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让思维多走一步

2014-04-29黄吉祥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教学情境数学思维

黄吉祥

【摘要】 数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结论”式教学的最大弊端在于学生没有或很少亲历数学的推理、演绎、归纳过程,导致对于“新”出现的数学题往往束手无策. 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合理的启发,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既能回归知识本源又能灵活应变,实现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数学思维;教学情境;解题能力

一、教学巧入境,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1. 巧用多媒体CAI构建情境

如今,多媒体CAI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大显身手.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教学氛围、提示数学本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例如在讲解“水位的变化”一节时,为了实现学生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制作了多媒体CAI. 在播放了一段“洪灾”录像后,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于是,我提出问题. “每年汛期来临,水文站的工作人员最关心的是什么?”(实际水位与警戒水位的相对位置)为了形象说明最高水位、警戒水位、平均水位以及最低水位的关系,我利用CAI出示了图表,然后鼓励大家用已经学过的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的数的关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 在动手操作中构建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实物或“道具”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但让学生感觉新奇,还能让他们体验学习过程,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学习信心. 例如在讲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节时,我就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如模型、积木、乒乓球甚至玩具带到课堂中来. 首先让大家认识并找出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圆柱、圆锥和球. 这些不同的几何体进行组合后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鼓励大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各自的实物或“道具”进行组合,拼装. 实践表明,大家学习本节知识的热情十分高涨,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有的同学搭建了简单的“城堡”,有的同学拼出了“凯旋门”,甚至有的同学还拼出了“金字塔”. 在实践中大家既对立体几何的特点有了充分的了解,又培养了团结协作、主动探究的精神.

二、关注身边事,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数学其实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关注身边事,用数学的思维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将数学知识活学活用,从而体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某校部分住校生,放学后到学校锅炉房打水,每人接水2升,他们先同时打开两个水龙头,后来因故障关闭一个水龙头. 假设前后两人接水间隔时间忽略不计,且不发生泼洒,锅炉内的余水量y(升)与接水时间x(分)的函数图像如图.

请结合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图中信息,请你写出一个结论;(2)前15名同学接水结束共需要几分钟?

评析:这是一道和同学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题. 把身边的到锅炉房接水的实例搬到了数学课堂上来讨论,一下就激发了大家探究的兴趣. (1)根据函数图像提供的信息可知,锅炉内原有水96升;接水2分钟以后余水量为80升;接水4分钟以后锅炉内的余水量为72升,等等. (2)根据函数图像知,当0 ≤ x ≤ 2时,它是一个一次函数图像. 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 kx + b. 然后确立相关的一次函数表达式,结合点(0,96),(2,80)求出y的表达式为y = -8x + 96. 当x > 2时,它也是一个一次函数图像,同样结合点(2,80),(4,72)可以得到y = -4x + 88. 前15名同学接水后的余水量为96 - 15 × 2 = 66 把y = 66,代入表达式y = -4x + 88中,解得x = 5.5. 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把生活情景与数学里的一次函数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感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也无形中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三、解题有技巧,让学生思维“变”起来

数学是一门侧重于抽象思维培养的学科.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解题过程中,一些学生十分在意做题的结果而忽略解题的过程和技巧,结果不但使自己陷入了“题海”战术中无法自拔,而且也使数学思维的发展受到限制. 其实,解答数学题也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 所谓的“章”就是基础,片面的强调技巧与方法而忽视基础如同空中楼阁. 对于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律、定理等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但要熟练运用,而且要求根溯源,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所谓的“法”就是技巧. 题型不同,内容不同,在解题方法选择上通常也会有所差异. 立足基础,拓展延伸才能将学生的思维“变”起来.

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时,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上的三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灵活的变换. 如,① 符号变换. 例:(m + n)(x - y) + (m - n)(y - x),其中内含着公因式y - x,因为y - x = -(x - y).②系数变换. 例:4x2 - 12xy + 9y2 = (2x)2 - 2(2x)(3y) + (3y)2 = (2x - 3y)2.③ 指数变换.例:分解因式x4 - y4,把x2看成是(x2)2,把y4看成是(y2)2,然后用平方差公式即可. ④ 展开变换.例:a(a + 2) + b(b + 2) + 2ab,此题表面上看无法因式分解,可以先展开:a2 + 2a + b2 + 2b + 2ab,然后分解. 原式 = a2 + 2a + b2 + 2b + 2ab = (a + b)2 + 2(a + b) = (a + b)(a + b + 2).⑤ 添项变换.例:x2 + 4x - 12,本题用常规方法求解似乎无法下手,但它与完全平方很像,因此考虑将其配成完全平方式. 原式 = x2 + 4x + 4 - 4 - 12 = (x + 2)2 - 16 = (x + 2)2 - 42 = (x + 2 + 4)(x + 2 - 4) = (x + 6)(x - 2).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 数学思维的培养既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应努力构建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从生活当中感悟数学,立足基础,求“新”求“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教学情境数学思维
“学生错误”之我见
初中数学“圆”教学浅析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