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胡艺术的民族韵味和时代风情
2014-04-29郑颖
【摘要】二胡是我国很受欢迎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可以说,二胡演奏艺术对我国音乐艺术发展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中一枝独特绽放的绚丽之花,近百年来二胡以其独特的演奏艺术风韵赢得了中外许多著名音乐家的赞赏。虽然在二胡的发展过程中,其学习了西方音乐创作和表现手法,但作为我们国家的最有特色的弓弦乐器,其发展应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口号,因为二胡艺术的发展不仅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技术,还应该强调和突出我们国家自身的民族特色。因此,研究其民族韵味和时代风情,并如何对其进行继承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二胡;民族特征;传承;创新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过程,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二胡这一门古老艺术在创作形式和表演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对的高度。虽然二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了西方音乐创作和表现手法,但作为我们国家的最有特色的弓弦乐器,其发展应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要在吸收的基础上学习,同时突出其独特的、鲜明的民族特色。那么它的民族性特征是什么,它的特点是表现在什么地方?不管什么乐器,应该说,他们的民族性能、特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它从哪里而来,即它产生于什么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它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特点、特色?它和什么一起得到发展的?它在学习西方的同时是如何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的?等等问题都是我们必须去思考和方式的。可以说,刚才那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也是必要去研究的,要知道,这些可以为二胡教学、表演等提供很好的理论基础,特色也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民族、国家的“魅力”,而且还能够理性地对它的“魅力”有一个更为详细、全面的认识,或许这也就是我们这篇文章所想达到的目的吧。
改革开放后,市场机制逐渐融入到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来,二胡艺术这个领域也吹起了“时代风”,那么这个“时代风”会出现一种什么情况?二胡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韵,也就是所谓的继承传统民族中的特色并加以发展,这将是我们讨论的话题。
一、二胡概述
二胡是一门古老的,起源于宋代“奚琴”的外来乐种,发展期间“化腐朽为神奇”,经历了无数的辗转,在刘天华先生的带领下突兀而起,成为了如今大街小巷蓬勃发展的,百姓耳熟能详的一大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乐种。这是中国音乐家数十年共同努力的结果。
元代《元史·礼乐志》中有“胡琴制如火不思,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的相关记载书面记载了胡琴的制造原理,从而反映出胡琴在元代依然被广为使用。在元代,二胡是经常被用来演奏,以及在军队或蒙古仪式中也常常被广为流传的仪器。在《内蒙古历史摘要》里曾有记载:“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时,舞蹈艺术以及乐器已经出现”。文章中还讲到忽兀儿常常被用于祭祀。此外,此外,蒙古人民的二胡常用于民间合奏。有许多子类型弦乐器,包括雅正,小提琴等。
到了明代,在胡琴的基础上加了用于围定弦长的千斤,明代时的胡琴已经与当今的二胡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之后,明、清时期,拉弦乐器的迅速崛起,成为一些音乐活动,尤其是在戏剧中扮演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演奏技巧的要求也变得非常高,以此来表现出其魅力。而且,随着戏曲的广泛流行,二胡的使用也变得广泛。
可以说,二胡艺术经历了旧社会“乞讨”功能转型至“五四时期”初登系统教学的学院派的奠基典礼(刘天华先生之功绩),发展至80年代的创作高峰期,直到高超技术技巧的炫技时代的到来,经历了这些磨难、波折,直至今日高速稳定发展的新时代。全新作品层出不穷,高水准的演奏人才辉煌登场,集教学、演奏、创作、科研为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为二胡艺术的未来带来了勃勃生机。二胡教育的过程与方式也从“口传心授”的注重感觉体验的感性思维中逐渐“学院派”、“系统化”。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高度统一使得二胡艺术更快、更高地达到了一个内涵与技术技巧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的全新层面。
二、二胡艺术的特征、题材与发展
(一)二胡艺术的民族特征
大提琴家、指挥家帕布罗-卡萨尔斯曾说:“真正的理解并非来自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它来自我们从爱中学到的东西——爱自然,爱音乐,爱人。因为只有通过爱学得的东西,才能真正被我们所理解。”可以说,感觉和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是感觉的体验,感觉则是情感的经验的释放。情感需要已经感觉到的、意识到的、认知到的思维来实现。认识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从感性发展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当音乐深入到内心,给自己带来一种在任何其他时刻都无法得到的感受,这就是音乐的真谛。我们知道,二胡音色近于人声,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各种音响效果来表现人世间喜怒哀乐等复杂情绪。同时我们知道,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它是一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音乐体验的方法,而且这也是发展一切音乐能力的核心要求。因此,通过认知来体验情感,加强感觉,提高整体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二胡艺术的情感表达是艺术本身的价值体现,也是将作曲者、演奏者和欣赏者三者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情感在二胡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需要指导学生从音准感、节奏感、速度感、力度感、旋律线条感、音色变化感、强弱对比感等多方面进行培养与训练,积极调动学生的内心的音乐美感和生理机能,开发他们的音乐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觉和对美的情感思维逻辑的期盼与追求。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都印有具有一定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我们可以说,民族性、时代性就是是二胡艺术的基本特征、重要特点。具体而言,二胡的民族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乐曲结构中所体现的民族性特征
