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市县一体化运行监控体系实践与探讨
2014-04-29宋敏王孝友
宋敏 王孝友
【摘要】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完成及深化应用的推进,信息通信支撑作用日益凸现。本文通过将市公司信息通信专业管理机制及方法延伸至县公司,结合信息通信考核指标体系,确定信息通信运监内容,建设运行监控平台,最终实现信息通信专业的统一监控、统一客服和统一运维。通过池州供电公司的实践表明信息通信一体化运行监控体系的建设可全面提高专业管理效率、运维质量、服务能力及安全水平,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实效。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市县一体化;运维监控;体系;实践
引言
随着池州市县公司电网规模的不断增长,变电站、供电营业所等基础设施的增加使得信息通信网络覆盖地域增大、信息通信设备数量激增,业务应用对信息通信的支撑要求越来越高,对信息通信的运维管理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同时随着国网公司对信息通信专业安全运行要求的标准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市公司信息通信管理运维水平不断提升,基本保障了业务应用的稳定、安全运行。但县公司作为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信息通信专业业务与市公司逐步融合,县公司信息通信的管理水平也成为整个市公司信息通信专业管理水平的基线,只有全面掌握县公司信息通信专业运行现状,有效提升县公司信息通信的管理水平才可提升全网的信息通信安全。为此有必要加强县公司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的运行监控,构建全新的信息通信市县一体化运行监控体系(以下简称运监体系)已成为迫切需求。
1.需求现状分析
1.1 现状分析
池州供电公司下属县公司根据自身信息通信运行现状及管理需求,本着满足生产应用基本需求、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在市公司的统一安排下进行了部分支撑系统的建设,包括VRV桌面管控系统、防病毒系统及北塔网络管理系统,其中多数系统依托市公司硬件设施及部署的信息系统。目前系统建设可满足县公司日常运行监控基本需求,但存在如下问题:
(1)县公司部分业务系统部署在市公司虚拟机或业务系统中,受限于或系统缺陷、系统运行效率低、系统故障维护不及时。如贵池、青阳、石台公司的趋势系统直接接入市公司系统,由于系统不支持分区域告警,使得运维工作主要集中在市公司,县公司被动接受运维工单,整个处理流程效率较低。
(2)县公司部分信息通信业务系统缺乏必要的系统运维与系统完善,目前多数系统只能提供设备故障告警。同时由于版本差异,不能和市公司系统实现级联管理。
(3)由于缺乏运维人员及完善的管理考核机制,县公司信息系统基础数据质量不高,深化应用水平较低,无法适应更精细化的管理需求。
1.2 运行监控体系需求
针对池州供电公司信息通信运维现状,提出建立市县信息通信运行监控一体化平台,并满足以下管理需求:
(1)借鉴市公司实行的信息运行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县公司管理现状,给出适用县公司信息运行过程评价的动态指标体系设计,并建立指标动态调整机制;依据指标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县公司指标对标活动,发现市、县公司管理差异点并进行改善;
(2)建设一体化监控平台,打通市县公司北塔网管系统、趋势防病毒系统、VRV等系统之间的数据级联,并基于指标体系在市公司层面实现统一的系统应用指标监控;实现县公司信息、通信故障的实时告警及市公司层面的实时监控,并建立工单闭环处理流程,通过规范工单处理流程提升县公司的运维水平;
(3)以建立监控运行一体化平台为依托,实现对信息通信网络、设备、业务系统、终端、信息安全、机房的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全面提升信息通信系统运行管控能力;以平台建设、运维经验为基础,依托网省公司信息通信制度标准,研究制定市县信息通信一体化监控标准体系、一体化运维工作标准体系。
2.系统建设
2.1 建设目标
根据1.2节描述的需求,同时依据网省公司对信息通信专业的运维管理规范,通过建设信息通信一体化运行监控体系,统一市县公司信息通信管理方法,将市县公司信息通信资源纳入统一监控运行,建成信息通信设备实时监控、信息通信资源统一调配、信息通信缺陷闭环管理、信息通信方式在线管控的信息通信一体化运行监控系统。健全完善信息通信市县一体化运行监控管理和技术标准,优化信息通信运行调度人力资源配置,最终建成信息通信市县一体化运行监控体系,保障信息通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2 建设方法
体系建设涉及到多应用系统数据抽取、分析及管理流程优化,是一项长期优化工程。为此立足池州供电公司信息通信专业现状,在体系建设时先确定建设范围及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满足市县一体化运行监控需求的业务流程并确定体系建设功能。
(a)运监范围定义
根据信息通信运监业务需求,结合信息通信考核指标体系,确定信息通信运监范围。运行监控对象包括网络设备、机房环境和服务系统三类。其中网络设备包括信息专业的网络设备(内外信息网)、主机、终端及安全设备,通信专业的传输网、交换网、支撑网及接入网设备;机房环境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服务系统包括VRV桌面系统、趋势防病毒系统。
(b)运监业务流程设计
现有市、县公司信息通信业务流程独立运行,难以支撑目前的市县一体化运行监控需求,运行监控信息流转不及时、运维人员调配效率较低,需要重新设计综合市县公司人力资源、系统资源及管理目标的运行监控业务流程,并以业务流程为指导建设信息通信一体化运行监控体系。
本文流程设计以信息通信运行监控运行值班和186服务台为核心,实时监管信息通信系统运行状态,统筹监管信息通信资源变更、检修等工作(承担许可、安全监护职责)。主要流程包括运行值班、186服务台、一单两票、缺陷管理、检修管理、方式管理、日志管理(信息)、基本信息管理和资源管理。
(c)运监功能设计
围绕综合运行指标及业务流程,一体化运行监控体系建设监控中心、告警中心、运维中心及评价中心,主要功能规划如图1所示,详细功能规划如图2所示。
图1 一体化运行监控体系功能规划
图2 一体化运行监控体系功能设计
图3 信息通信系统市县一体化全景监控视图
为最大复用现有系统功能,监控中心采用异构数据抽取方法集成多个应用系统的监控功能模块,同时在监控中心的不同屏幕展示业务系统的监控界面。
