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动画片融入电视剧产业之探讨

2014-04-29韩久海

今传媒 2014年10期
关键词:融入

作者简介:韩久海,男,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学理论课程及电脑美术和动画教学工作。

摘 要:动画片广阔市场必须真正打开。动画片的分级制度势在必行。動画片如果要融入电视剧产业当中,需要完成的基础工作还很多,到现在为止,中国电视动画片在这方面并没有迈出步伐。市场没有更广泛的打开,动画片根本就没有多少题材可言,从而级别上的规定也毫无意义。所以,在这两方面打好基础后,通过电视剧的近水楼台,中国动画会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为庞大高效、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真正获利产业。动画片和电视剧产业的共融性成为动画片发展的优越条件。

关键词:中国动画片;融入;电视剧产业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090-03

当今中国动画片生产有规模但普遍质量不高,很多现代产品由于各种因素悬于社会舆论指责和嘲讽的风口浪尖之上,情况并不乐观。就如2013年播出的《熊出没》,由于角色台词设计不佳成为媒体和大众批评的目标。普遍反映在第一集首播短短十分钟左右就出口21句所谓“脏话”。同时也有很多家长反映动画角色配音方言问题和动作问题影响了小观众的语言习惯和生活习惯。这里大众、媒体和评论人千夫所指多将问题的矛头对准动画片不“文明”举动对儿童行为规范和未来成长中的深刻荼毒。

实际上我国本土动画饱受批评,甚至经由投诉而叫停的产品并不少见,如《虹猫蓝兔》就曾因被指责为过于血腥而叫停。而大红大紫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一样因为有儿童模仿“烤全羊”而成为众矢之的。整体批评的矛头指向动漫作品的“粗制滥造”,或是缺乏对于下一代的“教育”思维,甚至有媒体痛心疾首的搬出巴尔扎克的名言来阐述动画片对儿童教育的关键作用[1]。这种局面的产生究其根源其实并不在于仅仅某一作品的低劣,实际上,动画产业在我国的市场运营和体制还不够科学合理,不具有结构性的整体模式,甚至于产业“定位”都是一片荒原。

一、动画片广阔市场必须真正打开

我国从2003年已经开始规划中国动漫产业的振兴和发展了,于当年国家广电总局提出《关于发展我国动画产业若干意见》,为中国动漫发展掀开序幕。

2004年,被认为是我国的动画年,在这一年出台《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即“24条”重要政策,提出制播分离,建立产业链,培养扶持现代动画企业,实行国产动画片题材规划制度,实行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播出办法和国产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制度。

2005年更是在“24条”基础上出台《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即“18条”补充政策,在一系列的政策带动下,动漫产业得以开始蓬勃发展。

广电总局在2006年限定黄金时间强制要求播出国产动画片[2]。中国动画片的曙光看似降临,却在市场定位上处于极度狭窄的境地。

中国动画片在年龄定位的认知上依然滞后,制作动漫产品的目标依然针对14岁以下低龄儿童。这其中由三方面因素对其产生影响。

(一)从企业方面来说

我国流行这样一种盈利迷信,“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成为企业主普遍认同的金科玉律,但是究其出处,一般都是所谓“犹太人说”,而因为犹太人是“世界上做生意最精明”的商人,所以他们说孩子的钱好赚就成为口口相传的佳话,一句以讹传讹、子虚乌有的谚语深层影响着中国企业对于幼儿动画片的痴迷偏执。

(二)从播出方来说

中国电视媒体长久以来对于动画片的定位认知没有逃脱传统的范畴,在思维结构上处于长久不变的状态。动画片的投入、制作和播出总是以少儿节目为思维基础,从“24条”可以看出,全文所提到的影视动画受众只有“少年儿童”,这样便直接导致国产动画片的定位局限于“少年儿童”,而“少年儿童”的题材和内容最为狭隘,则创作宽容度达到最低。

