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写而读:阅读教学的重构
2014-04-29潘苇杭潘新和
潘苇杭 潘新和
阅读的目的是多元的,但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个人言语表现、精神创造的欲求,满足人类文化、文明的承传、发展的需要。离开了“为什么读”这根缰绳,“读什么”“怎么读”便可能误入歧途,阅读教学便低效、无效以至反效。
一、为什么读——为什么要教阅读
(一)从个人的视角看读书的目的
1.涵养德性、性格
读书可以培育人的精神、个性。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阅读关乎教化,阅读文化经典,是培育良好的德性、性格所不可或缺的。
2.懂得处世、交往
读书,可以从中学会如何為人处世,与他人交际应对,并获得基本的文化素养。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阅读使人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获得社会生活的能力,与他人良好地沟通、相处。
3.取知识(含情感、思想)、才干
读书,可以满足人的求知本能,促成才能发展。知识高于经验,知识的学习,其功效胜过单凭经验的思考。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荀子也如是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阅读能够获取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增长才干,滋养智慧。
4.学习写作、创造
读书,可以获得精神创造力、言语表现力。这是对前三条的含蕴与升华。言语表现、精神创造即写作,是读书的最高价值所在。涵养德性、性格,懂得处世、交往,获取知识、才干等,只有最终都融入到写作——言语表现、精神创造之中,其意义才能得以最佳呈现,其建树才能超越时空。
(二)从人类的视角看读书的目的
1.为人类文化、文明的建构奠基
人类物质家园、精神家园的建构,最重要的基础便是读书、求知。知识,是人的精神创造的成果,也是人的精神创造的充分必要条件。人是符号的动物、言语的动物,人类的特性就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自由理性”。人类的一切认知和观念,主要是建构在以语言为载体的求知、思考之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写作,才可望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共同愿景。
2.为人类精神生命的延续
言语表现、精神创造是人类的本能,阅读也是一种本能,为言语、精神创造的延续所必须。胡适说:“人类之所以与别的动物不同,就是因为人有语言文字,可以把智识传给别人,又传至后人……”(胡适《为什么读书》,见《胡适论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页)读书、写作,个人精神创造的成果融入人类文明、文化史中,为后人所继承、发展。读书,是人类精神生命承前启后的媒介。读书、写作、读书、写作……是人类精神血脉薪火相传的良性循环。
3.为人类价值的实现和品质的提升
人类在读书、求知基础上,通过写作进行精神创造,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途径。没有读书、写作,人类不可能进行高水平的理性思维、精神创造,人类的智能、思维质量无法得以发展、提升,人类品质无法得以提升。
这样,读书的具体目标与终极意义就弄清楚了。具体目标是为了涵养德性、人格,处世、交往,知识、才干;终极意义是以言语表现、精神创造,彰显个人乃至人类的生命、精神的存在价值。
最简单地说,阅读,是为了写作;教阅读,就是教写作。换言之,教阅读是为了培育言语动机、写作素养。
二、读什么——阅读教什么
为培育言语动机、写作素养而读,就要读作者为什么写作,该文具体而微的构造,写作的运思过程,要写出这样的文体、文章,需要具备哪些写作素养、能力,为学生写作同类文章培育相应的写作素养。
写作素养分为非智能素养与智能素养。前者的重要性大于后者。
(一)写作的非智能素养
从阅读中培育写作的非智能素养,首先要清楚作者“为什么写作”。将上述对“为什么读”的认知,转化为对“为什么写”的认知,教学生懂得作者“为什么写”,实即激发其言语动机,唤起写作欲、表现欲、自我实现欲,这应是贯穿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
每篇文章具体的写作动机都是不一样的,作者的表现意图也是千差万别的,这都需要在教学中去探究、发现,潜移默化于学生的写作心理、行为,以激起他们对写作的热爱与向往,对自身言语生命的憧憬与追求。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石、根本。
此外,写作的非智能素养还包括与写作相关的德性、情感、态度、习惯、意志等精神与心理因素的培育。学生要从文本中读出作者对写作的热爱,对写作精益求精的追求等,并将此迁移到自己的言语生命意识中去。
(二)写作的智能素养
