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三成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4-04-29倪福疆
倪福疆
摘要:“三成教育”即成人、成才、成功教育。成人教育是基础,常规养成、活动体验、文化陶冶等路径可引领学生做进德厚德的文明人;成才教育是关键,知识滋养、技能训练、竞赛比拼等方法能培养学生做修技精技的技术人;成功教育是目标,规划生涯、搭建平台、激励评价等手段可引导学生做立业创业的职业人。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三成教育”的内涵和实践也将不断拓展、延伸。
关键词:“三成教育”;体系;构建;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5-0026-04
一、“三成教育”的内涵体系
“三成教育”是成人、成才、成功教育的简称。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成人是根本,成才是关键,成功是目标。成人包含成才,成才体现成人,二者共同构成成功这个目标。[1]
成人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好人。主要包括文明礼仪、安全法纪、感恩励志、理想信念、心理健康教育等,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引导学生做进德厚德的文明人。
成才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好好学习。主要通过课堂学习、技能训练、竞赛比拼、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做修技精技的技术人。
成功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做成事。主要通过指导职业规划、宣传成功典型、搭建成功平台、创新评价制度,使学生感知成功、规划成功、体验成功、自主成功,为立业创业打下基础,引导学生做立业创业的职业人。[2]
“三成教育”体系包括“一个目标,三个层面,四个环节,十二个维度”。即围绕“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三成教育目标,分为“成人教育、成才教育、成功教育”三方面,把握“熏陶、体验、激励、强化”四个育人环节,通过“常规养成促成人、活动体验促成人、文化陶冶促成人、自主教育促成人,知识滋养促成才、技能训练促成才、竞赛比拼促成才、实践磨砺促成才,环境氛围促成功、生涯规划促成功、搭建平台促成功、激励评价促成功”等十二个维度实施三成教育。详见图1。
围绕“三成教育”,学校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位一体”教育工作体系。即“全校员工共同参与,全程培育引导提高,全方位服务达成目标”。“三成教育”贯穿于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全体教师、各个部门都要承担“三成教育”工作,形成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氛围。
二、“三成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成人教育是基础,引领学生做进德厚德的文明人
1.常规养成促成人。学校常规管理采取了“三五”管理思路:依据5S管理的标准,抓实5个管理环节,抓好5方面秩序。首先,明确标准。学校将企业5S管理理念引入学校,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素养等五方面制订了教学区、实习区、宿舍区的管理细则,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使学生管理对接企业管理。其次,抓实过程。学校抓实常规管理的五个环节是“教育—检查—反馈—整改—巩固”,实行动态管理、双线管理。所谓动态管理,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管理,每天安排中层以上干部值班巡查,白天巡课巡校,夜晚通宵值班检查晚自习纪律和宿舍纪律;所谓双线管理,是指教师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双线并立的管理模式。再次,突出重点。学校着重抓好五方面秩序,即学习秩序、安全秩序、卫生秩序、礼貌秩序、就餐秩序,一月一重点、周周有要求,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如就餐秩序强调“三好”,即队列好、习惯好、清洁好;卫生秩序强调“五无”,即地上无污迹、墙面无污染、桌椅无刻画、门窗无积尘、洁具无污垢。学校要以扎实的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常规遵守中成人。
2.活动体验促成人。学校充分发挥团委、学生党校、团校、学生会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开展了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紧紧围绕“全国和省中职文明风采竞赛”项目,重点抓好“文明礼仪、感恩励志、理想信念、安全法纪、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微型德育课,黑板报、手抄报,图片展,听报告、看录像,写征文、作演讲,校外实践等形式同时推进,而且一月一主题,周周有活动。学校的主要德育活动设计为:文明规范月、学风建设月,理想信念教育、纪念“五四”大合唱、新生军训、感恩励志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金秋艺术节、快乐假日行动等等。各项德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成人。
3.文化陶冶促成人。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依据校训内涵,构建校园精神文化;体现学校办学思想、校风、教风、学风,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了和谐的文化氛围。依据“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标,构建校园行为文化,体现在常规养成教育和活动体验教育中。依据专业特点,构建校园专业文化,如工科类专业将机电企业文化与校园环境布置、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专业文化。校园内的文化雕塑、碑石铭文、标语牌、宣传栏、黑板报、具有专业文化的实习场所等等,都潜移默化地激励着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的文化艺术节,校团委组织的社团活动,广播台、校园网、校报、团刊的正能量宣传等都全方位营造出文明、健康、高雅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在文化陶冶中成人。
4.自主管理促成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学校在狠抓外力作用的同时,积极倡导以内养外自主教育。学生个人推行“五位”管理(座位、床位、餐位、岗位、工位),要求进行五位一体的自我调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度。学校强化学生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学生会要机构健全、纪律严明,从课堂到课间,从纪律到卫生,从上课到就寝,要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管理模式让学生“思想自醒、行为自律、个性自强”,促进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人。[3]
(二)成才教育是关键,培养学生做修技精技的技术人
1.知识滋养促成才。课堂知识学习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心,是实施“三成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知识学习不仅是未来职业的需要,也是培养良好品德的载体。学校加强课程改革,以“文化过关,理论够用,技能较强”为目标,以“确保基础、分层推进、差异实施、激发潜能”为策略,使学生胜任学习、有效学习、忙碌学习。教学管理中,以学习过程管理为重点,着力提升早读课、自修课、实训课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处于认真忙碌的学习状态之中。学校抓实知识学习,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培养了学生追求上进、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良好品质。学校还高度重视对口单招工作,把单招工作作为打造学校品牌、发展学校的内涵、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重要途径。
