当代工程实践。崔军博士按照古德莱德(John Goodlad)的五层次课程划分法,区分为研究者、大学、工业界、教师与学生体验等不同层次的工程教育课程,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学习经验以及教学模式等要素视角,提出了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目标的重建、课程内容的重组、课程结构的优化、学习经验的设计以及教学模式的选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彰显了我国工程教育课程“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路径。一言以蔽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应当是回归“整体型”工程实践,着重构建“工程范式”的课程。于是,“工程范式”的课程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模式。作为一种超越科学范式的课程形态,“工程范式”课程是以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为理念指导,致力于实现回归“整体型”工程实践的目的,为培养能在当前和未来工程实践中有效工作的工程师而设置的课程。“工程范式”课程意味着知识观的转型、工程本质的追寻、工程活动的反思、工程理念的分野、“双重理性”和“两种文化”的融合以及“三重实在”和“四个世界”的并存,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技术与非技术的平衡,在时间、空间、深度与宽度中彰显“和合”的课程思想。战略路径标定法(Strategic Road-mapping)是政府和工业部门进行战略规划或产品开发的一种技术方法,是帮助、支持和推进组织进行战略发展与沟通的有效工具。崔军博士运用战略路径标定法,依托工程教育及课程的历史发展趋势(课程所处的背景),分析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现状(今天的课程状态),调查社会对课程改革的诉求(未来的课程状态),衡量今天和明天的差距,最终探寻出弥合差距的课程改革路径。
《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是崔军博士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多年深入思考后的力作,它是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研究大潮中一朵浪花。崔军博士采用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相结合、宏观理论概括与微观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立足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既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又摆脱了苍白的哲学面孔,在环环相扣的剖析与真知灼见的陈述中体现出作者闪烁的思维火花和独特的亲和力,将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责任编辑:曹鸿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