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巴画在东巴教仪式中应用现状调查

2014-04-29张志宏和必昌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仪式运用

张志宏?和必昌

摘 要: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主体文化,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魅力,在精彩纷呈的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东巴画是东巴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因东巴教仪式的需要而产生并服务于东巴教仪式。由于社会历史等多种原因,东巴画在仪式中的运用呈现出逐渐消亡的状况。

关键词:东巴画 仪式 运用 现状调查

[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Y094]

东巴画是纳西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长期的摸索、借鉴、创新等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体现民族艺术文化内涵的宗教绘画形式。它与纳西民族宗教——“东巴教”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东巴教仪式活动的一个重要部份。它有着比较完整的画布、画纸、木牌、绘画颜料、绘画工具的加工制作方法,有着体现东巴教典籍的大量绘画内容,规范的绘画样式及绘画使用的规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族宗教绘画艺术形式。

东巴教仪式是东巴画的载体,是东巴画体现其功能、作用的文化场,没有了东巴仪式活动,东巴画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空间、意义及滋生的土壤。研究东巴画应用及传承问题,必须与东巴仪式活动及内容相结合。

东巴教的仪式及绘画传承形式,主要是通过家传、师徒传承方式进行,教授和学习方法主要是以口传心授,虽有一些经书记载仪式的过程,但主要以参加仪式实践过程来获得相应的经验。东巴绘画在仪式中的应用仍然要在各种仪式实践活动中学习其方法。1994年东巴研究所学者和力民提出:“东巴教应在不违抗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举行一些传统的宗教活动”,同时“培训一些年轻的东巴继承人,使他们正统地向老东巴学习东巴教及文化知识,包括书写、绘画、舞蹈等”。这一观点直击东巴文化传承之要点,只有逐步恢复承载东巴文字、经书、绘画、舞蹈、音乐、雕塑、面偶等具体东巴文化内容的东巴教仪式,才能使东巴文化的传承具有可持续的、长远的生命力。

经过各方面近20多年努力,在一些东巴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乡村,如香格里拉白地、东坝、丽江塔城、鲁甸新主、宝山吾母、太安、宁蒗树枝、油米等地逐渐恢复开展纳西族传统宗教仪式活动。

为了进一步了解现阶段纳西族聚居地区东巴仪式恢复及东巴画在仪式中的应用情况,笔者于2011年开始,分别对丽江鲁甸新主、鸣音、宝山、塔城,宁蒗树枝,四川木里俄亚纳西族乡,香格里拉白地、东坝等纳西族聚居且东巴仪式恢复较多乡村进行田野调查,分别对17位不同地方及年龄的东巴进行深度采访,参加了丽江县宝山乡吾母村、龙山乡村的祭天仪式、丽江塔城乡曙明村小祭风仪式,宁蒗树枝的退口舌是非、求寿、希开(开丧)、希务(超度)仪式,四川木里俄亚纳西族乡俄亚大村素库、成人礼、祭山神仪式,香格里拉东坝此恩枝村拉姆务仪式,通过实地采访、参加仪式、摄影摄像、录音等形式对这些地方的东巴基本情况、东巴所在地方仪式开展情况、东巴画在仪式中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填写各种调查表35份,初步掌握了东巴教仪式恢复及东巴画在仪式中应用的一些现状。

根据调查,我们可以从东巴仪式恢复过程中看到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恢复的仪式主要是围绕当地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特点来开展的,如祭天仪式、祭署仪式、祭祖仪式、祭山神仪式、除秽仪式、丧葬仪式、退口舌是非仪式、顶灾等仪式。在恢复东巴仪式过程中,各地也有一定的差异,一些地方由于地处偏远,“文革”时期对当地文化冲击较小,且保留有较多经书、法器、东巴画,有家传及师承不间断学习东巴知识的学习者,如宁蒗县拖甸乡树枝村、油米村,丽江塔城曙明、鲁甸新主等地,这些地方群众受传统东巴文化影响较深,在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意识观念的,在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组织下[1],恢复仪式种类较多,开展仪式频繁,且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原生态的仪式规程及内容,有着相对于其它地方比较突出的东巴文化学习、开展、传承优势。

不但从东巴画在仪式中应用现状方面来看,其保护、传承的前景不容乐观,首先东巴画在各地现存普遍较少,通过调查访问,在香格里拉三坝乡白地谷都吴树湾村东巴和志本处有他本人画的一卷《神路图》及6-7幅卷轴画,俄亚大村东巴甲若处也有一卷他父亲画的《神路图》,宁蒗县拖甸乡树枝村大东巴石宝寿有一卷上辈传下来的《神路图》及几幅卷轴画,香格里拉三坝乡东坝日树湾村东巴习绍洪处有几幅卷轴画神像画,多数地方已经没有比较完整的能够应用于仪式的东巴卷轴画、纸牌画等。木牌画谱是东巴教为人家举行祭风仪式而制作鬼神木牌画插地祭祀时所用的摹本,是青少年东巴平时学习木牌画之画谱,在民间基本看不到了。其次,东巴画在仪式中的应用也及少。如我们参加了香格里拉东坝此恩枝村“拉姆务”[2]仪式,“拉姆务”在东巴教丧葬仪式中属比较重要的,也是规模较大的仪式之一,但在整个仪式中看到当地东巴和立华画的一幅优麻立轴像挂在做仪式的场所,一卷长约15米的白麻布替代《神路图》在仪式中应用。有些地方开丧仪式用丽江博物院李锡老师主编的《近神之路——纳西族东巴神路图》印刷图书卷替代使用,在四川木里县俄亚大村祭山神仪式(当地称“拉载日正郭”,意为“祭骑虎之山神”)上,整个仪式也只看一张画有老虎的印刷图片粘贴在代为山神的石堆上,在俄亚的“素库”仪式上只有两条长约50厘米,画有八宝的画在仪式中使用。“祭署”仪式是开展较多且规模较大的仪式,一般木牌画应用较多,但在在现实恢复仪式的过程中也很少看到木牌画的使用,由此可见,在目前大量恢复的仪式中减少或不用东巴画的情况非常突出。