系统培育写作智能素养,是阅读教学内容的基本目标、具体目标。统摄、择取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从中获得对美文与美文写作能力的基本认知。
历代经典告诉我们“美文”是怎样的,好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要写出好文章者须具备哪些智能素养。读出这些,才能迁移为学生自身获取、积淀写作智能素养的目标与途径。
须从文本中解读的写作智慧、智能、技能内容如下。
写作才情:灵性、智性、悟性、诗性;
写作学养:文内功夫与文外功夫的统一,即内核学养与外围学养的统一;
写作意识:最基本的是创造意识,涵盖主体意识、客体意识、读者意识、载体意识;
基本表达方式:叙事、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文体写作要素与技法:学习小说、诗歌、散文、新闻、随笔、杂文、评论、论文等真文体的要素与技法,摒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伪文体、伪写作;
文章体式感:文感、篇感、段感、句感、词感。
写作行为感:培养基本学养、选题、感知、立意、选材、结构、表达、修改、反思……的能力;
贯穿、渗透于“两感”(体式感、行为感)中的写作核心竞争力:言语想象力、创造力。
这些就是写作智能素养系统的构成因素,非智能素养或显性或隐性地渗透其中。语文教材以此為基本内容进行编撰,特定的文本服务于特定的教学目标,师生就会知道某篇文本主要该读什么,而不至于“乱读”。
并非每篇文章的阅读都要面面俱到,也不是可以就上述内容随便挑点什么作为阅读内容。每篇文章“读什么”,从总体上说,要体现作者因言语“表现”而显示出自我生命“存在”价值这一总目标。在这个总目标指向下,建构起一个写作素养教学系统。需要“读什么”,是由写作素养教学目标系统、结构与要求决定的。这就是“写作—存在本位”思维下“读什么”的具体目标的确立。
三、怎么读——阅读怎么教
“表现—存在本位”思维,则是决定“怎么读”(怎么教、怎么学)的主旋律。
(一)教法理念
言语动机培育,是教法思维的主线,也是教师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应渗透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身教重于言传,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写作树立一个精神上的高标,任何教法,任何典型案例,都不如教师爱写作、会写作,教师现身说法对学生是最具感召力的。
(二)教法原则
以写为本。“写作—存在”这个总目标时刻都在引领着阅读,阅读教学要始终围绕着写作。语文教育中学习修德、处世、求知的特殊性,在于它始终与“写作”素养的培育融为一体,是在揭示文本中潜藏的写作奥秘的过程中,体验、汲取作者的德性、阅历、胸襟(知、情、意)素养,助成学生言语人格与写作能力的发展。
为写择读。围绕培育写作素养的目标,选读相关的经典名篇(包括文言文、白话文)、学生作文(优质文、问题文)。纯粹的文本理解性的目标,不应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也不应作为教学重点。写作学情重于阅读学情。
以写促读。对文章体式、写作行为的认知,对作者的写作动机、素养、写作运思过程与文本特点的探究等,这些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教材中设置的写作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问题、课题,借助写作来达成。要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以评点、札记、鉴赏、随笔、评论、小论文等方式,推动对文本的深入思考、理解,促成对写作教学目标的达成。
由读悟写。在对作者写作行为的还原过程中,要让学生进入具体的写作情境中去,感同身受地体验写作的发生、构思、表达、修改等行为,与作者同步运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与作者、文本、教师的对话与交流,体验言语创造的进程,反思自身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潜移默化地积累写作认知与经验,提高写作灵性、智性、悟性。读出文本的个性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从文本个性中寻求文体共性。
读以致写。从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语文”是为了提高写作素养与能力而开设的课程。不但读的目标是写,听、说的目标也是写,其他语文教学、活动也要与写相互关联。当然,不是每堂课都要进行写作训练,但要让学生每堂课对写作都有所体会、领悟。
(三)教法常规
在培育写作智力素养的过程中,渗透着培育写作非智力素养。
在培育智力素养上,将静态的文本——文体分析与对作者写作行为过程的动态还原相结合。立足于培养文章体式感与写作行为感。文章体式是目标,写作行为是手段。写作行为是针对特定的文体目标而言的。一般来说,先要培养一定的体式感,进而才培养相应的行为感。否则,写作行为便是无的放矢。
阅读,指向言语表现与人的存在,这是治疗“乱读”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