(三)从观众来看

我国人民长久以来一直将动画片认知为“孩子看的电视节目”,这与影视知识的普及低和影视文化断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实际上早期的影视雏形就是动画,如1878年美国摄影师梅勃里奇通过40台照相机拍摄奔跑的马并将照片连接起来快速播放[3]。

换句话说,影视作品和动画没有本质区别。所以动画片的题材和内容选择并不该仅仅局限于“少年儿童”。中国电影业起步并不晚,20世纪30年代中国影视业已经极具规模,从思想意识到具体手法上与国际接轨,只是后来文革爆发造成影视艺术的断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原点重新开始,认知上产生滞后和盲目,最终造成对动画片认知的偏差。

这三方面造成中国动画片在题材内容上处于极端狭窄的空间。而以日本为例,将动画片的消费主体定位于14~35岁年龄,形成合理健康的动画消费市场。这一点,我国至今虽有认知,但不认可。中国动画片定位将自己局限于“少年儿童”电视片的小小空间当中,那么就无法产生更加广泛丰富的题材和内容表现。而角色语言、造型、性格等刻画也只能囿于低幼环节。相对于日本完整市场体系,我国动漫产业向小头大身的畸形方向发展,未来堪忧。

二、动画片的分级制度势在必行

题材和内容的定位扩展,整个动漫产业的定位应该包含从中年到低龄儿童各个年龄层次的年龄段的需求。实际上当代80后和90后两代正是浸润在日本动漫产品之中成长起来的。然而这其中,80后一代已经步入中年;而90后一代则向中年迈进。同为两代人都在成年后继续保持对动漫产品的热衷。

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动漫产品的消费群是比较稳定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作品内容和题材的品味在不断上升和成人化。而我国动画片市场没有切实的抓住这个相比于“少年儿童”市场更加巨大的消费市场,一味埋头于消费群的基础部分不能自拔,这是不够明智的。实际上,80后和90后两代人如今所追逐观看的动画片还是日本动漫作品为主,很少涉足国产动画。

如果打开整体消费市场,那么动漫作品的分级分类制度成为不可逾越的第一个问题。分级制度这方面可资借鉴的实例在国际上很多,这里还是以日本动漫产业中的分类进行简要阐述,日本对动漫画的分类相当严格和全面,大体上分为:儿童、少年、少女、青年、女性和成人六大类,消费者可以涵盖社会各个层面,而成人动漫还有更为复杂的分类,动漫企业产品的级别划分由专门机构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评估来进行评定[4],在监管上“限制级漫画在书店里必须在不同区域摆放,并有专人监督。如果售货员觉得购买者年龄不够,会主动要求其出示身份证。[5]”而中国由于市场定位的狭窄性,造成动画片认知上的狭隘性,这在2002年便引进我国的《蜡笔小新》动漫作品中可见一斑,这部动画片在日本被定级在成人动漫,而我国将其认知为类似《机器猫》一类的幼儿动画,动画片在黄金时段播出,成人隐喻的粗俗内容被指责污染了少年儿童纯洁的心,最终发现是自己搞错了定位。

因此良好的分级制度和有效地监督模式可以使我国动漫产业形成有层次有监管的健康市场环境,是我国动画片市场全面开放所面临的第一道门槛。

三、非幼儿动画片融入电视剧产业体系当中

本文前两大部分,用很大篇幅讨论了动画片市场整体展开和随之而来的分级问题,并非累述,只有市场开放和定级才能为动画片产业创新、融入电视剧产业体系打好基础。当动画片市场整体打开之后,作品主要覆盖范围将全面成人化。这时,产品题材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刻,产品数量和种类更为多元化,则其市场价值更为丰富。同时在制作、发行、宣传、包装和后期衍生等则更为复杂,需要更加成熟完备的运营体制来进行操作。

