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
2014-04-29刘艳
刘艳
摘要: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学生“质疑、讨论”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人。教师要主动创设质疑情境,提供生本对话的机会,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其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活动之一是质疑,教师在问字上下好功夫,是提高课效的关键。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关键词:质疑;创新思维;切入点;讨论;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65
明人张洪在《朱子读书法》中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由此可以看出:质疑——思考——领悟这一思维过程,不仅反映了人的思维规律,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程序。显然,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激发思维,常用的手段是质疑。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之高效率地获取知识,训练阅读能力,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案例1] 一个问题多种惊喜
好问,也是孩子的天性。问题常常是将学生推向深层次阅读的动力。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因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
在教学《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为了检查预习情况,笔者提的问题是: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笔者的期望值预设得不高,能说出都是写景的,赞美大自然的就可以了。但学生的回答却给笔者带来了多种惊喜。
生:都是宋朝作者。
师:是吗?老师还没注意到。
(学生们也小声议论开了:“叶绍翁、苏轼、杨万里可不都是宋朝的。”)
生:都是七言绝句。
师:你真细心。
生:都是写景的。
师:太棒了!还有吗?
笔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能发掘的不仅仅是这一点了。
生:都是写春天的。
(话音刚落,已有好几只小手刷刷举起来了,表情明显是想要反驳,有的孩子已在下面小声嘀咕了。)
师:看来,很多同学不太赞同你的说法了。
师:你来说说。
生:他说的不对,前两首是春景,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不是,里面说“毕竟西湖六月中”的“六月”和“荷花别样红”已告诉我们这是夏天的景色了。
师:你们太棒了!已经解决了本来要在讲解中解决的问题了。
生:老师,我还发现前两首是写春景的,后两首都好似写西湖的。
生:这三首都写了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听了笔者的赞扬,更多的小手举起来了……)
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其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活动之一是质疑,教师在问字上下好功夫,是提高课效的关键。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找三首诗的相同之处”,看似平淡无奇的问题,却让学生活跃的思维由浅入深地挖掘出了一个又一个惊喜,他们尝到了因自己创造出的惊喜而带来的成功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他们的争议中,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灵感。教师适中的提问和环环相扣的引导,适时的鼓励可以促使学生积极阅读与思考,在回答中加深理解,得到表扬的学生也会激发其他学生的好胜心,他们也会集中精力去读书,挖掘更多的惊喜。
[案例2] 一石激起千层浪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有动力作用和定向作用。凡是使人兴趣盎然的东西,特别能激活人的思维。创新思维具有无先兆性、闪念性、短时间内不再现性、朦胧性、灵感性这样一些特点,所以要提高和发展人的创新创造能力,就要提高善于捕捉创造性设想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学习“小扣柴扉久不开”的诗句,理解完句意后,让学生品读诗句的文字美时,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为什么要用‘扣而不用‘敲呢?”
师:对呀,可以用“敲”字换“扣”字吗?咱们今天也“推敲推敲”。(笔者故意加重了“推敲”这两个字)
马上有两、三只手举起来了。
生:老师,我知道有关“推敲”的故事,我能讲吗?
有学生在下面好意提醒他“老师是问‘扣和‘敲字可以换吗?”
师:讲讲吧,王老师也很想听一听。
学生讲了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僧敲月下门”的故事。
师:看来你是个很爱看书的孩子,看了还能记得这么清楚更难得。
师:不同的字,汉字的魅力就在于此,看似相进的意思,可意境却不同,一首好诗,可以说字字都是经过诗人一番斟酌、推敲而来的呀。现在再想想。
生:“扣”比“敲”显得更轻、更小心,作者一定是怕惊扰了园子里的春色。
师:说得多好呀,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春天。
生:老师,可是我查字典时,“扣”字并没有“敲”的意思。
这可是笔者没有考虑到的,可也激起了自己的兴趣,同时也激出自己突发的灵感。笔者要把握住契机。
(笔者走出教室,轻轻敲门走进来)
师:把这个“扣”字用在王老师刚才敲门的动作上合适吗?小组讨论一下,注意,这得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了。
(笔者相机打出几个从网上下载的古代各种大门,它们共同之处都有门环。)
生:老师,我们小组讨论结果是,可能是作者用门环轻轻扣打着柴门。
师:这个“扣”字可真不简单,让我们既体会了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感,又知道了贾岛“推敲”的故事,还领略了古代门环文化,难怪有“一字千金”之说呢,我们刚才这种“推敲”的精神,用到今后的习作中,多积累,多斟酌。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有价值。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对诗句中的“扣”字的讨论,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作者爱春的情感,明确了诗情的主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充分的揭示。同时,学生思维的跃进性,新颖性也得到了提高。常鼓励学生,“你有一双慧眼,总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孩子的问题越多,创造的欲望也就越激烈。
[案例3]找准切入点,讲究新奇
在教学中,学生发现的一个个小问号,就像一个个小鱼钩,钩住学生的好奇心,问题如鱼饵,吸引着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师巧妙的引导和调控之下,学生一个个进入探究者的角色,情绪高涨,思维就更活跃。
教学《晏子使楚》这一课,在体会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笔者是这样进行的: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描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情节,有一个词在结果中出现了三次,看谁先发现它。
学生听了很兴奋,注意力显得格外集中,很快找出来了。
生:是“只好”这个词。
师:你能读读这三句吗?
生: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楚王只好陪着笑。楚王听了,只好陪不是。
师:三个“只好”不要它行吗?去掉“只好”大家读读。
师:在把原文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此时楚王很无奈,不情愿,却又不得不这样做。
师:是谁破坏了他的初衷,使他如此被动呢?
生齐答:晏子!
生:再读读描写晏子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得出结论:晏子有勇有谋、不卑不亢、热爱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智慧让楚王甘拜下风,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鸟的天堂》是精品散文,深受很多教师的钟爱,包括笔者在内,也因此更增加了授课的难度。起初,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参阅了很多精品教案备出了第一课时,从环节上看,重难点的突出、导语引入、朗读指导上都无可厚非,但自己拿着过了几遍总找不到激情,似乎连我自己都吸引不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怎么去吸引学生呢?在教研组活动中,听了几位教师的说课,笔者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抛开所有精品教案的牵引,另辟新径,找能使自己和学生都感兴趣的点。
以“今天又来了几批来自国内外各地旅游团的客人,现在广东省新会市急需一批导游”为导语,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争先应聘导游,将榕树的特点和鸟的特点以导游词的形式介绍给大家,学生能在学文后大胆提出疑问,这是很可贵的。往往也是学生最感到为难的事,因为总是不知问什么。以游客的身份来提问题似乎很容易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入情入境,很自然地提出自己急于知道的问题。起初,笔者还怕导游答不出会冷场,想不到导游储备的资料这么多,从容对阵,一次次博得同学热烈的掌声。促使阅读教学向课外延伸拓展,激起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就要找准切入点,巧设玄机,讲究新奇。“问题”就像小鱼钩儿钩住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强度就出现“临界状态”,咀之有劲,品之有味,能理解到更深刻的内涵,达到领文悟道的目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能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把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还应把自己巧妙地“隐藏”起来,适时地出来做个“敲边鼓”者。教师适时地点拨,精心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让学生质疑、释疑,激发学生“质疑、讨论”,能据理争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