这里的“结构”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一个音乐结构、曲式结构,同时是和西方音乐的结构不同,因为中国的音乐,原产于一个强大的传统,亲近自然的和长期的指导宣教的方式让音乐远远超过了标准的西方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些结构建模更明显,可以很容易地按照音乐形式的结构划分;同时,也有一些结构更自由,更微妙的音乐架构,也很难通过音乐的形式来划分。中国音乐结构的重点是突出团结、统一,而西方音乐强调对比。中国传统音乐讲求在统一中求对比,通过渐变的方式来获得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和”的审美观。二胡音乐作品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是高度统一的,渐变的对比寻找这个重要的民族特色。
2.在乐曲旋律发展手法中所体现的民族性特征
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从二胡音乐艺术的百年历程来看,它常用的是传统的旋律,其中最常见、最普遍且最具民族特色的有变奏、承递、展衍这三种技术。这些旋律反映了所谓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一”的传统宇宙观的统一思想、原则,同时这也使这些技术得到发展的渐变类型,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美”的传统审美价值。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可以说,二胡旋律音乐作品很有民族特色,是二胡音乐作品民族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3.二胡的制作材料体现了民族文化特征
为什么说二胡很有民族特色呢?我们还可以从其制作工艺和制作材料来看,比如说,二胡的制作材料主要有蟒皮、老红木、花梨木、竹、乌木、马尾等,这些材料都是纯天然的。作为一名音乐表演者来说要想成为一名真正意义的演奏家,所付出的艰辛是非常任重道远的,不但与演奏技术技巧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样绝对离不开个人的文化修养。其实,这也是离不开纯天然的二胡这一工具的。使两个不同时间、不同世界、不同地域的思维达到统一与合并,展现出鲜明独特的音乐意义。因此,可以说,使用天然材料和对其保留就是尊重自然属性和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
(二)二胡艺术的题材、主题等
艺术的价值首先是给人们以美感,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和审美水平,审美观是对美的观念。审美水平是一个人对美的感受,它来自于美对心灵一次次的冲击。当你感受的美高于你的审美水平时,美就会对你的心灵形成冲击。而每一次的冲击,又使你的审美水平得以进一步的提高。艺术家能够及时地发现美、感受美、提炼美、再现美。演奏家演奏风格中的美感,体现了他本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水平。审美观没有对错之分,不同的审美观会得到不同欣赏群体的认同。在审美水平方面,演奏者必须大大高于欣赏者,才能给人以心灵上的冲击。这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以提高审美观、审美水平的能力。其实,这种所谓的能力就是一种感觉,具体来说就是一种音乐感觉。同时,我们知道哲学中所讲的感觉是一个传感系统,它和认知思维是一个紧密结合的调节机制。而音乐感觉是指人们对音响以及音乐运动形态的感知与分辨能力。
而二胡艺术中的题材和主题等均体现了一种美感和时代风貌、民族特色。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摆脱了以往的黑暗,开始了富裕之路。在此背景下,二胡艺术在选择主题上有了明显变化,摆脱悲伤的旋律、主题,逐渐开始成为社会主义赞美,赞美更幸福的生活,二胡艺术发展的更加强盛。《二泉映月》《江南春色》《战马奔腾》《河南小曲》等,这些作品二胡演奏的新主题,表明中国人的新精神。
二、碰撞与融合:兼具“时代风情”与“民族韵味”的二胡艺术
(一)传承传统、奏响民族韵味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来专门论述二胡艺术中的哲学思维,笔者认为在二胡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指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到对乐曲情感的把握,结合自己的情感宣泄,结合必要必需的技术技巧的手段,把音乐作品以全新的音乐想象展现给听众和观众。这是一个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的音乐行为。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对感觉和认知思维的确立,发展至结合感觉与情感思维的确立,最后到表演创作思维的确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体系,三者之间密切相关、融合互通,不可能缺一而存。
总而言之,二胡教育是一个艰难并且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的积极参与与共同携手发展。由于认知思维、情感思维、表演创作思维是高度统一进行着的。因此,在二胡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上述哲学思维的指引,才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专业艺术进行理论体系的完整化、系统化服务,才能培养出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并进一步为二胡艺术更加辉煌的前景而努力奋斗。
而事实上,艺术传播的根本意义在于去理解的心情,品味其独特的魅力,关键是它自己的特色。要知道,“时代风情”和“民族韵味”相互碰撞而出的“中国情”,才会使我们对深深的民族韵味相互传承。
(二)传播交流、奏响时代风情
中国的艺术形式有许多,这时就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加以传承,以更好更快地传播中国艺术,并蓬勃发展,它不仅仅是局限在中国人自己的领域,也为世界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正如,前文所述,二胡是我国很受欢迎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可以说,二胡演奏艺术对我国音乐艺术发展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中一枝独特绽放的绚丽之花,近百年来二胡以其独特的演奏艺术风韵赢得了中外许多著名音乐家的赞赏。虽然在二胡的发展过程中,其学习了西方音乐创作和表现手法,但作为我们国家的最有特色的弓弦乐器,其发展应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口号,因为二胡艺术的发展不仅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技术,还应该强调和突出我们国家自身的民族特色。因此,研究其民族韵味和时代风情,并如何对其进行继承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郭琴星.对二胡演奏艺术“提琴化”现象的思考[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8).
[2]郭琴星.当“民族韵”相遇“时代风”[D].西安音乐学院,2009.
[3]秋江.二胡演奏艺术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2).
[4]黄永勤.浅论二胡与二胡艺术的民族性特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2).
[5]周畅.二胡艺术的民族韵味和时代风[J].戏剧之家,2013,(1).
作者简介:郑颖,女,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