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上市公司研究介评:2001—2013

2014-04-29王瞿建

今传媒 2014年10期
关键词:传媒上市公司

作者简介:王瞿建,男,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媒经济研究。

摘 要:1990年的11月,作为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上海成立。1992年12月8日,赛迪传媒挂牌交易,成为了传媒行业第一家上市的公司。传媒企业逐渐打破封闭的运作环境,尤其是近几年在传媒产业政策不断松动的状况下,传统媒体企业纷纷触市。国内学者关于传媒上市公司也做了一些研究,因而对此进行简要介评。

关键词:传媒;上市公司;研究介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047-04

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明确指出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传媒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同样,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传媒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得益于逐步优化的政策环境,也得益于文化产品内需不断增长等内生性因素。

在20世纪90年代,传媒产业逐渐步入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这一融资渠道进行改制上市,从而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资本结构,实现企业资本价值的最大化。然而上市后,在新的传媒生态下,传媒企业的现状如何,如何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又存在哪些问题,这些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更是关乎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受到了政府机构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一、研究概况阐述

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就明确将“传播与文化”产业作为一个独立、基本的产业门类就传媒行业而言,这也意味着传媒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门类介入资本市场。因此,本文亦以2001为起点,对国内传媒上市公司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本文对2001年至今刊载于包括《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出版发行与研究》以及《新闻记者》等核心期刊上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梳理。

(一)文献发表量的分布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提出和推进,作为新兴行业的传媒产业逐渐迈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传媒行业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势头。越来越多的传媒企业融入资本市场开展资本运作。本文统计了2001年至今传媒上市公司研究的60余篇论文,图1显示了样本在统计时间上的分布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对传媒上市公司的关注和研究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6年以后,2011年则达到了10篇,这种情况跟整个行业的宏观环境是分不开的。

图1 2001年至今传媒上市公司样本研究文献时间分布图

(二)作者情况

从该研究样本来看,论文作者主要来自于国内各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以新闻传播学、经济管理的教授、研究员和研究生为主,其中一部分作者具有跨学科背景,其研究的视角多为宏观,微观层面以实证为主,研究方法逐渐范式化、程式化。

二、传媒上市公司(2001年至今)研究综述

(一)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概览

1.传媒上市企业类型

传媒产业涵盖了信息生产、加工、储存、传播、附加产品等诸多领域,如果以产业门类、行业划分标准以及主营内容三个维度为依据,可以将传媒企业分为: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业、信息传播服务业以及其他传播文化业等板块。据统计,在沪深两市中上市的传媒企业,出版类上市公司9家,广播电影电视业13家,信息传播服务业8家。翟文在《国内主要传媒上市公司简介》[1]一文中,将上市公司分为三个类型:传统型、成长型和涉足型。

2.传媒上市公司整体特征

上市公司中,在时间上表现出两段上市热潮,尤其是从2006~2012年最为突出。一些论文对上市的传媒企业进行分析,从各自的角度总结一些特征。

图2 沪深两市传统传媒企业上市时间分布

《中国上市传媒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分析》[2]中对在内地市场交易的28家上市传媒企业进行了分析,指出以2007年为节点,传媒企业上市的节奏前后呈现出由缓慢到加快的特点,这得益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文化体制的改革与深入促使了传媒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水平的提高,资本市场越来越开放,导致了传媒企业纷纷涉足资本市场。

传媒企业上市的方式一开始主要以借壳上市为主,例如2000年赛迪传媒借壳港澳实业上市,博瑞传媒借壳四川电器上市,后来逐渐转变为以发行新股为主的方式,上市的主体也逐渐从国有传媒企业为主向其他所有制传媒企业转变,其在市场表现中总体上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并且在初期,从主营业务辐射到衍生业务,越往边缘扩展,上市公司的数目就越多,这是国内传媒上市公司初期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但是不管怎么样,该篇论文中还指出,传媒企业的上市最终还是直接壮大了企业的实力,从传媒上市企业的经营绩效来看,这是显而易见的。2003年,翟文在上述文中归纳了三种类型上市公司各自的特征,指出:(1)传统型传媒上市公司本身就是依托媒体而创立发展起来的,位于中心城市,得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强有力支持,所依托的媒体的地域覆盖广阔,其主业明确且规模大,业绩显著,业务扩展能力强,如电广传媒(000917),东方明珠(600832)等。(2)成长型的传媒上市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大规模的投入,且将传媒也作为今后公司发展的战略重点,如赛迪传媒(000504),博瑞传媒(600880)等。(3)涉足型传媒上市公司大都是小规模地涉足传媒业,基本上属于个案投资,尚未将传媒作为发展的重点。这些特征尽管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但是就目前传媒上市公司来看,后继上市企业中也同样具备上述特征。