2.3 综合运行指标管理
信通信运维工作的量化考核是管理工作的重点,合理的量化考核机制可促进信息通信运维水平的不断提升。如何合理的设计运行考核指标,评价信息通信专业运维质量,是一体化运行监控体系建设的重点。本文以现有市公司运行指标库为基础,结合县公司的运维管理现状,首先建立起全面的考核指标库,再根据县公司的运维水平及各个阶段的管理需求,从指标库中选取部分指标构成当前阶段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包括现有各类设备和系统的各类异构信息,如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应用系统和终端管理中各种事件,以及经过综合分析后设备运行状态预测等。为便于监控人员直观掌握指标现状,一体化平台通过图形化方式实现关键指标的综合展示。以下是池州供电公司建设的运行指标图形化综合展示系统界面。
2.4 系统实现 (下转第109页)(上接第73页)
监控中心及运维管理中心是一体化体系建设的重点。
(a)监控中心
在市公司建立集中监控中心,实现市县信息通信系统运行监控一体化管理和集中实时监控,实现对市、县公司信息通信网络、网络设备、业务系统、终端设备、信息安全、机房的实时全面监测,实现信息通信系统运行监控和故障信息的统一显示和发布。
在图3中上方通过气泡图的形式展现各个系统的运行情况,图中每个小气泡代表一个系统的一项指标,绿色图标表示系统的这项指标运行正常,红色图标代表系统指标有告警信息并提示业务人员处理,带感叹号的图标表示系统指标有告警信息并提示业务人员处理。当图标是红色或者是带感叹号业务人员可以点击查看该指标的具体告警信息。
在图3中下方是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告警信息的处理情况、待办工单和链接地址,告警信息的处理情况显示各系统的运行告警信息包含告警时间、单位、系统、事件等级、描述、状态和事件类型,当其中一条告警信息变成已处理,该行字体的颜色变成银灰色以便区分未处理的告警信息。链接地址是把各个运行系统的地址集成在以便业务人员快捷的进入各个运行系统查看告警情况,点击右边的箭头即可进入该系统。待办工单和库存资源统计各个状态的数量。
(b)运维管理中心
以集中监控中心为依托,采用分级处理模式,建立市县公司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流程,将运维管理工作以任务工作单的方式传递,设计科学的、符合运维管理规范的工作流程,在处理过程中实现电子化的自动流转,缩短流程周期,减少人工错误,并实现对事件、问题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追踪、监督和审计。同时提供对市县一体化运行监控信息系统运行情况、事件响应、运维工单等的综合评估、考核管理功能。
3.建设成效
市县公司信息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是保障电力信息网络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池州供电公司通过建设信息通信一体化监控体系在市县公司信息通信一体化运行管理方面做了有益的实践。通过将市公司信息专业化管理方法延伸至县公司,结合信息通信考核指标体系,确定信息通信运监内容,部署运行监控平台,最终实现了信息通信专业的统一客服、统一运维和统一监控。随着一体化运维体系的建设,公司信息通信专业管理效率、运维质量、服务能力及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取得了很好的应用实效。
(1)设备集中管控
实现对市县公司信息通信设备的集中管控,管控率达100%。
(2)终端规范管理
实现对市县公司内外网终端进行集中监管,规范终端入网、维修、更换、应用等流程,确保终端设备状态在控、可控、能控。
(3)业务规范操作
实现市县公司信息通信设备集中管控、资源统一调度,通过工作联系单、工作票等措施,规范信息通信业务操作,确保信息通信系统稳定运行。
(4)安全有效管控
通过对市县公司信息通信设备的集中管控,实时监视,及时发现隐患、消除缺陷,切实降低安全风险。
(5)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
通过信息通信市县一体化运行监控体系试点建设,打造安全、稳定的信息通信系统,为“三集五大”体系正常运转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
4.总结与展望
信息通信市县一体化运行监控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的发展完善,建设过程中涉及环境、网络、系统、业务、人员培训等各方面的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的缺位或失误都可能影响运维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为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强化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体系,加强信息通信系统调度管理体系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切实提高信息通信系统运维水平和工作质效,确保信息通信一体化监控体系在电力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云,姚继明,建波.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探讨[J].价值工程,2012,36:43-45.
[2]潘崎.浅谈电力系统中信息通信融合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12.
[3]常英贤,张鑫,谢飞.信息通信融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3(04):36-38.
[4]王志强,蒋城颖.电网企业信息通信融合的探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3(10):1-4.
[5]周海艳.浅谈县级供电公司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29:212-213.
作者简介:
宋敏(1983—),女,安徽池州人,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信息通信运维及管理工作。
王孝友(1977—),男,安徽池州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用电信息采集运维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