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2014-04-29栗焕平
栗焕平
摘要: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时间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高效课堂的建立要以大纲为基础、结合实际、把握好时间、设计好教学方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50
平时在我们参观研究课后,难免会听见这样两种声音:课很耐看,挑不出啥瑕疵,但是忽略了知识点的渗透,不落实;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但没有亮点,枯燥。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
1. 简单地说,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具体地讲,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从投入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少但教学产出(教学所得)高的教学。
2.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
同时,课堂教学集各种要素于一体。由于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决定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3. 高效语文课堂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
4. 高效语文课堂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扎实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高效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以“精讲多练”的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熟练的基本技能。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如何有效地生成高效课堂
1. 以大纲为基础,结合实际,设计好教学方案
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除了根据大纲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还要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备课时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能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2. 把握好时间安排学法指导,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3.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
教师在上课时要守时,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的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4.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5. 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练习的目的有三个: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的过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
练习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各科作业都必须做到最迟隔天反馈。教师要重视课后的辅导,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这是笔者对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和自己在使用过程中的几点看法,通过高效课堂和四大理论的学习,会使我们的教学更优化。
三、如何设计有效活动
1. 活动的实效性
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发现什么。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帮助,即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想到活动的目的,明确学生通过活动能够达到什么效果。如果活动进行后学生收获甚少或一无所获,那么,这样的活动不如不要。如:导入部分时观看动画,目的通常有两个: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为新知的学习设下疑问。如果对于动画内容,学生兴趣不大,产生问题的效果不佳,那么这个活动的设置就意义不大。
2. 活动的全面性
即有多少学生能参与其中。一项活动的安排,只有在有效的时间内,尽量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其中,才能发挥其作用。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数学,人人有数学学。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将面尽量扩大,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有事可做。
3. 活动的完整性
有些教师在安排学生活动时,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即当学生没有得出结论时,教师便将其打断,终止了活动的正常进行,结果变成了教师告诉学生结果,而不是学生自己发现结果。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的,远比教师塞给的要好。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有所收获,而不是让他们望而兴叹、无能为力,这样便可确保活动顺利地进行、完整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