当然,国外动画产业已也有借鉴实例,但是我国动画产业刚刚起步,与其亦步亦趋跟在国外产业模式后面模仿,不如直接使用本国已经成熟的运营体制。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中国电视剧产业从规模到体制上都已经非常完备,市场环境和运营方式日趋成熟,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电视剧生产和播出量第一的国家。“目前,全国平均每天生产电视剧40集左右,在全国1974的电视频道中,播放电视剧的频道有1764个,占总数的89.4%。[6]”成人化动画片未来的发展正在于与电视剧产业进行结构化的组合。动画片与电视剧的产业融合具有较大优势。

(一)动画片与电视剧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影视作品的鼻祖就是动画,国际动画组织对动画(Animation)的定义是“除真实的动作或方法外,使用各种技术创作活动影像,亦即是以人工的方式创造动态影像[7]”。也就是说,动画片只是在技术手段上与电视剧有所区别,而在故事内容上并没有提出任何区别限定。作为讲故事的一种视觉手法,动画片与电视剧在根源上是相通的。如果冲出少儿节目的局限,动画片一样可以表现电视剧思想和内容,同时一样可以根据电视剧制作的需要来进行制作。

这在很多有电视剧改编的动画连续剧中有所体现,比如2006年热播的古装情景剧《武林外传》在获得成功之后,于2007年改编为300集的动画片。从中也可以看出动画片与电视剧之间除了技术壁垒之外并不存在内容和表现上的冲突,两者可以很好的转化,而动画片可以很好的通过成人化的蜕变融入到整个电视剧制作体系和产业体系当中。

(二)稳固庞大的潜在观众群

同时动画片具有与电视剧一样广大的消费群体,前面已经提到,当代80后和90后作为中年和准中年人已经不存在“不可荼毒之幼小心灵”的问题。成年人的视野更加开阔,两代人对于动画片的喜好和追捧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其对动画片产业的消费热情依旧强烈,而对于动画片产品的消费能力却要比以往青少年时更为强大。这两个年龄段的观众绝大多数都已拥有稳固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自我生存能力;与以往父母的习惯不同,两代人的消费意识更为活跃。对于影视作品的喜好更加广泛,不但对动漫,对各种题材电视剧的爱好也非常广泛而坚决。所以,他们是更为稳固庞大的消费群体,动画片融入电视剧之中,对于动画产业和电视剧产业在收视率上可以达成双赢。

另一方面,35岁以上年长的电视观众,并不是从意识形态上彻底将动画拒之门外。可以说对动畫认知上的偏差造成了这一人群对动画片的误解,动画片一旦在市场定位科学放开,则在社会宣传和社会影响方面才会变得更为健康有序。从国家政府到动画企业应该努力扭转社会大众对于动画片低龄化的认知,应该将动画片的范围给予准确明示。而部分电视剧作品动画片化,或者用电视剧手法和模式拍摄动画片,会促进对于动画片的社会认知的再教育,则动画片的市场将会空前扩展。

(三)动画片在表现手法、张力和感染力上与电视剧不相上下

电视剧的拍摄需要大量的人员和设备投入,而对于所拍故事内容的准确把握,对于演员的演技、道具的应用、服装的款式等等又有要求,需要涉及多种技术知识,也需要大量不同领域的人才协同工作。这其中,演员的演技之细腻是动画片所不能企及的高峰,但是,对于具有更强感染力的夸张性表演,演员作为人类具有底线。而动画片可以通过人造角色,完成超出常人的夸张动作、表情,甚至电视剧无法实现的气氛或心理渲染。比如日本动画中经常出现的深色忧郁背景和突然出现象征郁闷的乌鸦飞过脑后。再如巨大的汗珠留下面颊,这些电视剧是无法表现,一切系于演员演技的功力。

而在道具和布景方面,动画片可以表现更为天马星空、效率超常的作用,如瞬间的时空变换,瞬间的暴风骤雨。当然电视剧通过道具布景和蒙太奇剪辑也可以实现,但是其投入和效率一样会产生很大限度。而动画片由于虚拟环境中生产,期所受的限制之小,和资金人员的投入之少,是电视剧所不能比拟的。