2.技能训练促成才。专业技能是职校生的优势,一技成、事事成。学校积极稳妥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并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通过项目模块教学、模拟仿真教学、顶岗实习强化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学校每年都要举办“技能月”活动,以激发同学们的动手热情;学校实行“双证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技能证书考试,毕业生离校时都持有毕业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3.竞赛比拼促成才。竞争出活力,竞赛出人才。各级竞赛(技能竞赛、创新竞赛、文明风采竞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是促进学生又好又快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出台了各类大赛奖励方案,积极鼓励师生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和文明风采竞赛。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校级竞赛,遴选优秀者参加高一级比赛。各类竞赛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营造出“人人苦练技能,个个争当能手”的争先创优浓郁氛围。
4.实践磨砺促成才。实践长才干,实践出人才。一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不断加强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内加大了国家级实训基地、省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在校外与地方上的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实训基地。这样,实践教学零距离衔接了专业教学与就业岗位,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开展了“快乐假日”社会实践活动,鼓励、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门家门、深入企业田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三)成功教育是目标,引导学生做立业创业的职业人
1.环境氛围促成功。成功教育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和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晨会讲评、校会讲话、黑板报和宣传橱窗等阵地进行成功理念的宣传。学校还通过教室环境设计、宿舍文化布置、名人警句标语张贴等营造“人人渴望成功、个个努力成功”的精神氛围;通过开设“我自信、我坚强、我成功”的主题班会、微型德育课,不断增强学生成功信心和欲望。
学校积极宣传成功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一方面,宣传各专业优秀毕业生成功事迹,如省市级劳动模范典型代表、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代表、大学生村官创业代表、自主创业典型等等;另一方面,打造在校生的优秀成功典型,学校每学期都开展校园之星评比活动,评出礼仪之星、学习之星、技能之星、进取之星等。学校还利用各种载体及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学生的感人事迹,以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为学生成功鼓劲。
2.生涯规划促成功。为了改变职校学生学习无目的、职业无规划、在校生活无兴趣等令人忧虑的状态,学校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旨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成才愿望,增添成功动力。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分为三步:第一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校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立未来目标并制订切实可行的长、中、短期行动规划。第二步,促进学生迈向目标。学校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和学生自主成功等阶段,帮助学生执行规划,逐步靠近、实现目标。第三步,调整修正规划。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适时的反馈和修正,以便更好地执行计划。[4]为了让生涯教育富有实效,学校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渠道: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我的未来不是梦”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参观当地人才市场,了解相关专业设置、就业情况、人才需求状况;组织学生开展行业体验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使每个学生明确了人生愿景、职业目标及近期阶段性目标,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向成功目标靠近。
3.搭建平台促成功。学校从创设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体验成功、重拾自信。学校每年举办体育运动会、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中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收获成功;学校团委着重抓好社团建设,为广大学生搭建了“成人—成才—成功”的平台。学生社团分为社会实践类、文娱体育类和兴趣爱好类,社团总人数达到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学生社团是实施成功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社团活动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机会;学生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既促进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学校还搭建了“创业之家”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成功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充分锻炼、展示学生才能,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成功自信,为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激励评价促成功。学校以成功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了适应职校生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和适合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德育学分制”,突出主体育德和过程管理,充分发挥激励评价制度在学生成人成才成功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德育学分指标体系由基本学分、奖励加分和违纪减分三个模块组成。学生遵章守纪就加分,违纪减分,每月考核,学期累计确定学生德育学分。学生德育学分与学生的评优评先、奖学金的申请、毕业就业的挂钩,促进了学生自身言行举止的进一步规范。“德育学分制”中加分激励性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主动争取成功的积极性,对学生们的长远发展产生了良好影响。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三成教育”的内涵和实践也将不断拓展、延伸,这项工程有起点,没有终点,为学生文明成人搭台、为学生技能成才铺路、为学生立业成功奠基永远是职教人不懈追求的方向和永不放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孝胜.建立“三成”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6).
[2]郭建福.在中职学校实施成功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3]范丽萍.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浅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1).
[4]曹元峰.浅谈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化教育[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
(责任编辑:张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