根据对当地东巴的调查了解,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以上情况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由于社会历史原因,特别是“破四旧”及“文化大革命”期间,东巴画烧毁较多,民间流存极少,如丽江鲁甸新主,在解放前东巴教的活动非常频繁,东巴画也非常多,每一个东巴家族都有几十张的东巴画,可以满足其举行东巴仪式的需要,现在由于被大量的消毁,村里只有少量的几幅东巴画,已不能满足村里举行东巴仪式的需要。2.在“十年浩劫”中幸免于难、留存下来的部分东巴画,在改革开放初期,东巴们由于生活条件艰苦,被变卖的较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仍然有一些东巴画散落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改革开放后,被国内外的文化机构、组织或个人购买、收藏,现在东巴们手中很少有从先辈那里传承下来的比较精美的东巴画,大多为临摹品,绘画水平不高,数量少。3.能画东巴画的东巴由于绘画时间及条件的限制,极少进行东巴绘画临摹或创作,东巴们大多生活在偏远山区,要参加田间劳动,承担起家庭负担,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加上交通不便,绘画工具、材料都要自己采集、加工,生活的压力与繁重的绘画工具、材料采集、加工过程,使东巴们不堪重负,只有极个别的东巴有能力长期进行东巴绘画临摹、创作。4.由于木牌画在使用后要烧毁、丢弃,制作木牌画所产生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解决。5.东巴画在仪式中的应用观念淡化,由于东巴画的缺乏,举行东巴仪式时长期少用或不用东巴画,在人们的观念里,东巴画的使用规程已经慢慢淡化、遗忘。6.大量文化单位、研究机构及个人收购的东巴神像画、卷轴画、纸牌画、木牌画谱等已作文物深藏,难以一见。在丽江、香格里拉等地的博物馆、图书馆、东巴文化研究院等文化单位,收藏有大量的东巴画,由于体制的问题,只是为了收藏和本单位的人员研究用的,很难供人观摩和鉴赏。

一、问题与思考

纳西族东巴画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得到国家、省、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艺术,成立了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财政每年划拨大量经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等工作。就东巴画而言,2010年丽江市“非遗”中心在古城区、玉龙县辖区内进行多方考察,选定在东巴文化基础较好的鲁甸新主行政村作为“东巴画培训基地”,并于2010年8月、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分别培训了三期学员,每期学习时间20天,为了让学员了解和感受东巴画在东巴祭祀仪式活动中的实际应用,在学校西山脚下开辟了祭署场地,进行东巴画在仪式中应用程式、方法教学,取得了一些教学效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等工作开展较好成果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保护、传承东巴画的工作仍然有大量空白,在民间的保存有东巴绘画的人员有多少、当地物质经济条件的匮乏,民众对民族文化认识水平、文化自觉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东巴画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工作,已经不是单一的文化部门的职责,已经成为我们政府、社会的责任,只有我们政府的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纳西族东巴画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工作才能得以有效进行并且取得丰硕成果。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办法和建议

首先,纳西族东巴画是东巴们创造的,是中华民族,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一些博物馆、图书馆、东巴文化研究院等文化单位的东巴画,不能为了收藏而收藏,为研究而研究,应由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牵头,对收藏的东巴画进行拍摄,形成数字资料库并公布于互联网,便于东巴们学习、借鉴、研究,这样做有利于东巴画绘画水平的提高,同时,这些资料的公布,将极大地方便社会上热爱东巴画的人学习和研究东巴画。

其次,教育资源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在丽江的中小学中开设东巴文化课程,加入适量的东巴画课程,并与美术课相互穿插;在高校中开设东巴文化课程,在美术类专业中开设东巴画课程,另一方面把东巴画培训班放到高校中进行教学,利用高校的教学设备、专业教师资源,通过在高校系统的学习美术基础理论、基础技法,东巴画的造型特点、基本技法,东巴们的东巴画绘画水平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样,不但促进东巴画保护、研究、传承工作,体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也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结 语

纳西族东巴画经历了千百年的发明、发展、变化,走到了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是任其消亡,还是传承发展。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保护肯定消亡,没有传承不可能发展,核心问题还是回到了保护和传承,保护和传承的关键是社会的认识,资金的使用、措施的实施。东巴文化为成就丽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的丽江依然离不开东巴文化,水是丽江古城之魂,东巴文化何尝不是丽江之魂,纳西族之魂,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东巴文化不会消亡,东巴画不会消亡,东巴画必将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和力民.试论东巴文化的传承[J].云南社会科学,2004(01)

[2] 白庚胜.东巴画认识浅见.见:徐晴.杨林军主编.纳西族东巴画概论(序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张志宏,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讲师。

和必昌,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仪式运用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临湘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考
高职院校助困体系构建的现状调查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太原市高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建议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集约化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