(四)整体资本投入的缩小

实际上电视剧拍摄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本相比动画片制作还是要高出很多的,而效率上也并不如动画片强多少。现代动画片制作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大量使用,在人员数量上大为缩减,而正规完备的电视剧剧组的人员之庞大,是远远超出动画制作人员数量的。这时候资金的投入,相比电视剧拍摄,动画片就会更为节省。当然,动画片制作者的个体收入应该加以提高,利益是促进一切产业发展的基础因素。

(五)在运营体制上动画片可以更好的融入和丰富电视剧产业结构

动画片产业在运营体制与电视剧产业基本重合,我国电视剧产业已经“形成了包括投资、制作、交易、播出和广告经营五大环节在内的,有电视剧制作方、购买方、播出方、观众和广告客户参与的基本完整的产业链形态。[8]”

这一完备的产业链条形式对于刚刚起步的动画片产业正好是一个培育成长的良好容器,通过相对先进、完整、准确和高效的电视剧产业框架的维护和矫正可以将现在中国动画产业通过“架培”方法真正达到强筋健骨的功效。使中国动漫产业通过动画电视剧的方式来拓展和丰富自己的内涵,建构自己的产业模式和体系。

正如赫伯特·西蒙指出的:“在一个信息丰富的世界,信息的丰富意味着另一种东西的缺乏——信息消费的不足。非常清楚,信息消费的对象是其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丰富导致注意力的贫乏,因此需要在可供消费的信息资源中有效分配注意力。[9]”电视剧在当今中国的精品量并不是很多,受限于制作环境、资金投入、制作水准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同质化、平庸化已经成为电视剧发展的最大障碍,而标新立异往往处于哗众取宠和胡编乱造的边缘,比如饱受批评的《横店》系列抗日作品。而动画电视剧的引入会给电视剧市场带来新鲜血液,并通过自身的特点来对电视剧进行补益。比如夸张的电视剧内容,如果以真实情境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总会给与观众一种“做作”、“胡扯”的感觉;而动画片的特殊身份和视觉特点反倒可以弥补这种缺憾。观众在观看动画作品时,已经先验的认可了动画片的夸张性和虚假性,观众反到更为注重动画片在表现上的巨大张力和在故事内容上的自由驰骋,因为动画片比起电视剧来说要更不“严肃”[6]。所以动画片不但通过融入电视剧产业来“修身齐家”,同时可以帮助电视剧来“平天下”。

四、总 结

动画片如果要融入电视剧产业当中,需要完成的基础工作还很多,而到现在为止,中国电视动画片在这方面并没有迈出步伐。市场没有更广泛的打开,动画片根本就没有多少题材可言,从而级别上的规定也毫无意义。所以在这两方面打好基础后,通过电视剧的近水楼台,中国动画会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为庞大高效、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真正获利产业。动画片和电视剧产业的共融性成为动画片发展的优越条件。

参考文献:

[1]玫昆仑.看动画片后粗口成章羞了谁[EB/OL].http://comic.people.com.cn/BIG5/n/2013/0814/c130243-22560656.html,2013-08-14.

[2]陈胜华.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07.

[3]王贵禄,王建斌.电影艺术导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4]冯硕.日本动漫的特性及其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5]金城:中国动漫分级势在必行[EB/OL].http://comic.qq.com/a/20061109/000023.htm,2006-11-09.

[6]吳畅.中国电视剧市场的运营管理规制问题探究[D].暨南大学,2008.

[7]郭金波.中国动画产业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8]李京盛.中国电视剧年度发展报告(2005-2006)[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9]张雷.经济和传媒联姻:西方注意力经济学派及理论贡献[J].当代传播,2008(1).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融入
“三特”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
论少先队活动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教育中的作用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融入
探讨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