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 何为“农民”
2014-04-29
“农民”一词在今天随处可见,但真正问到何为“农民”,面对这一看似内涵很清楚的概念,回答往往人言人殊,莫衷一是,颇耐人寻味。
在国外,“农民”是一个让专家学者无比头痛的词汇。著名英国人类学家M·布洛克曾说:“学术界在议论究竟什么是農民时面临巨大困难”。国际上权威的工具书《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农民(Peasants)”词条也困惑地写道:“很少有哪个名词像‘农民这样给农村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经济学家造成这么多困难。什么是‘农民?即便在地域上只限于西欧,时间上只限于过去1000年内,这一定义仍是个问题。”西方学术界从60年代以来就兴起了“农民”定义问题的论战。到70年代中期,论战仍没有结果,德国学者欣德尔抱怨:“关于如何定义‘农民的论战已经拖得太久了,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继续这种讨论纯属浪费时间与精力。但是,这一论战事关农民研究的未来,因此讨论仍需继续下去。”
在中国,“农民”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建立,士农工商“四民”体系随之确立,产生了“农民”这个词。《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晋人范宁撰《春秋谷梁传集解》中注:“农民,播殖耕稼者。”从本质上说,这里的“农”和“民”是两个概念,农是指身份,民是指“非统治者”的概念,是辅助性的称呼。“农民”身份涵义明显,就是指务农的非统治者群体。“农民”一词产生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很少直接称呼“农民”,“农民”基本都被其他称呼代替,如秦汉时称呼:民、百姓、夫、僮、仆、庸;魏晋称呼:田客、部曲;隋唐称呼:户、客、丁;宋元称呼:庄客、农户、佃;明清称呼:佃户、雇工人、长工、长年等。
现代汉语中的“农民”一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才开始广泛使用。然而,这个词并不是从中国古代的词汇直接发展而来,而是一个舶来品。根据美籍华人社会学家孔迈隆的考察,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革新者从中国古典文献中借用不少词汇作为日本汉字来翻译西方著作,比如“封建”、“革命”等词语,他们从中国古典文献中借来的“农民”一词,正好对应西方的“peasant”,后来当作一个现代的词汇被中国改革者们引入书面语和口语中。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主要有地主、富农、中农和贫农等群体,地主作为剥削阶级没有被纳入“农民”范畴,“农民”主要包括富农、中农和贫农。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作为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主力军之一,他们和工人一样作为执政基础被写进了新中国宪法,“农民”不仅包括富农、中农和贫农,还包括被改造过的地主。
我们现在经常称呼的“农民”究竟是什么呢?从学术角度来看,主要是从职业的角度来界定“农民”的概念,依据“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这一概念标准,判定凡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就是“农民”,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就不是“农民”。从法律角度来看,主要是以户籍为标准,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规定凡是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就是城市居民;具有农村户口的居民(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就是“农民”。
有专家学者认为,“农民”概念具有时间、空间、价值、领域四维特性,它是四维空间坐标中的一个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其在社会功能中的认知性,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现阶段,从职业角度和户籍制度为标准界定的“农民”,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农民”已经很难找到固有的、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定义了。如果非要给“农民”一词下个定义,只能勉强说“户口登记在农村,长期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农民”的定义又应该是什么呢?
我们期盼能早日给“农民”一个新的、准确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