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探索
2014-04-29佟庆燕
佟庆燕
【摘要】 本文联合实际,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相比较,本文从开放式教学的内涵意义以及途径等方面展开讨论.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传统教学;开放式教学;发散思维
现阶段的中国式教育仍然以传统的教与学式的教育为主流.应试教育在老师和家长心中更是根深蒂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开放式教育的重要性.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极强的灵活性的特点,因此更加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开放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把原有的“封闭式”教学方法改为“开放式”教学对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内涵
所谓开放式教学就是一个开放的课堂,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各抒己见,在讨论当中能够相互学习和思考,以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高中现阶段的开放式教学,本人认为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标,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放性思维为目的,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要求我们老师不能仅仅以传授学生知识为目的,更为重要的是传授他们探究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将缜密的数学思维传授给他们,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开辟开放式教学的途径
1.轻松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师生间的关系才能融洽,学生才能真正的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此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层次和不同的承受力,创造一个能人人参与的环境.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独到、正确的见解都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根据不同学生的了解程度,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
2.立足学生实际,重组教学内容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其教材内容呈现出遵循知识的特点,陈述性比较强,不易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比较适合系列性思维的学生较不适合整体性思维的学生.基于此,教学实践中应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以实现开放式教学目的.比如,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中,先给出堆放钢管数,然后再介绍公式如何推导.为有效引导学生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求,同时帮助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可以这样调整教学内容:先出示“1+2+3+…+98+99+100=?”在学生探求出最简单的方法后顺便介绍高斯求和的故事,提问:如果是对于一般情况呢?即对于一个等差数列{an},其前n项和Sn=a1+a2+a3+…+an结果等于多少?很多学生会探求也用高斯求和的方法进行推导.最后设疑:“从结构上看求和公式Sn= (a1+an)n[]2 类似哪个学过的公式?该公式如何推导?”帮助学生找出公式的特点以及类似梯形的面积公式,以便记忆.而求钢管数的问题既可作为应用,又可作为梯形面积公式推导向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方法过渡,这是开放式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3.注意开放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挖掘
开放式教学方法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数学知识背后思想方法的揭示与挖掘,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比如,角的概念教学过程中,在初中角的定义是“静态”的,角的范围是0°~360°,否则就是不可想象.到了高中,是“动态”的定义,是正负无穷大:平面上一条定射线围绕自己的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几何图形就叫作角.通过规定射线的运动方向可以获得正角与负角的概念,让射线多旋转几圈可以使角的绝对值任意增大.通过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角的位置就可以由其终边的位置所决定,进而建立三角函数的理论体系.
4.开放式题型设计要点
数学的开放式题型是以激发发散性思维的角度出发的,解题者可以从多个方向上考虑,而不限于一个答案的固定思路,有时必须跳出固定思维才能得到答案.数学开放式题型从新颖的内容、生动的形式和解决问题的发散性,给解题者发挥自己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因此设计开放性试题可以提供一个让全班同学参与其中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开放性试题的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更容易冲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让教师成为解题中的启发者、示范者、指导者和鼓励者.一个开放性试题,如果其假设是未知的,则被称为条件开放;如果未知的要素是推理,则被称为策略开放;如果其未知要素是判断,则被称为结论开放;甚至有的问题只给出一定的情景,其解题的条件、策略以及结论都要求在情景中自行设定与寻找,这类题目被称为综合开放题.可见开放性试题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而不是以死记硬背代替其主动参与.
结语:因此开放式教学应该发展成为数学教育的主流.教师应该以实际教学水平为本,以学生实际水平为辅,在开放式教学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袁世军.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中),2011(4).
[2]陈世超.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J].成功,2011(10).
[3]陈祖枢.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