与其他行业相比,传媒行业具有一些自身的特性,《传媒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3]中对传媒上市公司整体运作特征做了总结,指出我国传媒类公司运作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传媒主业不突出:“在我国,所谓的‘传媒概念股离传媒主业,即传媒核心业务相距较远。”(2)经营规模小:“与年收入数百亿、数千亿美元的国际传媒集团相比,我国传媒类上市公司尚属于资本市场中的‘小舢板,经营规模相差悬殊”。(3)资本主题相对单一:“传播与文化类上市公司,特别是广播电视类上市公司,资本主体主要是国家”。(4)垄断竞争优势明显:“在传媒业态细分中,通常是依靠渠道之上,而不是依靠内容为王。发源于广电系统内部的关联企业在行业内相对垄断的资源中独占鳌头,成功上市的公司,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提供商,更像是资源的整合平台,依托行业政策保护形成垄断竞争力”,“如‘东方明珠‘歌华有线等传媒类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均为广电系统内部的国有企事业实体,拥有天然的行业准入通行证”,“凭借传媒垄断开展经营,享有体制内和体制外企业的双重优势,这是电视传媒上市公司所拥有的核心资源”。(5)过度依赖广告收入,“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传媒的经营性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其他经济来源微乎其微,造成公司对广告收入依赖程度高”。

(二)传媒上市公司研究

传媒上市公司研究相关学术文献主要针对于以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1.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研究

《我国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4]分析了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现状,得出“我国传媒公司上市融资使用效率总体上不容乐观”的结论,认为“我国传媒公司上市融得资金的使用效率地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融资成本低,较低的融资成本使得传媒上市公司‘重融资,轻使用;(2)缺乏有效监管,缺乏对融得资金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管加剧了公司上市的投机行为;(3)制度不完善。”

2.传媒上市公司资本研究

《论我国传媒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5]中论述了传媒上市公司资本机构的优化机理,指出企业融资方式与组合能否使得公司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衡量传媒上市企业资本结构优劣的标准,并以东方明珠,歌华有线、中视传媒和电广传媒为例,对传媒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做了分析,指出了这四家传媒上市企业在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由于改制不彻底、市场结构高度同一、融资渠道的狭窄等问题导致了传媒上市企业资本结构难以优化,最后提出传媒上市企业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遵循市场规律,才能有效地参与资本市场的融资活动,最终实现资本结构的最优化。”《传媒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相关性研究》[6]一文运用实证检验了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两者的关系。该论文从截面单元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两个维度选取研究样本,运用Panel Data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符合MM理论,即“中国传媒上市公司负债能够带来很好的税收屏蔽效益,增加公司负债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资产负债率有利于提高公司价值。公司绩效与资产负债率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QFII对传媒上市公司的影响》[7]认为“为了壮大我国的传媒产业,经济性管制(市场准入等)应在社会性管制的保证下有所放松,允许更多的本土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发展传媒产业,而不是排斥系统外资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发展”。

此外,《传媒板块上市公司上市情况综述》[8]和《中国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 融资结构及资本结构特征研究》[9]、周笑的《中国传媒上市公司资本优势转化典型个案研究》[10]等文章也对传媒上市企业上述等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和探讨。

