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生命教育弱化现象透视及对策
2014-04-29王春媚
王春媚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生命教育弱化的现象,指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主要分析了生命教育弱化的几种现象,着重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弱化渗透;生命教育
一、阅读教学中的弱化
生命教育实践表明,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语文学科所选的课文中有不少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典范作品,譬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日本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宗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的冲击是巨大的,人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竞争,尤其是大中专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压力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人们不得不考虑读书与就业及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之间的关系。于是在功利主义影响下,应试教育让学生过早地接触到成人社会才有的残酷竞争,把物欲的作为追求的目标。这些无不影响到语文课堂,使得部分学生无法为生命寻求安顿,失落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致使部分学生无法静下心来安心学习。学生的这些困惑、焦虑与不安,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甚至有的老师不闻不问,仍旧顺着自己的“之、乎、者、也”一讲到底。老师教书没错,但有的老师却忘了育人的责职。从发展的角度讲,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培养大批有知识的人才,更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功利思想影响下的应试教育导致了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生生命教育的弱化。
二、情感教育缺失下的弱化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材,以文学为主,兼顾历史、哲学、政治并适当汲取世界文化精华中的人文内容,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内容广泛,个性鲜明,情感丰富。无论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无不充满着人文、人性、人情。尤其是我国古诗,几乎贯穿整个华夏文明史,具有情感涌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影响广泛等特点,这是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高中语文新教材选录了为数不少的富有代表性的篇目。这一信息明确告诉我们,对于先辈遗留下来的文化精华不能忘,更不能丢。要像先辈一样要有丰富而健康的情感。
但从笔者听课中发现,有不少语文教师对诗文所表达的情感不闻不问、视若无睹。他们沉迷于篇章结构、表达技巧等的分析与讲解,结果把充满情感,洋溢着人文内涵的诗文教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有的不以为羞,反以为荣。须知中学生的情感本来就比较脆弱、匮乏,急需老师的滋润、浇灌与填补。应该明白,现在有的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人际间美好的情感,沉溺于网络等虚幻世界之中不能自拔。这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我们语文教师在情感教育中难道就没有责任。因此,语文教师须肩负起这个责任,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与生命教育,用前人健康、向上、积极的情感世界去点燃学生的情感世界,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
三、针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生命教育弱化现象,应采取的策略如下:
1.思想上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教师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生命教育这一课题,必须使教师从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逐渐向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尤其要有生命德育教育观念。语文教师要走在生命教育的前例,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一重要课题,自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在教案设计中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生命教育内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施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讲究实效。
2.注重语文学科渗透
(1)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所体现的人间真情,懂得“情”的可贵。
能反映真情的作品很多,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又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从主题思想上分析,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多年来一直思考的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的关爱之情使我找到了活着的意义,解决了应如何生存的问题。地坛、母亲,都给过作者以生命的启示。是地坛的物化之情与母亲的关爱之情共同促使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活着意义的思索。又譬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假设作者得到三天视力后要做的事情出发,生动地展现了盲人女作家美好纯洁的内心世界。她那种对光明的强烈渴望、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对生命意义的顽强追求等都能从文字中能体味到。她使人们懂得,应如何去珍惜光明,珍惜生命与如何去对待生命。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自然生命的顽强并从中领悟生命的意义。
不少作品借物喻人揭示出自然界不屈的生命活力,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石缝间的生命》以独特的视角对石缝间的野草、蒲公英和松树这三种自然生命在成长过程中坚强不屈的记叙和描写,揭示出它们在生物学、哲学和美学上的意义。把这种自然现象获得的启示推及到人类的生活,那么,石缝间的生命就是人类顽强拼搏的象征。作者意在提示人们,要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的困厄、挫折与失败,要在艰苦的环境中寻求生存之道,去磨炼自己,认识自己,使自己的生存能力得以升华。
(3)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超越自我、关爱他人,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体会生命的意义。
认识自我、珍惜自我、欣赏自我、超越自我是一种智慧,但若能推己及人,欣赏、珍惜、关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更是一种豁达、崇高与超越。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这种精神。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这种精神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语文课堂、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譬如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老画家贝尔曼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将一片叶子画在墙上,自己病倒,却挽救了一个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叶子上的年轻画家琼珊,使她的病逐渐康复,换醒了她活下去的意志和信念,最后摆脱了死神的威胁。这种舍己救人的品德不正是我们这个社会迫切需要的吗?不正是我们值得学习和提倡的吗?又如《送花》一文揭示了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的道理。又如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从人为挖掘、烧净高原沙漠中的红柳来揭示人类应保护自然、保护神态环境的重要等等。
参考文献:
[1]章美娟魏建技校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灵性弱化的现象剖析[J]科学时代2014.01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作者单位:浙江省新昌县知新中学 3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