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程的一种交互设计模型

2014-04-29徐刚朱自强马明琮

电脑迷 2014年15期
关键词:学习资源网络课程微课程

徐刚 朱自强 马明琮

摘 要 为了使微课程能有效促进学习,从微课程的课程属性和资源属性两方面入手,提出了一种开放性和交互性的微课程概念设计模型。关于微课程设计,除了重视它的课程属性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外,还要考虑它的资源属性需进行交互设计,给出了微课程单元和微课程群的交互设计模型,该模型兼顾了微课程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可有效地防止微课程内容过度碎片化、简单化。

关键词 微课程 学习资源 教学设计 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1微课程定位和设计理论来源

1.1微课程定位

关于微课程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从广义到狭义,从要素到功能,从过程到结果,从设计到评价等不同的视角和应用情境,提出50多种定义。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李玉平老师认为,微课程创造了一种5分钟学习模式;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华东师范大刘名阜博士认为微课程应是一种适应现代快节奏,适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而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精细化设计的讲座长度不长于10分钟的内容精、容量小的新型课程形态。这些概念都是将微课程作为课程孤立地看待,当借助网络媒介进行传播时,呈现的却是一种资源形态,导致在设计上只关注课程内容上的教学活动,缺乏在网络资源交互方面的教学活动,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关于微课程概念本文不做讨论,但它有以下特点:当作为课程属性时,具有知识点单一、知识点不可再分、自足性等特点,当作为网络资源属性时,具有容量小、时间短、交互性、可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

1.2设计理论来源

本文微课程交互设计理论根据是认知负荷理论,该理论是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于1988年首先提出的[8]。主要是关于工作记忆的研究,认为: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长时记忆在本质上是无限的;将学习内容积极理解和消化,将工作记忆转换和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如果超过了工作记忆的资源,那么学习将会无效。其中影响认知负荷的基本因素有三个:个体的先前经验、学习资源内容以及学习资源组织和呈现方式。认知负荷理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继建构主义理论之后又一个对教学设计起重要指导作用的心理学理论,研究方向正从传统学习领域转向网络学习领域。按认知负荷的不同来源,可以把认知负荷分为三类: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内部认知负荷依赖信息材料的内在难度,有多少组成成分和它们之间是如何影响的。当信息材料的组成成分很多,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复杂时,内部认知负荷会非常高。外部认知负荷依赖信息的设计方式,资料组织的方式和呈现的方式。当信息的设计与呈现方式不够好时,用户必须从事与信息无关的认知加工,外部认知负荷会增高。

2微课程设计分析

微课程并非是传统网络课程切片化后的组合,每个微课程的“微”主要体现在短小精悍且开放,与网络课程全面系统且较封闭有明显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要体现交互性。微观(Micro)、中观(Meso)、宏观(Macro)早已作为描述教学产品和教学设计的视角。在设计教学技术产品时,微观视角的设计指向于产品本身,宏观层面的设计则考虑产品在更大情境中的影响和应用。宏观、中观、微观的设计使得教育产品设计的粒度逐渐递减。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型致力于开发大单元的教学。微观设计主要指设计和制作小单元的教学,用于制作小的多媒体教学产品内容,比如短小讲座(Micro?Lecture)、Podcast和互动模拟等。它的内容设计基于组块(Chunk)的理念,将相关信息组成知识模块。模块内容大小与信息的复杂度直接相关。

3微课程交互设计原则

根据上述设计分析,微课程设计既是微观设计,又是宏观设计。当作为微观设计,既要体现微课程的课程属性,又要体现“微”特点,因此作为微观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课程内容完备,微课程内容能够体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甚至教学评价。第二,知识点不可再分割,不能划分成更小的知识点,即方便课堂教学内容的再组合,也方便学习者自学时根据个体先前经验选择不同学习路径。

当作为网络学习资源进行宏观设计时,即体现微课程单元的交互性,又要体现微课程群的智能性,因此作为宏观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1)微课程单元设计上要能够“学”“测”“评”一体化,每个微课程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是一次完整的学习交互体验。

(2) 在功能设计上要体现泛在学习,既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主动有选择学习,又可以被动“推送”到移动终端进行强化学习,形成泛在学习交互环境。

(3) 重点信息清晰可辨,尽量通过界面设计体现出课程群的组织结构和语义关系。

(4) 微课程群层次具有纵深性,满足不同等级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能提供深层学习。

(5) 开放微课程资源,允许学习者参与到微课程资源的建设,以协同和协作的方式提升微课程质量;未来的网络学习资源可能是一种开放的架构,在教师完成微课程资源的初始建设后,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对微课程资源进行评价和完善,使用集体协作的建设方式。

(6) 允许学习者以微课程资源为桥梁进行交流评价。

(7) 在正式学习的框架下,一体化体现原有的网络课程与微课程之间的关系,兼顾其系统性和完整性。

猜你喜欢

学习资源网络课程微课程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O2O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新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阵地开辟的探索与研究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