3.传媒上市公司的营运管理

传媒上市公司营运管理的研究论文较多,主要是集中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经营绩效进行的分析。李治堂和宋佳在《传媒类上市公司营运能力与经营绩效分析》[11]中,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对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进行了分析。文章以10家传媒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分析发现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和资产收益率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资产收益率的解释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资产收益率随着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提高而增长。所以,文章最后提出传媒上市公司应该增强运营能力,尤其是要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我国传媒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及实证研究》[12]一文中,束义明对沪深两市13家传媒上市公司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针对我国传媒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提出了相关建议:要科学化、合理化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起有效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创新传媒资本经营机制:加强传媒实业资本、金融资本和产权资本经营,处理好多元化经营与主营业务的关系。王红英等人专门针对出版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探讨。《出版传媒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13]一文采用杜邦财务分析方法对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发现“出版传媒上市公司负债经营所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不显著,且呈负相关,也就是负债的增加将使得出版传媒企业盈利能力出现下降”,指出要提高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要“保持合适的资本结构,合理负债经营”,“健全企业资产管理机制,提高资产周转率”,“优化产业结构,开辟新利润增长点”。对传媒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研究分析的还有闵素芹、李群《中国传媒产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14]以及戴新民,徐艳斌的《基于DEA的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效率评价》[15]等等。另外,姚德权、李倩对高管薪酬激励与经营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析,在《传媒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经营绩效实证研究》[16]一文中,他们认为“传媒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高管货币薪酬存在显著的不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而与高管持股比例之间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4.关联交易

《传媒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17]對关联交易分为两类:母公司对上市公司的剥夺型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包装型关联交易。认为传媒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提出了“不是要禁止关联交易,而是要规范关联交易、防范不当关联交易”,“要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法规两个方面加强对关联交易的规制”。

5.产权制度

曾凡斌在《传媒上市与现代产权制度》[18]中对传媒企业剥离上市和整体上市分别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只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产权制度,才能够推动企业和整个传媒行业的发展,否则只能流于圈钱,而我国传媒行业普遍存在着产权界定不清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归结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与法规、多头管理、权责不明、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权制度。

6.对重点新闻网站上市的研究

《重点新闻网站上市前瞻》[19]中对新闻网站上市做出了一些前瞻性分析,认为新闻网站上市利大于弊,但是应该以市场规律为原则,重点解决好理念的定位、盈利的模式以及机制的变革等问题。张鸿飞就人民网上市做了一些探讨:《人民网上市:会否掀起二O一二年官网上市潮》[20]中提到人民网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主营业务缺乏竞争力,盈利能力不强;(2)业务收入来源单一,多元化前景不明;(3)募集资金盈利预期不明朗,最后指出人民网应该跳出官媒市场化的悖论,完善内部结构,真正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从市场竞争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而不是仅仅依托于行政资源,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决策层所期待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互联网文化企业。

三、阅读后的几点总结

(一)传媒企业的上市选择

《传媒上市的利弊谱系》[21]认为融资上市对于传媒企业来说,尽管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与决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媒企业都适合于这一方式。“传媒在打算上市之前,要充分了解有关资本市场的相关规则以及这些规则对于自身发展可能存在的影响和风险,要正确分析自身上市的理由,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要迷信上市,关键在于要找到自己上市的诉求点,并且有足够的能力防范和的抵御上市可能带来的风险”。张益诚在《对国内传媒类上市公司的思考和建议》[22]中也指出,“媒体上市有四个方面的需求:一是媒介自身创造的现金流不能满足扩张发展的需求;二是媒介以后的发展模式主要通过兼并的手段来进行,如媒介集团或媒介购买公司;三是需要在公众层面为媒体品牌作免费的广告;四是对上市后股价的不断成长有信心,从而可用股票期权的手段来留住优秀人才。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传媒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一定要首选股权融资这种方式。”

(二)传媒上市企业存在的问题

1.属性问题:“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李良荣在《传媒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23]中论述道“我国传媒业的基本性质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既是‘事业性质,又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两种性质如何区分?”,李良荣指出“中国传媒业所具有的机关、事业、企业的特征正是中国传媒经济难以做大做强的基本原因”。对于上市传媒公司而言,其意义就在于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的法人治理结构。

2.采编和经营分离

我国媒介资本运营的前提是采编和经营分离,这实际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传媒业上市:现状、问题、对策——从上市公司2010年半年报引发的思考》[24]认为“‘采编经营分开的管理思路导致传媒企业难以整体上市,更导致传媒企业价值链的人为割裂,给上市传媒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并且指出这种模式导致了传媒上市公司的关联加以难以得到有效监管和规范。

3.盈利模式单一,资本结构不合理

相比国外传媒上市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国内传媒集团的盈利模式对广告经营仍有较高的依赖性,并且资本运作能力仍需加强。一些实证研究指出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所以,传媒上市公司应该合理债务融资比重,优化资本结构。

4.传媒上市公司的激励问题

《对国内传媒类上市公司的思考和建议》指出传媒上市公司高管是“派生型经理人”,采用一般的激励方式很难得到理想的效果,认为“货币激励、声誉激励和控制权激励三者是构成企业良性运行的重要因素,传媒上市公司经营着激励的发展趋势应是将三者融合起来”,“传媒上市公司还应该同时采取如设计外部市场竞争的激勵机制、将经营者的收入与风险挂钩、监管与惩罚等措施约束经营者的行为”。《传媒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经营绩效实证研究》建议要完善薪酬结构,丰富薪酬激励的形式和规范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1] 翟文.国内主要传媒上市公司简介[J].传媒,2003(5).

[2] 李然忠,刘亮.中国上市传媒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分析[J].求索,2010(10).

[3] 王晓艳,赵桂英.穆青.传媒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4] 穆青,万涛.我国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J].现代传播,2012(2).

[5] 王颖.论我国传媒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J].新闻界,2005(6).

[6] 姚德权,陈晓霞.传媒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相关性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8(12).

[7] 金雪涛.QFⅡ对传媒上市公司的影响[J].现代传播,2004(1).

[8] 曹翼飞,刘莎.传媒板块上市公司上市情况综述[J].中国证券期货,2011(4).

[9] 周君.中国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 融资结构及资本结构特征研究[J].湘潮,2008(5).

[10] 周笑.中国传媒上市公司资本优势转化典型案例研究[J].新闻记者,2006(8).

[11] 李治堂,宋佳.传媒类上市公司营运能力及经营绩效分析[J].中国出版,2012(18).

[12] 束义明.我国传媒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及实证研究[J].出版发行与研究,2011(1).

[13] 王红英.出版传媒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出版,2013(6).

[14] 闵素芹,李群.中国传媒产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J].统计教育,2009(12).

[15] 戴新民,徐艳斌.基于DEA的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效率评价[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16] 姚德权,李倩.传媒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经营绩效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11(12).

[17] 张金海,张燕.传媒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J].新闻界,2008(4).

[18] 曾凡斌.传媒上市与现代产权制度[J].编辑之友,2011(6).

[19] 刘兴祥.重点新闻网站上市前瞻[J].传媒,2010(7).

[20] 张鸿飞.人民网上市:会否掀起二0一二年官网上市潮[J].传媒观察,2012(3).

[21] 喻国明,张苗佳.传媒上市的利弊谱系——传媒上市的利弊分析与风险评估[J].新闻传播,2009(3).

[22] 张益诚.对国内传媒类上市公司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商界,2008(6).

[23] 李良荣,蔡颖.传媒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J].新闻界,2004(1).

[24] 郭全中.传媒业上市:现状·问题·对策——从上市公司2010年半年报引发的思考[J].新闻前哨,2011(12).

[25] 盛虎,王冰.我国出版传媒类上市公司投资战略研究[J].中国出版,2012(4).

[26] 周艳春,田书华.传媒板块上市公司研究[J].中国报业,2002(5).

[27] 余春泉,王跃进,韩复龄.中国传媒上市公司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28] 周笑.中国传媒上市公司2007-2008年度战略拐点:大合还是小合[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

[29] 李贞芳,李燕.媒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理论性及问题——对1994-2005年《媒体经济学》杂志的实证分析[J].新闻大学,2005(4).

[30] 邵培仁,张洁.全球媒介经济学的生态状况与发展趋势——以《媒介经济学》杂志所刊论文为例[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传媒上市公司
基于传播要素的传媒供给侧改革思考
以高铁为媒介的辽宁城市旅游广告投放效果分析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解析数字插画发展的相关因素
大众语言艺术与现代视听传媒
舞蹈毕业生在社会文化传媒中的作用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